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四川省邻水中学高2017届(高二上)中期考试地理试题
高二(地理)中期试题第1页邻水中学高2017届(高二上)中期考试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在答题卡相应栏内用签字笔或钢笔填写清楚,并将考号..栏下对应的数字框涂黑,科目栏将历史擦掉,再将文综[]涂黑。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地理题号:41—72)3.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读珠江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及广州气候资料图,完成41-42题。41.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部分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南B.南部有台湾岛C.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D.位于珠江口东侧42.广州的气候类型属于()A.热带草原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下图为20世纪50-90年代洞庭湖的变化图。读图回答43-44题。43.洞庭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①上游砍伐植被②全球变暖,蒸发加剧③流域内降水不断减少④围湖造田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44.洞庭湖这种变化可能导致()A.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B.湖区蒸发量加大C.洞庭湖湿地的功能完全丧失D.水量减少,湖水盐度增加2014年8月3日,云南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下图是震前、震后某区域的对比图,读图完成45-47题。45.获取这一组影像图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46.地震发生后,百度等网站制作了“救灾网页”,如“百度救灾地图”,并在“地图”上标注了捐助点、献血点等信息。制作“百度救灾地图”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47.救灾过程中,某运输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救灾车队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PSB.RSC.GIS和RSD.GPS和GIS高二(地理)中期试题第2页读我国某区域沙漠、沙地和草原分布示意图,回答48-49题。48.图示地区草场载畜量东西部有明显的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①海拔不同②年降水量不同③荒漠化程度不同④人口密度不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9.下列符合该地区国土整治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A.实行划区管理,提高草场载畜量B.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C.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D.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景观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50-51题。50.与Q地相比,P地()①气候更加干旱②年大风日数少③年降水量大④沙尘暴日数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51.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①截留水分②改变气候类型③削减风力④改变植被类型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图甲和图乙表示黑龙江省M市(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的交汇处)湿地、耕地及人口的变化。据此完成52—53题。52.下列关于图甲与图乙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1956一1976年,湿地面积与农业人口数量增长速度较快B.1956一2000年,湿地面积与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呈负相关C.1976一1986年,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完全一致D.1986一2000年,湿地面积与总人口数量的变化呈正相关53.与1976年相比,2000年M市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是()A.劳动力短缺B.低温冷害更严重C.人均耕地面积减小D.洪涝灾害更频繁2012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为33.2亿吨标准煤,而消费总量为36.2亿吨标准煤,下图为2012年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图。读图回答54-55题。54.有关2012年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B.石油需要大量进口C.煤炭的生产量小于消费量D.水电、核电、风电消费量减少55.符合我国能源发展变化趋势的是()高二(地理)中期试题第3页①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和新能源②继续扩大煤炭的比重③提高能源的利用率④提高核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比重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56-57题。56.下列关于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河流年径流量较大B.河流汛期较长,集中于夏季C.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D.河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57.图中河流中上游地区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②水电廉价③经济发达,基础好④科技发达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读下图,回答58—60题。58.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B.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C.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D.该地区的水热条件可以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的需要59.图中甲地等温线向北凸出的原因是()A.受太阳辐射影响B.受大气环流影响C.受地形影响D.受人类活动影响60.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①太阳辐射②距海远近③季风风向④纬度位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较高,但也存在问题。据此完成21-22题。61.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是()A.环境污染严重B.人口出现负增长C.农业用地急剧减少D.产业布局不合理62.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沿海城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做可能导致的后果是()①重复建设造成财力、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②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发挥地区优势④可能造成沿海生态环境的破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63-64题。63.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原因是()①华北地区工农业发达,水资源相对不足②南方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小③南方水资源总量大于水资源需求量④华北地区降水变率小,径流量分布不均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6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不需要逐级提水、可自流供水的河段是()A.长江一淮河段B.淮河—黄河段C.淮河以北河段D.黄河以北河段高二(地理)中期试题第4页下图为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圈层示意图。读图回答65-66题。65.珠三角地区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当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B.资本过剩,污染严重C.自然资源不足,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D.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66.图中接受产业转移地区的突出优势是()A.科技发达B.交通便利C.劳动力价格和地租相对较低,资源丰富D.第三产业发达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以下67-68题。67.图中①、②两地之间的山脉是()A.南岭B.阴山C.大巴山D.秦岭68.关于①、②两地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是草原,②地是森林B.①地是半湿润地区,②地是湿润地区C.①地是落叶阔叶林,②地是常绿硬叶林D.①地是中温带,②地是暖温带右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69-70题。69.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云贵高原B.黄土高原C.内蒙古高原D.准噶尔盆地70.图中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风化作用D.风力沉积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第71-72题。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城市化水平(%)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全国1.0052.571.001.00青海0.8647.440.140.95河南0.8242.437.741.07黑龙江0.9356.901.000.29浙江1.6563.200.832.5671.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72.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高二(地理)中期试题第5页班级考号姓名---------------------------------------------------------------------------------------------------------------------------------------------------------------------------------------------------------------------------------------------------------------------密--------------------------------------------------封---------------------------------------------线-------------------------------------------------邻水中学高2017届(高二上)中期考试地理答卷二、综合题(共52分)33.下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一线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_____________盆地(A地),东到___________市(B地),D处的____________盆地、E处的____________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补充了丰富的气源。(4分)(2)“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经过的F省是____________(填简称),经过C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_____。(2分)(3)陕西省天然气大量供应京津地区,请谈谈它对京津地区会带来哪些有利影响?(2分)。(4)简要评价图中A地区油气资源开发的条件。(6分)3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12分)材料一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在中国加入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山东半岛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梯度错位”空间,发展国际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材料二山东省、日本、韩国位置图(1)为什么日韩的产业要向国外转移,请说明原因?(3分)(2)山东半岛成为日韩产业转移承接地的优势有哪些?(4分)(3)从工业地域分布来看,日韩产业向山东半岛转移的工业类型可能有哪些?(2分)(4)简要说明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3分)日本韩国中国山东省高二(地理)中期试题第6页------------------------------------------------------------------------------------------------------------------------------------------------------------------------------------------------------------------------------------------------------------------------------------------密--------------------------------------------------封---------------------------------------------线------------------------------------------------------------------------------------------------------------------------------------------------
本文标题:四川省邻水中学高2017届(高二上)中期考试地理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483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