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江苏国信临海风电场一期工程(一标段)场内道路施工方案审批:审核:编制:江苏省千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13年11月目录1.工程概况…………………………………………………32.主要施工方法………………………………………………43.施工组织…………………………………………………54.施工工艺和主要施工方法…………………………………65.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的配备……………………………146.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157.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208.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239.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2610.工程强制性条文…………………………………2811.危险源识别条文…………………………………30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1.1江苏国信临海风电场一期工程位于射阳县临海农场境内,工程区南北长约6km,东西宽约2km,总面积约为12km²。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49.5MW,计划安装24台单机容量为2.0MW级的风力发电机组,场内地形平坦,交通比较便利。1.2江苏国信临海风电场一期工程由江苏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本标段施工范围为12台远景EN-111-2100/90风力发电机基础、箱式变基础、平台、场内道路、风机和箱式变接地网、预埋管施工等项目。1.3该方案主要针对是本项目工程中一标段的场内道路及道路的过路涵管施工的专项施工方案。2.工程主要技术标准2.1道路等级:四级公路标准2.2路面结构类型:石灰土碎砾石面层加砂砾磨耗层2.3道路宽5.0m3.工程主要形式及概况3.1道路结构设计。上面层:3cm砂砾磨耗层下面层:25cm石灰土碎砾石面层(0.1:0.9:3)垫层:15cm泥结碎石垫层结构层总厚度:43cm4.工程施工目标本工程在我施工单位精心安排施工,一定达到合格工程。5.承包方式包工、包料、保工期、包质量、包安全。二、编制依据1.施工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2012《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规定》城建[2002]221号《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68-200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2。三、施工组织1.工程施工组织体系为优质高效承建好本工程,我公司专门组建江苏国信临海风电厂一期工程项目经理部,。工项目部由项目经理办公室、工程部、技术部、经营计划部、质量部、安全部、机械设备部、采购供应部等一套强有力的项目管理机构组成。项目经理部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作为本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全面负责本工程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施工生产、安全、施工技术、施工质量、结算等管理工作,是我公司派驻在本工程项目上的代表,保证本工程的质量及工期等都能达到业主的要求。工程项目部组织机构见下图: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办公室工程部技术部经营计划部质量部各施工班组安全部机械设备部采购供应部四、施工工艺和主要施工方法1.本道路工程施工主要分三部分:过路涵管的更换,原有道路的施工,原有道路两侧扩建部分和转弯处施工。2.施工顺序为:进行过路涵管的更换原有道路的施工原有道路两侧扩建部分和转弯处施工3.施工工艺和主要施工方法3.1过路涵管更换3.1.1旧涵管拆除及沟槽开挖3.1.1.1旧涵管的拆除主要以挖掘机进行,挖掘时要注意不要损坏到下面的地基,主要以拆除旧涵管为主,注意保护好南侧的闸门和北侧的砖挡墙。3.1.1.2旧涵管拆除结束后,要把沟槽内碎混凝土管块清理干净。3.1.1.3采用自卸汽车配合挖掘机开挖的运输方式,将开挖出来的旧涵管及时运至事先联系好的弃土场。3.1.1.4由于施工的过路涵管埋得较浅,我公司将采用放坡开挖,放坡系数纬1:0.75.3.1.1.5用人工进行修整沟底及边坡,以保证不损坏原地基。3.1.1.6沟槽开挖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扰动天然地基或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2)槽壁平整,边坡坡度符合施工设计的规定;(3)沟槽中心线每侧的净宽不应小于管道沟槽底部开挖宽度的一半;(4)槽底高程的允许偏差:开挖时应为-20mm.3.1.2管道基础的施工3.1.2.1管道地基采用人工清理、平整后,进行夯实,如遇柔软或淤泥部位,应清理干净,填充碎石后,再进行夯实。3.1.2.2浇筑C15混凝土垫层,宽度为820mm,厚度为100mm,凝固24小时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3.1.2.3管道安装好后,管下部腋下部分用C15混凝土填实,宽度同垫层宽度,高度为100mm。3.1.3管节安装3.1.3.1安装时,管身要垫稳,管底坡度不能出现倒流水,缝宽要均匀,而且管道内不得有泥土、砖、石、砂浆等物,逐节在安装后清理干净。3.1.3.2胶圈在使用前检查是否均匀,是否有断裂和破损处,如有缺陷不得使用。3.1.3.3胶圈在上口时,一定要均匀、缓慢、平直将管拉进,拉力必须均匀。3.1.3.4待管道安装好后,对承插处的硬性胶圈进行检查,如发现不均匀时,重新进行安装,只有均匀密封后,才能进行下一根管的安装。3.1.4土方回填3.1.4.1回填土采用机械配合人工回填每铺500mm要进行夯实,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上一层施工3.1.4.2沟槽回填时,砖、石、木块等杂物应清楚干净。3.1.4.3回填压实应逐层进行,且不得损伤管道。3.1.4.4管道两侧和管道顶以上50cm范围内,应采取轻夯实,管道压实面两侧压实面高差不应超过30cm。3.2原有道路路基施工3.2.1原有道路路基的施工程序: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清理现场土方挖运边坡修整平地机整平压路机碾压3.2.2路基开挖采用推土机配合人工开挖,装载机装自卸汽车运至相邻填方段利用,土方开挖按自上而下分层进行不得超挖或乱挖。土方开挖应遵照下列要求(1)已开挖的适用于种植草皮和其他用途的表土,应储存于指定地点。(2)根据试验结果,对开挖出的适用材料,应用于路基填筑。各类材料不应混杂。不适用的材料应按弃土处理的规定办理。(3)土方开挖不论开挖工程量和开挖深度大小,均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洞取土。(4)挖方路基施工标高,应考虑因压实的下沉量,其值应由试验确定。(5)土方路堑开挖,根据路堑深度和纵向长度,可按下列横挖方式进行,采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进行,边坡应配以平地机或人工分层修刮平整。