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语言学 > 大一房建参考答案1-3
参考答案项目1一、名词解释1.建筑物是指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进行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2.构筑物是指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建筑,如水塔、堤坝、烟囱等。3.耐火极限指建筑构件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构件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背火一面温度升高到220℃所需要的时间,用小时(h)表示。4.开间是指两相邻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5.进深是指两相邻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6.层高指层间高度,即地面至楼面或楼面至楼面的高度。7.净高指房间的净空高度,即地面至顶棚下皮的高度。8.建筑高度指室外设计地面至檐口顶部的总高度。9.建筑面积指建筑物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由使用面积、交通面积和结构面积组成。10.震级是指地震时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的标准,一般称里氏震级。11.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12.基本模数是建筑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用符号M表示。13.伸缩缝也称为温度缝,为了防止建筑物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在结构内部产生温度应力和应变引起建筑物的裂缝或破坏而设置的人工构造缝。14.沉降缝是为了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而设置的垂直人工构造缝。15.防震缝为了防止建筑物在地震震动作用下相互挤压、拉伸导致变形破坏而设置的人工构造缝。二、填空题1.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2.民用建筑农业建筑工业建筑3.耐久等级耐火等级4.基础墙(柱)楼板与地坪楼梯屋顶门窗5.气温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地震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6.大板建筑大模板建筑升板建筑框架轻板建筑三、简答题1.建筑的三要素包括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建筑的三要素是辩证的统一体,是不可分割的,但又有主次之分。第一是建筑功能,起主导作用;第二是建筑技术,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技术对功能又有约束和促进作用;第三是建筑形象,是功能和技术的反映。2.建筑物可从使用功能、层数或总高度、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施工方法、规模和数量等方面进行分类。按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按建筑物的层数分为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建筑;按高度分为如下几种:公共建筑建筑物总高度在24m以下者为非高层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层主体建筑),建筑物总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其是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按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分为木结构、混合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其他类型建筑;按施工方法可分为全装配式、全现浇式、部分现浇部分装配式及砌筑类建筑;按建筑物的规模和数量分为大量性建筑和大型性建筑。3.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根据房屋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这两个因素来决定的。多层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4级。4.(1)基础。其作用是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2)墙(柱)。在墙承重的房屋中,墙起承重和围护作用;在框架承重的房屋中,柱起承重作用,而墙只起围护或分隔作用。(3)楼板和地坪。楼板对墙体起着水平支撑作用,增强建筑的刚度和整体性,分隔楼层的空间;地坪承受底层房间的使用荷载。(4)楼梯。楼房上、下层之间垂直交通联系之用和疏散之用。(5)屋顶。起着承重和围护作用。(6)门窗。门主要起室内外交通联系与分隔房间之用,兼有采光通风之用;窗的作用主要是采光、通风及眺望。5.