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金融监管视角下信贷风险转移机制的再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金融监管视角下信贷风险转移机制的再研究姓名:赵李曼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杨大光20090501金融监管视角下信贷风险转移机制的再研究作者:赵李曼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周灯君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美国次贷危机视角下的中国银行业信贷风险研究-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就是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金融监管,保持金融稳定,充分发挥金融功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本文通过对次贷危机,以及之后引发的一系列金融连锁反映的研究,对我国金融业,特别是金融的核心机构--银行业目前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着重对我国银行业的信贷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认为银行业要加强对宏观经济的分析能力,在金融工具创新方面要科学的设计信贷产品,不盲目追求业务的扩展,同时,应当建立一整套完备的风险预警机制,预防风险和危机的爆发.2.学位论文朱煦晖有效防范和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探讨2005本文将尝试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作进一步研究,着重从信息不对称和金融主体的有限行为角度分析了银行信贷风险的形成机理,深入阐述了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风险的具体成因,认为信贷风险是由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耦合而成的:一方面政府的行政干预、企业信用观念的缺失,过度举债,经营状况不佳引致信贷风险产生并不断增大,且金融市场发展的滞后又进一步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也是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严重的信贷风险控制理念和行为偏差,梗阻了信贷政策导向性的充分发挥,加之国有商业银行的组织管理形式,风险防范体系,信贷激励约束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的不完善,使银行的信贷风险不能得到有效控制。3.学位论文陈卓成基层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及其控制研究2000该文首先考察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质量的现状及其风险管理的现实,对银行信贷风险的性质、种类、表现形式和形成机理进行了一般性分析,然后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转嫁,集中考察了中国基层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过程中各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不良银行贷款形成的原因.文章提出了控制基层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对策,包括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4.期刊论文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信用悖论、在险价值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内部模型研究-济南金融2003,(6)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要求资产组合的单位风险获取最大的收益.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信用风险度量指标,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组合风险--收益问题上面临着严重的两难困境,在增加了信贷风险的同时,降低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也制约了监管方式的有效性.本课题在借鉴国际性商业银行内部模型计算在险价值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适用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计算在险价值的内部模型,并进一步对改进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5.学位论文王晓萌金融危机下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2009贝尔斯登被收购,雷曼兄弟破产,房地美和房利美被美国政府接管,美林证券被收购,AIG被国有化,摩根斯坦利和高盛也已改制成非独立投资银行,鼓励其吸存以商业银行模式经营…美国“次贷危机”正演变成金融危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给全球金融带来的影响正愈演愈烈。br 哪些因素是导致这场危机的罪魁祸首?都是金融衍生工具惹的祸?其实并不尽然,金融工具和技术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而主要看创造者和使用者的目的。纵观整个金融危机的发展历程,从表面看,金融衍生工具所产生的杠杆作用使危机无限扩大,但从更深一点的层次看,美国居民的超前消费文化,美国政府的“居者有其屋”的房地产鼓励政策,以及美联储从9.11后实行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和低利率政策均导致了危机的产生。究其最深层的原因,实为自由市场经济自我调节机制的失灵以及金融监管机制的不完善。br 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了我们对其金融监管体制存在问题的研究,自由化的金融监管取向,市场化的融资模式,网络化的金融体系,市值化的会计方法,分散化的股权结构,全球化的机构模式都为监管设置了障碍,使监管实施更加复杂。对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我国金融产业,深刻分析此次危机的原因,尤其是金融监管的缺失,对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起到了警示的作用,对我国金融机构的监管提供了重大启示。br 由此可见,世界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最优的金融监管体制,每个国家的监管体制都必须与本国金融体系发展状况相匹配,与金融开放的阶段相适应。为完善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我国要实现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的平衡关系,金融安全和效率共存,要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完善证券化风险防范法律制度:加强市场化监管,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加强监管成本意识,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br6.期刊论文贾民银行体系市场化的效率与风险监管-当代经济科学2001,23(1)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诸种风险之中,银行业的风险最引人注目,它对金融体系安全的影响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中国银行系统的风险是值得注意的,国有企业效率低下是造成银行体系不良资产比例过高的主要因素,其所形成的信贷风险是金融体系脆弱的主要原因.评价金融系统是否健全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金融市场本身信息披露是否充分;二是金融监管体系是否完善.亚洲金融危机使我们对现存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尤其是WTO入关条约签定后,构建市场规范化、国际化的银行体系的改革也更加迫切.7.学位论文李谓文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与收益分析2005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方式,它将局部的、分离的以及利益可能存在矛盾的各方融合到一起。对商业银行而言,因其具有风险转移、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扩张信用的功能受到推崇;对投资者来说,信贷资产证券化证券拥有较高投资价值;从宏观角度看,信贷资产证券化提高了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风险。近年来,在一些国家较为成熟金融市场,信贷资产证券化获得较快发展。与其他金融创新一样,信贷资产证券化不仅依赖于金融体系的制度环境,而且依赖于基本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因此在中国特定的金融制度环境、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和金融监管条件下,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除了可以在理论上发挥一般性功能外、还具有特殊的起点,需要沿着特殊的路径,实现特殊的意义。8.学位论文贾燕商业银行风险的防范与规避策略研究1999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国有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和交易的主要中介,在减少经济风险和不稳定因素,保证国民经济顺畅运行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受内外珊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在运营中本身也承担各种类型的风险.该文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运营中几种典型金融风险的理论涵义、生成机制、基本特征的研究,揭示了金融风险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提出了具有实用价值的金融风险防范与规避策略.9.会议论文汤俊.肖健华.吴今培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2006作为一种有效的金融监管方式,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是银行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商业银行的行业特点以及其中存在的信贷风险问题,本文指出:反映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各种指标数据存在高度的非线性、不确定性和不精确性,并由此导致现有的信贷风险评估模型难以胜任.为此,结合人工智能的最新研究成果,建立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VectorRegression,SVR)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模型.实证研究表明,该方法取得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10.学位论文成晓毅CBX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方案设计研究2001该文通过对CBX银行产生巨额不良资产的原因分析和对该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参照国内、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的主要经验,根据金融监管的要求,设计出CBX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的方案.该文还对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体系提出了比较适合中国实际的对策和建议.该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系统控制理论、权力制衡理论、程序控制理论和组织机构控制理论.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dfed3bb4-044e-4224-a9fc-9dd0014df213下载时间:2010年8月12日
本文标题:金融监管视角下信贷风险转移机制的再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9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