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卷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全卷共150分,含卷面分5分,你必须在150分钟内完成所有答题;2、在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的《新华字典》;3、你必须将答案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否则不得分。一、基础知识和应用。(35分)1、古诗词积累。(10分)(1)填写出诗句的上句或下句。(8.句任选...6.句.,6分)①烽火连三月,。(杜甫《望岳》)②,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③萧鼓追随春社近,。(陆游《游山西村》)④,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⑥,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⑦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其一》)⑧,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默写李煜的《相见欢》的下阕。(4分)2、阅读下列文字,回答第(1)~(4)题。(9分)生活像一幅画,让我们学会品评,学会联想,学会咀嚼,学会欣赏。品评每一朵茉莉与牡丹,暗香浮动与国色天香自是不同的镜界;联想人生的起伏与变化,即使天又刮风又下雨,也要xiāo洒而坦然;咀嚼生活的平凡和伟大,豪迈壮阔是大海的生活,悠闲灵动则是小溪的生活;欣赏月亮的阴晴圆缺,欣赏世间的悲欢离合,每一种景zhì都是一种美,每一种感悟都是特别的收获。(1)根据要求填写字或拼音。景zhì()xiāo洒()咀嚼.()(2)文中一个有错别字的词是“”,这次词的正确写法是“”。(3)“悠闲”的意思是。“悲欢离合”中“合”的意思是。(4)这段文字主要使用的修辞手法有、。3、名著阅读。(4分)(1)《童年》这部著作的作者是,文中最疼爱“我”的人物是。(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的作品是,在这部作品中“我”的保姆是。4、综合性学习。(12分)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某中学开展了“关注地方文化关注地方戏曲”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参加。【戏曲常识】(1)下列著名戏剧属于黄梅戏的是A、《天上掉下个林妹妹》B、《天仙配》C、《智取威虎山》【追溯源头】【A】黄梅戏形成于湖北黄梅,广济一带。由于黄梅“背山面湖”“水患岁有”,每遇灾荒,逃荒艺人遂沿商路外出至皖西南、赣东北一带卖艺,【B】黄梅采茶戏流入安庆地区,与当时民间艺术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成为今天黄梅戏的前身。早期黄梅戏以演出小戏为主,由于安庆从清康熙元年到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一直是安徽省省府所在地,【C】黄梅采茶戏在该地区的演出并流入安庆,对黄梅戏在安徽的发展直至成为安徽省第一大戏曲剧种起到了重要作用。(2)按照要求对上面的材料进行修改。①【A】句中的“,(逗号)”应改为。(写汉字)②请适当添改字词,把【B】句变为一个长句。③【C】句语序不当,请进行修改。【拟写串词】(3)在这次综合性学习的展示课上,前一位同学唱了一段皮影戏,下面的一个节目是“黄梅戏名段大联唱”,请你为这两个节目过渡写一段串词。二、阅读。(55分)阅读下列文字,分别回答问题。[一](18分)知足就是幸福陈乃举①没有谁不向往幸福。可幸福是什么呢?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回答。②其实,幸福既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是人们生活的一种舒畅的体验或感受;说它复杂,是因为促使人们能够体验或感受到生活的舒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以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作为一种心理感受,知足就是幸福;不知足,不会幸福。③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密纳小学一名三年级小学生在作文里写道:“我们可以喝上干净的清水了,饭也好吃了,原有的厕所也将拆除重建,还可用水来冲洗,我们不再闻臭味了,我们更幸福了……”能够喝上干净水,不再闻臭味,孩子们知足了,所以感到幸福。④《三月风》杂志曾报道过,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自恃自己条件好,“走遍了中国科学院的直属单位”,“竟没有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心意的工作”,于是他自杀了。我们在感到震惊和为他惋惜之余,自然想到:他是不是不知足,欲望太高了?⑤人就怕“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欲望太多太高,实现不了,便会觉得不幸福,甚至为此而痛苦。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我们不能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之,但面对太多太多的诱惑,如果奢望过高,一旦被太多的难题所累,便会深陷烦恼之中,甚至失去理智,干些不明智的蠢事。有的人之所以觉得不幸福,不是他拥有的太少,而是期望得到的东西太多。所以,我们要调低自己的欲望底线,摒弃浮华,拒绝诱惑,以“知足常乐”平常心对待生活。唯此,才会享受到人生的幸福。⑥知足是一种生活智慧,知足就是幸福。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太多的不知足蒙蔽了心智,老觉得不如别人或社会亏欠他,自然不会拥有快乐和幸福。古人云:“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为什么要“知足”呢?因为人的情况是变化的,不如意事常八九,一时知足不行,要持续知足方能终身不辱。“知止”,是说当止则止,不能得寸进尺,而且要“常止”,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经得住诱惑,管得住自己,唯“常止”方能终身无险。