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主要有外界作用力、人为因素、气候条件、建筑标准和建筑技术条件等。6.建筑模数是建筑设计中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空间、构配件、建筑制品及有关设备等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和增值单位。主要的尺寸有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和实际尺寸,一般情况下,构造尺寸加上缝隙尺寸等于标志尺寸,但是有些建筑的构造尺寸大于标志尺寸,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之间的差数应符合建筑公差的规定。7.墙体平面定位轴线是施工中水平定位、放线的重要依据,是主要用于确定水平平面结构或构件的位置尺寸的基线;墙体竖向定位轴线是主要用于确定竖向结构或构件的位置尺寸的基线。8.(1)在通常的情况下,伸缩缝的宽度为20~30mm。设置条件:建筑物过长;建筑平面复杂,变化较多;建筑中结构类型变化较大。(2)沉降缝的宽度与地基情况和建筑物的高度有关,其缝宽一般为30~70mm。设置条件:同一建筑物两相邻的高度相差较大、荷载相差悬殊或结构形式不同时;建筑物建造在不同地基上,且难以保证均匀沉降时;建筑物相邻两部分的基础形式不同、宽度和埋深相差悬殊时;建筑物形体比较复杂,连接部位又比较薄弱时;新建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相毗连时。(3)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烈度和房屋的高度确定,多层砖混结构的房屋,其缝宽一般为50~100mm。在地震设防烈度为7~9度地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设防震缝:毗邻房屋立面高差大于6m的;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的;房屋毗邻部分结构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的。9.3种变形缝主要区别可以从作用、设置原则、缝宽、设置位置、结构处理要求和结构处理方案等方面进行比较。10.特点是除基础以外,地上的全部构件均为预制构件,通过装配整体式节点连接而建成。大板建筑的构件有内墙板、外墙板、楼板、楼梯、屋面板和其他构件。11.墙板顶面预埋钢板用钢筋焊接起来,中间和下部设置锚固环和竖向插筋,与墙板伸出的钢筋绑扎或焊接在一起,然后在阴角支设模板,现浇C20混凝土,在墙板竖缝中形成现浇的构造柱,将墙板连接成整体。12.特点在于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不同特性,且空间分隔灵活,湿作业少,不受季节限制,施工进度快,整体性好,具有很强的抗震性能等。①梁板柱框架系统;②板柱框架系统;③剪力墙框架系统。项目2一、名词解释1.地基是指基础底面以下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土壤层,它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2.基础是建筑物的墙或柱埋在地下的扩大部分,它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3.持力层是指具有一定的地耐力,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并需要进行力学计算的土层。4.基础埋深指从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5.天然地基指凡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不需要经过人工改良或加固即可在其上面建造房屋的土层。6.人工地基是指天然状态下不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不能满足直接在其上面建造房屋要求的土层,必须对其进行补强或加固的土层。7.刚性基础是指用刚性材料建造、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8.柔性基础也称作非刚性基础,主要指钢筋混凝土基础,且不受材料刚性角限制的基础。二、填空题1.天然地基人工地基2.压实法挤密法打桩法3.最高地下水以上最低地下水位以下4.冰冻线以下5.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片筏基础6.30020%~30%7.C1080~1001008.顶板门窗楼梯9.200150三、简答题1.不同:地基是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层,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地基不属于建筑物的组成部分,但它与基础共同保证房屋的坚固、耐久和安全,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基础要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方面的要求;地基应满足强度、变形和稳定性方面的要求。2.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有地基土层构造、地下水位、冰冻深度、相邻建筑物基础及其他因素等。3.基础的类型很多,按受力特点可分为刚性基础与柔性基础;按构造形式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和桩基础等。