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基于教育博客的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教育博客的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与探索》课题研究报告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课题组《基于教育博客的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与探索》课题研究报告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课题组一、研究背景1.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专业素养成了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瓶颈。信息时代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严峻地挑战。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一个引起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但现实中,教师的自我专业成长面临着很多的困惑和障碍,如,所受的理论教育与实践脱节、缺乏自我发展的热情和动力、个体经验得不到尊重、缺少话语权等等。而传统的教师培训不能令人满意地解决上述问题,这就需要寻求一些有效地促进教师自我专业素质提高的新策略。2.南山实验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为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学校重视信息化教育环境的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培养,建成了面向管理、面向教师、面向学生的校园信息网络系统,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但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浓茶冲淡”,教师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学校要“可持续”发展,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关键。3.博客的出现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它在技术上的低门槛,在情感上的人本化,在使用上的开放性,在经济上的优越性,使它不仅具备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联系,也具备了教师接受这一社会性软件的现实可能性。技术上近乎零障碍的博客,透露着“零距离”的人文关怀,使博客具备了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在博客平台上教师可以记录自己对教育的思考,在不断地阅读、书写、积累、交流中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丰富充实自己,让自己成为一名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二、研究内容1.教育博客支持下的校本研修活动: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本课题拟通过教育博客为教师的研究活动搭建一个自主平台,拓展传统校本研修的渠道。2.基于教育博客的叙事研究:通过叙事研究,让教师记录发生在身边鲜活的课程故事,从而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反思活动。3.教育博客支持下的家校沟通:以教育博客为纽带,搭建学校与社会的沟通桥梁,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教育,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谐发展。4.博客支持下的学生学习叙事、生命叙事研究,让学生书写自己的成长故事。5.基于教育博客的专题研究活动:以博客为平台进行专题研究活动,为研究活动搭建新舞台。通过博客记录专题研究的实施过程,让师生的行动研究显性化,让学习者和研究者能及时了解到研究的状况,通过适时的评价反思,及时调整研究策略,让专题研究活动更有实效。三、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目的是通过质的研究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因此,本课题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1.教育叙事报告法。这是本课题的主要方法,参与研究者要围绕教育话题连续地撰写教育故事,忠实地记录,认真反思。2观察法。参与研究的主体是教育一线的教师,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学校教学,教育故事的素材主要通过教师实践观察所得。3访谈法。教育叙事是一种随机的质的研究,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也应该有专题研究,访谈是研究中必要的。4归纳法。教育叙事研究获得某种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的方式是归纳而不是演绎。也就是说,教育理论是从过去的具体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归纳出来的。5头脑风暴法。利用网络平台,共享教育叙述故事,是我们课题研究的特点,通过网络的交流,对教育进行集体反思,见仁见智。6.文献研究法。我们要从多渠道,多角度搜集资料、信息及国内外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借鉴他们的经验教训,结合本校实际找到新的生长点,防止重复研究,尽量少走弯路,为课题研究保驾护航。7.调查研究法。我们将跟踪实施的全过程,包括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博客在教师专业化成长所发挥作用的调查研究等。力求以量化的方式,科学的数据、事实性材料,评定前阶段工作,启动下阶段工作。8.经验总结法。在每个阶段研究后,通过阶段总结,全面回顾和评价前阶段的各方面得失,用以指导下一阶段的工作。在课题全部结束后,为求为课题的整体效益和拟订推广延续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教师专业发展新课改的实施推广唤醒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意识,越来越多的教师理性地认识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从理论上讲,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知识的广博精深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二是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认识和提高,是建立在对教师自身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特别是借助于教育理论观照下的案例解读,逐渐积累而成的富有个性的教育实践的见解与创意;三是教师专业发展不仅要通过教师个人的学习与实践反思,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合作的专业发展文化与模式。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2.教育叙事研究许多案例证明,专家型的教师都善于在行动中获得知识,他们能不断反思自己的经历并对自己教与学的理念提出质疑。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不断地去激发和唤醒教师研究和发展的欲望,锤炼教师的教育教学智能和技能,才能对自己的发展有帮助,成为专家型的教师。对于一位追求成功、善于反思的教师来说,每堂课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要设置不同的情境,要面对学生的不同反应,教学中的每次师生互动、教学冲突都会激发新的思考和创造。教育叙事就是对教师的日常行为背后所内隐的思想,教师的生活故事当中所蕴涵的理念进行研究。