3.2.3道路路床精平(1)、路堤填筑接近于路床设计标高时,要逐步控制填土厚度,使顶面最后一层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路堑开挖接近设计标高时,由人工配合平地机精平,严禁超挖,并对其整体强度和压实度进行检测,如不符合设计要求需进行补压、换填。(2)、路床采用人工配合平地机精平,振动压路机碾压,反复进行,直到检测数据全部满足技术规范要求。(3)、对已精平完工的路基,禁止车辆通行,以免由于车辆行驶,造成路基表面破坏。3.3道路扩建部分及转弯处填方路基施工3.3.1填方路基的施工程序: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清底碾压自卸车运土推土机摊土平地机整平洒水或晾晒压路机碾压3.3.2测量放样工作,对沿线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核、加密、固定。施工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中线及边线的控制,自动安平水准仪控制标高。测量放样结果严格按照《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自检控制,并报测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3.3.3基底处理工作,将路线内的表土及耕土清理堆放于路基一侧;路基范围内的树木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并将树根全部挖除,将坑穴分层夯实填筑至周边高度。3.3.4路堤用不含有腐殖土、树根、草泥或其它有害物质的借土或挖方土填筑。3.3.5做好原地面临时排水工作,对路堤基底进行清表及碾压,碾压厚度按30cm按控制。3.3.6为保证路基压实度均匀,应将路基填土进行整平,整平分两步进行,首先用推土机将大堆土方摊平,再用平地机按要求的松铺厚度精平,并做成2%的横坡,以利排水。3.3.7根据填料的含水量及天气情况,确定洒水量或晾晒时间,保证土方在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一般为±2%)时进行碾压,以期达到最佳压实效果。3.3.8为保证整个填土范围内的压实度处处均匀,除松铺厚度均匀一致、材料满足规范要求外,压路机的行走速度也要均匀,以使检测出来的压实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真实性,每层填土碾压完毕都要进行压实度检查,自检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鉴证后,方可填筑下一层。为达到最佳压实效果,压路机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碾压:(1)、碾压前应对填土层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2)、碾压遍数应根据试验路段确定的碾压遍数进行,不合格时,应查找原因并进行补压,直到合格为止。(3)、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采用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到强振。(4)、碾压时,压路机应从两边向中间或从低处向高处进行碾压,采用进退方式进行;前后相邻两区纵向重叠1m-1.5m,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3.4泥结碎石垫层施工3.4.1在泥结碎石垫层施工前,首先按规定检查路槽底面标高,宽度,路拱横坡,路基压实度和平整度等各项指标,保证符合要求,保证所用砂砾具有良好的级配和规定的压碎值,砂砾备料要过筛。3.4.2根据路段垫层的宽度和试验确定的一次铺筑及松铺系数,计算各段需要的垫层材料数量;根据运料车的装载体积,计算每车材料的堆放距离,并按距离料场由远至近卸置在下承层上,同时,要严格掌握卸料距离,避免材料不足或过多,料堆每隔一定距离留一缺口。路面垫层与底基层的备料工作已在路基交接完成后开始进行。3.4.3用平地机、推土机将砂砾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力求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检验松铺厚度、垫层顶面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应进行减料或补料。摊铺后的砂砾料,应含水量适中,无粗细颗粒离析现象。局部离析由人工进行补充拌和后,再进行整平和整型。含水量过大或过小时,要进行晾晒或补水。3.4.4用推土机、平地机或轮胎压路机在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和整型,以使垫层达到要求的路拱和纵坡。然后按确定的压实施工方案,包括机具、程序、遍数、速度及注意事项,在全宽、全厚范围内将垫层均匀地压实至重型击实最大密度的96%以上。3.4.5质量自控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直至监理工程师认可。3.5石灰土碎砾石面层施工方案3.5.1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放样→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检验。3.5.2施工准备①、材料准备:按技术规范标准要求进行验收,所用石灰土、级配碎石等材料符合施工要求,分堆码放。②、机械准备:按“合理配套、满足需要”的原则,以稳定土机拌设备为主进行配套,配套机械设备、材料准备、原材料实验设备及人员都应到位。调试稳定土机拌设备、标定计量仪器和测定料斗流量及供水装置的流量,确保计量准确。检查施工机械,使其处于良好状态。③、对下承层交接验收参加下承层验收。铺面层前对垫层顶面进行彻底处理、清除浮土杂物、洒水湿润。④、路面面层混合料组成,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的混合料配合比进行的拌料,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3.5.3施工放样土路基最后一层填土要严格控制顶面高程,平整度在规定范围内,根据路面结构基础的宽度,放出边线做土路肩,然后铺筑混合料,上料之前,在每侧边线外0.25米处,每隔10米设置高程桩,计算出虚铺高度,按照标高点位挂线引导平摊铺机。3.5.4拌和石灰、土、碎砾石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配合比进行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要根据天气气温情况略大于最佳含水量,使混合料运至现场摊铺后碾压时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含水量;拌和要均匀,拌制的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含水量、试件的干容重和强度都达到规定要求。3.5.5运输运料配备大吨位车辆,装料前检查料斗是否关严以避免沿路抛洒;装料时及时移动车斗,以减少混合料的离析。运输过程中维持运行通畅,尽快将拌制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3
本文标题:场内道路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57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