4.(1)垫层:一般采用C10混凝土,厚度为80~100mm,垫层每边比底板宽100mm。(2)钢筋混凝土基础:由底板及基础墙(柱)组成,其厚度和配筋均由计算确定,受力筋直径不得小于8mm,间距不大于200mm,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钢筋混凝土锥形基础底板边缘的厚度一般不小于200mm,也不宜大于500mm。5.建筑物底层地面以下的房间称为地下室。按使用性质分为普通地下室和防空地下室;按埋入地下深度分为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按结构材料分为砖墙地下室和钢筋混凝土地下室。6.当地下水的常年水位和最高水位都在地下室地面标高以下时,地下室仅受到土层地潮的影响,没有侧压力和上浮力的影响,这时只须作防潮处理。当设计最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底板时,地下室的底板和部分外墙被浸在水中,如地下室防水性能不好,轻则引起室内墙面灰皮脱落,墙面生霉,重则进水,因此,地下室须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7.地下室一般由墙体、底板、顶板、门窗和楼梯5部分组成。墙体和底板必须满足防水或防潮要求;顶板满足防水和承受荷载要求;门窗满足水平交通联系和采光通风要求;楼梯满足垂直交通联系与疏散要求。8.外防水。①底板防水的做法:先浇筑混凝土垫层,在垫层上粘贴卷材防水层,在防水层上抹20~30mm厚水泥砂浆保护层,再在保护层上浇筑钢筋混凝土底板。②外墙防水的做法:墙外皮抹20mm厚水泥砂浆,刷冷底子油一道,粘贴卷材防水层。此时各层卷材必须与底板卷材甩茬连接牢靠,在垂直防水层外侧紧贴砌筑半砖厚保护墙。项目3二、填空题1.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承重内框架承重2.砖砂浆砌块石材承重分隔围护3.240mm×115mm×53mm尺寸基数4.横平竖直错缝搭接灰浆饱满接槎可靠5.-0.060150+0.0606.防水砂浆防潮层配筋细石混凝土防潮层7.护坡分格缝伸缩缝8.60滴水线9.平拱砖过梁钢筋砖过梁钢筋混凝土过梁10.2根6mm24011.240mm×180mm4×1212.901502×4mm30013.水泥砂浆石灰砂浆混合砂浆小型砌块中型砌块大型砌块14.块材隔墙骨架隔墙板材隔墙15.面板骨架骨架16.抹灰类贴面类裱糊类铺钉类17.平凹缝斜缝弧形缝18.水磨石饰面水刷石饰面斩假石饰面19.底层抹灰中层抹灰面层抹灰20.花岗石板大理石板青石板人造大理石预制水磨石板21.马赛克陶瓷锦砖玻璃锦砖22.粘贴法挂贴法干挂法23.刷涂弹涂滚涂喷涂24.玻璃幕墙金属板幕墙石板幕墙25.金属材料金属连接件紧固件二、名词解释1.承重墙是指直接承受由梁、板、屋顶传来荷载的墙体。2.非承重墙是指不承受外来荷载的墙体,它仅承受自重荷载。3.填充墙是指位于框架的梁、柱之间仅起分隔或围护作用的墙。4.隔墙是分隔房间的非承重墙。5.圈梁是沿外墙、内纵墙和主要横墙设置的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的连续封闭梁。6.清水墙是指墙体砌成后,墙面不加其他覆盖性饰面层,只利用原结构砖墙或混凝土墙的表面进行勾缝或模纹处理的一种墙体。7.幕墙是由金属构件与各种板材组成的悬挂在建筑主体结构上的轻质外围护墙。三、简答题1.墙体的构造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保温隔热性能;满足隔音要求;满足防火要求;满足防水、防潮要求。2.(1)横墙承重:多用于横墙较多的建筑中。(2)纵墙承重:多用于纵墙较大的建筑中及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空间的建筑。(3)纵横墙承重:适用于房间开间、进深变化较大的建筑,也适用于中间有走廊或一侧有走廊的办公楼中。(4)内框架承重:适用于室内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3.一般情况下,大型砌块高度大于980mm,单块质量大于350kg;中型砌块高度为380~980mm,单块质量为20~350kg;小型砌块高度为115~380mm,单块质量不超过20kg。4.实心砖墙组砌方式有一顺一丁、三顺一丁、梅花丁、全顺、全丁和两平一侧。5.勒脚的作用是防止外界碰撞、防止地表水对墙脚的侵蚀、增强建筑物立面美观。(1)抹灰勒脚:采用20mm厚1∶3水泥砂浆抹面或1∶2水泥白石子水刷石或斩假石抹面。(2)贴面勒脚:用天然石材或人工石材贴面。(3)石砌勒脚:采用条石、毛石等坚固耐久的材料砌筑,可取得特殊的艺术效果。6.散水:厚度一般为60~70mm,宽度一般为60~100mm,坡度为3%~5%。散水与外墙交接处应设分格缝,当散水采用混凝土时,宜按20~30m间距设置伸缩缝。明沟:一般用混凝土现浇或砖、石砌筑,沟宽一般为200mm,沟底坡度为0.5%~1%的纵坡。7.门窗过梁常见类型有砖过梁、钢筋砖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3类。钢筋混凝土过梁:其宽度一般同墙厚,高度与砖的皮数相适应,常为120mm、180mm、240mm等,其配筋由计算确定,过梁伸入两侧墙内不少于240mm。8.构造柱的作用是与圈梁一起形成封闭骨架,提高砌体结构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能力。构造柱一般设置在建筑物四角、纵横墙相交处、楼梯
本文标题:大一房建参考答案1-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52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