对于教育科研来说,这些从教师自身实践衍发的案例、思考和经验具有专业理论研究无可比拟的针对性、真实性和情境性。这些鲜活的案例胜过任何枯燥的理论和说教,是促进教师成长、丰富自我的宝贵资源。3.教育博客博客,来自英文Weblog,中文的意思就是网络日志,本义是指网络管理员对网络运行情况的记录,音译为“博客”。这是一种通过技术实现的在互联网上公开发表以时间为顺序的日志。但是博客的发展很快超出了这个定义范畴,并席卷整个网络世界,由此2002年被称为互联网的“博客之年”。许多教育技术工作者意识到博客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全力推进博客在教育中的应用。相对于个人网站、BBS,博客是学习过程和思维经历按时间记录的工具,更关注个性化的思想、方法和过程。通过博客能够建立起学习型自组织(实践社团),有共同的关注点,并通过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相互影响,加深对这一领域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博客的优势使之与教育叙事研究有一种天然的契合。博客可以作为个人电子档案系统,用来写日记、收集资料,写教学反思,写读书笔记等,并且易于对内容进行分类管理;可以作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以及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博客还可以是教研组、课题组的虚拟教研平台,在网上探讨教学和研究、合作编写教材等。五、研究成果(一)开发博客平台2003年末,我校便开始了基于博客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并在“博客动力”上开辟空间建立了“南山实验学校博客联盟”。随着我们的研究和运用的逐步深入,师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公网上开展研究制约着我们博客团队的进一步发展。2004年9月,我们在学校服务器上搭建了属于自己的博客平台()。我校博客平台是采用oblog进行开发,分教师系统和学生系统,经过近2年的运行,系统稳定,师生参与量也越来越大。博客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学生成长、家校沟通搭建新的平台。它为建立“基于博客的学习共同体”提供了物质保障。随着运用的深入发展,我校的教育博客平台受到了国内知名专家以及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在全国在“全国第二届中小学主题特色网站评选”、“2004年全国教育技术协会年会”上我校的博客平台均获一等奖。运用数据统计(表1)分类博客(个)日志数(条)评论数(条)留言(条)浏览量(次)教师博客189140016803426538380665学生博客100618450813311048381804(二)形成了基于博客的多种运用模式我校“校园博客”经历了“教师博客-班级博客-学生博客-家长博客—专题博客”几个阶段的发展。随着运用的深入,我们不断赋予博客新的内涵,不断创新博客运用的模式。在教师专业发展、班级管理、教学管理、专题研究、学生成长、家校沟通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把博客作用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让博客改变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促进师生终身学习。(1)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平台博客的出现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一个自主平台。在实践运用中老师们真切地体验到了教育博客对自身的促进,很多老师自觉自愿地运用教育博客。大家在博客中记录自己对教育的思考,在不断地阅读、书写、积累、交流中促使自己不断成长。在博客中书写已经成为很多老师的一种习惯,可以说博客为教师的“二次成长”提供了契机。在近2年的博客之旅中,许多老师在博客中撰写了大量的教育叙事、教学论文,形成了多个鲜活的课程案例。多个老师的博客在评比中获奖,文章在各级杂志上发表。1.博客: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叶澜教授教授说: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实践证明,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性因素。教师主体意识觉醒,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也只有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才能有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才能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我校老师拥有了自己的博客后,便开始阅读和书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只有不断学习生命才有意义,头脑才不会干涸,也才可能永远做一名思考者。在博客中老师们把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读书笔记以及对学生的指导等记录下来。有了自己的博客,心里便开始有了一种对学习的渴望。博客唤醒了老师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真正的存在”。[案例1]:教师感言能在互联网上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是我的梦想,而今天这个梦想在“博客”中实现了。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教育博客”,我们有了更多创作和创造的冲动,甚至有了一种小小的“成就感”,我们学会不轻易打发教育生活中发生的问题,学会将自己怎样行动、怎样思考的故事说给更多的人听,讲给同事们听,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当你在“释放”这种所谓只属于自己的东西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整理自己的思想,升华自己的思想,当不经意的交流与碰撞之后,蓦然回首:你会突然发现,你又长大了。(数学老师:战利)怀着一颗好奇心,在博客上流连,申请一方属于自己的免费空间,置身于梦幻秋天的背景下,设置自己喜欢的几个栏目,于是我便拥有了博客。当我学会第一次往博客中添加文章的时候,兴奋得无法入眠。我想:平素与网络无缘的我也终于拥有了一个网上家园。一个可以让我任意挥洒激情、记录人生轨迹的网上家园。感谢博客给我一块自由的空间,让我自由展翅飞翔!漫漫教学路,博客伴我行。(语文老师郑中春)两年多来,老师们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大量的主题日志,最高的发表了近600篇。在博客中大家不断地阅读着、书写着,在阅读书写中释放心情,这让老师们感到学习竟如此快乐。2.博客:让学习、反思成为一种习惯在与博客“亲密接触”的日子里,老师们深深地感觉到博客对教育的促进,对自身专业化成长的帮助。但在最初始阶段,大家也只是摘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很少有经过自己思考的原创日志。随着对博客的认识加深,以及浏览“东行记”“惟存博客”等著名博客所受到的启示,老师们也试着把自己在教育中的思考及时记录下来。这样在博客里面“写-录,思-享,品-学”,在不断地积累中感受着学习的乐趣。在博客里写作已经逐渐成为老师们的一种习惯,这样的习惯让大家慢慢学会思考。经过自己的努力,很多老师的博客开始受到国内教育同仁的关注。于是,大家便开始关注自己学习的质量。在此后的学习中,很多教师不再一味地追求学习的速度,而更注重自己学习的质量。[案例2]:付亚莉老师是一位工作近10年的“老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她始终找不到自己应有的“位置”,面对教育她曾经感到迷茫。自从拥有了自己的教育博客后,她便开始写作,在不
本文标题:基于教育博客的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与探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52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