⑦提倡知足,并不是让人不思进取。个人利欲和事业上的进取心是两回事。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能懂得取舍,以知足的态度对待利欲,以不知足的态度对待事业,该坚持的就坚持,该放弃的就放弃,那我们就会永远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在事业上取得更加绚丽的成就。(选自《今晚报》,有删改)5、请指出本文的中心论点。(4分)6、第③④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5分)7、第⑤段“唯此,才会享受到人生的幸福”一句中,“此”指的是什么?(4分)8、请简述第⑥段的论证过程。(5分)[二](22分)心茧剥落张丽均①年轻的妈妈买了一条鲤鱼,想给上幼儿园的女儿熬鱼汤。②鲤鱼放在案板上,啪啪跳得老高。胆小的女儿远远地站在厨房门口瞧热闹,鱼儿跳一下,她就尖叫一声。突然,她冲着妈妈惊呼起来:“妈妈妈妈,你快来看呀——鱼受伤了!鱼流血了!”正在换衣服的妈妈听了偷笑了一下,暗自思忖:这个小傻瓜,竟为鱼儿流点血大惊小怪!③妈妈嘴上敷衍应答着,嘱女儿离那鱼远些。女儿还真听话,转身就跑开了。④待到妈妈换好家居服,系好围裙,操起刀子准备刮鱼鳞的时候,女儿举着一片“创可贴”出现在她身后。女儿说:“妈妈,给你,你快给鱼贴上吧!它肯定疼坏了。”妈妈操刀的手骤然僵在了那里。她傻了。要知道,这条鱼,转眼就要变成刀下鬼、镬中肉、盘中餐、腹中物了呀!可是,小小的女儿,居然还在为它身上一个小小的伤口而担忧。⑤妈妈想到,就在几天前,女儿的食指上划了个口子,她高举着那根食指,哇哇大哭;妈妈赶紧拿来一片“创可贴”,小心地帮她贴好。——这么快,女儿就学会了扮演妈妈的角色,她要用一片“创可贴”,止住鱼儿的疼痛和悲伤……妈妈闭上眼,她看到了昨日的那个小女孩。⑥那个小女孩痴痴地趴在地上看蚂蚁搬家,当她看见一只蚂蚁偏离了队伍,立刻捏起它,把它放回到浩浩荡荡的蚂蚁队列里;母亲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说:“它会迷路的。”黄昏的时候,遇到贪玩的鸟儿,她会高扬起两只手臂,冲它高喊:“回家吧!回家吧!天快黑了呀!”——她记事晚,这些事,她都不记得,是母亲讲给她听的。母亲说:“你呀,天生一副菩萨心肠!看人家摘香椿,你就说那树多疼啊——操的那闲心,能把人笑死。”——她不知道她把“操闲心”的嗜好丢在了哪里,反正,慢慢地,岁月把她带大,也把她的一颗心带糙了,带硬了,带倨傲了。⑦今天,一片创可贴使她这么便捷地复习了一遍旧事。岁月深处那个女孩和眼前这个女孩拥有多么相似的善感的灵魂!在她们那里,自心与万物之心,贴得那么紧。借着女孩澄澈的眸子,她看见了映着天空的沁蓝湖水,那圈圈涟漪,曾是这砧上精灵动情讲述的浪漫传奇啊。她为刚才那双手操刀时竟不曾颤动一下而感到羞耻。此刻,她愿意让生命低到趴在地上看蚂蚁的那个女孩的高度,以此换取灵魂的飞升……⑧从轻慢到谦恭,她三步两步就迈到了,那是因为,有女儿暖暖地牵着她的手啊!心茧剥落的瞬间,她有了重生的喜悦。她分明看到,童话的彩翼,翕然穿越卅载光阴,飞起,就能对话灿灿阳光,栖落,即可倾听娓娓花语……(选自《博爱》,有修改)9、请你说说文章以“心茧剥落”为题的好处在哪里。(4分)10、从叙述的顺序上看,文章第⑥段属于什么?妈妈看到了昨日的那个小女孩做了哪些事?(4分)11、请简要分析文中“岁月深处那个女孩和眼前这个女孩”这两个形象有哪些共同特点?(4分)12、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味下列句子。(6分)(1)妈妈操刀的手骤然僵在了那里。她傻了。(提示:“骤然”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慢慢地,岁月把她带大,也把她的一颗心带糙了,带硬了,带倨傲了。(提示:本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什么?)13、作者在结尾没有再提女儿以及女儿的创可贴,请展开丰富想象,为文章补一个感人的画面。(不少于50字,4分)[三](15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4、解释下列词语。(5分)(1)中无杂.树杂:(2)甚异.之异:(3)屋舍俨然..俨然:(4)咸.来问讯咸:(5)处处志.之志:15、翻译下列句子。(4分)(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6、渔人在这里看到了一幅“世外桃源”的美景,这里的环境,生活,民风。(分别用二字词填入,3分)17、渔人“处处志之”,但最后“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3分)三、作文(55分)18、请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为题,写一篇作文。提示:(1)将题目工整地抄在规范位置;(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卷语文(答题卷)注意事项:此为答题卷,你必须将答案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否则不得分。题号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作文卷面书写总分得分一、基础知识和应用。(35分)1、古诗词积累。(10分)(1)填写出诗句的上句或下句。(8.句任选...6.句.,6分)①②③④⑤⑥⑦⑧(2)默写李煜的《相见欢》的下阕。(4分)2、(1)根据要求填写字或拼音。(3分)景zhì()xiāo洒()咀嚼.()(2)(2分)(3)(2分)(4)(2分)3、(1)(2)4、(1)正确的选项是(2)①逗号应改为②将句子变为长句:③修改病句:(3)我的串词是:二、阅读。(55分)[一]18分实得分:5、(4分)6、(5分)7、(4分)8、(5分)[二]22分实得分:9、(4分)10、(4分)11、(4分)12、(各3分,共6分)(1)(2)13、(标有“50”字样的格内不要书写。4分)[三]15分实得分:14、(5分)(1)杂:(2)异:(3)俨然:(4)咸:(5)志:15、(4分)(1)(2)16、(3分)17、(3分)50三、作文。(55分,注:标有“500”字样的格内不要书写)题目:90180270360450500540630720810900四、卷面书写(5分)
本文标题:安徽中考语文模拟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59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