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开展表现性评价初探
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开展表现性评价初探作为一种发展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它重视过程性评价、重视质性评价、重视非学业成就评价。表现性评价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既可以给学生评分,更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2)所关注的不是知识和技能的回忆与再认,而是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3)问题情境是比较真实的,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是现实中的问题,而不是脱离现实情境的抽象问题;(4)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允许甚至追求答案的多样性。表现性评价的这些特点与教师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的关注点能较好吻合,正好可以弥补传统学业评价之不足。将其作为现有评价制度的一种补充,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其评价功能,能较好地评价学生在数学创新能力、数学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表现性评价本身的特点,结合现行教材的实际内容和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在以下三个方面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实施表现性评价:(1)所教学教材中的“数学实践活动”。(2)根据学生学习的需求,将现行数学教材中的知识拓展而进行的小调查、小统计、小实验、小研究等。(3)有关测量与计算的内容。下面是一个数学课的表现性任务——“测量与计算周长、面积”(三年级)的个案,初步设计出的任务形式如下:测量与计算周长、面积的实践活动(三年级)设计背景: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在实际中应用非常广泛。而在实际生活中,往往需要先测量相关的长度,再计算周长或面积。但由于学生动手测量的经历贫乏,需要教师提供实践的条件和机会,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因此,结合学生所学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等知识及教材中的实践活动“量一量,算一算”设计了这个任务。任务目的:为学生提供“测量与计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去做“测量与计算”,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同时,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测量与计算”的方法、过程、结果及情感态度,鼓励学生,体验成功,提高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兴趣。任务:测量与计算周长和面积,可供选择的场地,如羽毛球场、沙池、足球场、直跑道(一条)、学校(必选)任务和指导语:与你的班级中其他3-4组成一个小组,从任务栏中选择至少三项任务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根据量出的数据计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为完成这个任务,你们组应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设计一种合理的测量方法;有专人负责记录量出的数据,最好能设计一种科学明了的记录方式,清楚直观地呈现你们组的测量方法和结果;活动结束后你们小组应提供一份活动报告,内容包括①测量工具②测量方法③量得的原始数据④相关的算式⑤组员的表现⑥你们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相关的数学概念:这个任务需要学生和他们班级的3-4个其他学生共同完成这项任务,然后交流他们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并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学生解释各自的发现并与其他组进行比较。让他们得出相关的结论。“测量周长和面积”这一实践活动直接把生活与学生的学习联系在一起。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因小组成员之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差异而变化。学生应对他们的选用的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以及求周长和面积的想法作出说明。评价指导A级水平B级水平C级水平D级水平信息的组织在数据收集策略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大于3项用直观模式描述所收集的数据,等于3项大部分数据比较完整,少于3项在选择测量策略方面有困难,随意性较大数学的准确性关于周长、面积的运算正确,结论简洁、概括对周长、面积的运算和结论都正确基本理解了周长、面积,但有少量错误,过程不连贯运算中有大量错误,反映了对周长、面积的有限理解解释得出关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结论正确,能阐述对过程的理解理解不完整,结论不充分没有结论,思考过程不清楚测量与计算周长、面积的实践活动报告三年级()班组员:、、、、。任务1:测量的周长和面积。任务2:测量的周长和面积。任务3:测量的周长和面积。任务4:测量的周长和面积。任务5:测量的周长和面积。实施过程中,学生按任务要求进行活动,教师进行组织与观察、记录等。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尽量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活动的主角,他们除了按任务要求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之外,在得出评价结论时,我们鼓励和要求学生积极开展自评和互评,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活动结束后,教师主要根据现场观察、课后访谈、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记录表、完成任务的表现情况表及上评价指导课,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质性评价,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活动指明努力方向。这一环节,在反馈评价信息时,教师与学生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改进措施,以保证改进措施的真正落实。仍以“测量与计算周长、面积”为例,经过前后四次的实践与修改,现有的任务定稿如下:关于数学测量与计算的表现性任务——测量与计算周长、面积实践活动(三年级)(背景、目的等同前)任务与指导语:小组合作,先测量再计算学校爱心教室地面的周长和面积。为完成这个任务,你们组应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设计一种合理的测量方法;·详细记录你们小组的活动过程,并填写表2和表3。情境:·活动前教师为学生准备好米尺和卷尺,并分好小组。·利用1节数学课时间完成。·上课时由数学老师带全班学生到爱心教室进行测量与计算。表1:评价指导A级水平B级水平C级水平D级水平过程与方法活动步骤清晰、有条理,测量与计算方法正确、简便活动步骤清晰、有条理,测量与计算方法正确活动步骤较清晰,测量与计算方法有少量错误活动步骤不明确,测量与计算方法错误较多结果测量的数据准确,关于周长、面积的计算结果正确测量的数据较准确,关于周长、面积的计算结果较正确大部分的测量数据较准确,关于周长、面积的计算结果较正确大部分的测量数据不准确,计算出的周长、面积的数据误差大情感与态度活动兴趣大,整个活动过程积极主动,能与他人很好地合作,有成功感活动兴趣一般,整个活动过程较积极主动,能与他人较好地合作,较有成功感活动兴趣较低,但能参与整个活动过程,能与他人合作不愿参加活动表2:完成任务的过程记录表步骤活动内容做什么?怎样做的?测量的数据、计算过程与结果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自评指导语:根据表1的评价标准,小组讨论、评出每个组员的等级,并写出理由。表3:完成任务的表现情况表姓名等级理由(表现情况)对比前后两次的任务,不难发现:我在评价指导、活动记录和评价记录几方面都有了较大的修改。使得在考查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主动性与创造性、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等方面均作考查,同时对学生在测量技能、计算能力、思维能力、数学表达与交流、合作与参与、兴趣与信心、自我评价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作一个评价(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多种智能的协调发展。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实施与观察、反思,找出任务中存在的不足加以修改和完善,尤其是评价标准和任务的表述,一定要做到清楚易懂,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再次的小范围实施、修改、实施等,多次在实践中检验表现性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基于以上的思考,接下去我还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以研究:1、进一步丰富表现性任务资源库。开发实施的表现性任务主要集中在“测量与计算”、“调查统计”这两个系列,下一步我们除了继续完善与充实这两个系列的表现性任务之外,还打算开发“数学设计与制作”、“数学日记”、“数学小实验”、“数学小研究”等系列的表现性任务。2、对现有条件下如何提高表现性评价的信度和效度方面作进一步的探究,主要包括表现性任务的设计、评价标准的拟定、实施的措施等方面。3、在低年级学生数学实践活动中如何有效开展表现性评价?4、探索在小学数学学科中,是否存在适合运用表现性评价的其它领域。
本文标题: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开展表现性评价初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20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