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教案
1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44人,其中女生20人,男生24人。男女生比例相对比较平衡,课堂常规相对较好,有一定的学习氛围,能够根据教师课堂上的要求进行学习。但是缺乏一定的学习方法,对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缺乏思考。在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进一步热爱生活、学会生活。二、教学目的要求和任务(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懂得取长补短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既不为自己拥有的长处而骄傲自满,又不因为自己有缺点和短处而自卑消沉;善于为别人拥有长处而欣慰,不取笑伙伴的短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懂得既要竞争,又要互相合作,才能获.2.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关爱,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3.感受从小爱学习的重要性,能珍惜现有的学习条件;懂得学习需要耐心和毅力,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培养积极上进的学习生活态度;懂得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要珍惜时间。4.懂得社会是个大家庭,不同的职业为社会作出了不同的贡献,各种职业的劳动都是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劳动都是光荣的,尊重并感谢劳动者,体验劳动者为此付出的劳动与智慧,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体会遵守生产秩序和劳动中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二、能力方面:1.学习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克服自己的惰性,改正不良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了解自己家庭中有哪些亲戚,以及亲戚的称谓,明白自己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借助“家庭树”的形象理清家庭结构。了解家庭中发生在长辈身上的故事,了解家里的喜和乐。观察和体会日常生活中家人的辛苦操劳,体会家人对自己的关爱,学会关心和体贴家人。开展小实践活动,向小伙伴介绍自己家里的大致布局,家周围的环境,到家的大致方位、路线等。3.通过采访、调查等活动,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感受各行各业都是生活所需;学会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具有独立购买简单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能力。(三)知识方面:1.了解古今中外名人从小勤奋好学的故事;知道“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含义;知道一些勤学、惜时的格言和谚语,使这些含意丰富的箴言,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2.明白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掌握一些待客和做客的基本礼仪。3.认识生活中的各种职业;掌握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历史,知道2农村是农作物的家园,了解“绿色食品”;认识日常生活用品生产的变化;懂得农业生产、工人生产劳动以及日常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三、教材分析(一)教材的特点:1.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为基本要素整合学习内容。2.采用跨学科的编写方式,体现同时学习的原则。3.具有充分的活动性、弹性和延展性。(二)教材的编写:1.第一单元三篇课文的内容编排由浅到深,范围由小到大。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从单元视角出发进行整体规划,注意内容的前后衔接,着眼教学成效的水到渠成,实现单元教学的整体效果。2.第二单元是“我与家庭”的一个主题,整个单元的编写旨在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3.第三单元分三课:“‘问号’之歌”“做学习的有心人”“寸金难买寸光阴”。“‘问号’之歌”通过观察课文插图、听讲古今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搜集相关的格言和谚语、了解自己祖辈的学习条件,让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珍惜现有的学习条件。“做学习的有心人”通过了解学生中成功的事例,引导学生明白“坚持”的重要性;通过对学生中比较常见的不良学习习惯的分析,让学生自己开“处方”,开展拼图、走迷宫等体验活动,让学生懂得“集中注意力”这个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明白学习需要耐心和毅力,要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寸金难买寸光阴”则通过读一读“明日歌”、看一看“小剧场”、学一学格言和谚语、做一做“一分钟”体验活动、填一填“课余时间表”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明白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4.第四单元强调体验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教科书设计了通过采访不同职业的人,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特点;选择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卖店或小卖部等购物场所进行一个小调查;模拟购物活动;观察黄豆种子发芽的状况;参观现代化大工厂,了解工厂里的工种及其特点;动手制作一本作文集或绘画书等活动。教学时,教师要着力开发社区、家庭等资源,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四、具体措施:1.提高目标意识:即活动的目的性。每一项活动,从确定活动主题、选择活动内容、采取的活动方法,乃至整个活动过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教师在完成显性目标的同时,特别要注意蕴含在活动中的隐性目标。2.提高主体意识: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讨论达到目标的最佳学习途径;同时给学生一个更宽松、更开放的学习空间,尊重学生的选择与个性差异,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3真实地表达。3.提高情感意识:以教师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注意通过学习活动挖掘儿童对生活的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对人、对事的正确态度。4.实现教材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现实的互动。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研究学生的需求,给学生体验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对生活的看法。善于开发教材外的、来自家长、学生、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只有开发教育资源,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更贴近学生生活。5.实现师生信息互动。交流是相互或者多向的。让大家各抒己见,共同研讨,相互启发。。同时,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儿童在研讨中的闪光点和生成的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学习中发挥群体的智慧。6.运用发展性评价,由道德行为的评判者向辅导者转变。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研讨学着自己判断。关注每一个学生,能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不同的尺度衡量不同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即注意对儿童课上生成性问题的指导,以及学生对学习的反馈。五、教改课题:诵读《弟子规》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六、教学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建议课时始业教育11-1天生我材必有用21-2我要向你学习21-3竞争与合作22-1我来画棵家庭树2(教参1)2-2我家的故事12-3家人关爱我成长2-32-4欢迎来我家23-1“问号”之歌23-2做学习的有心人23-3寸金难买寸光阴24-1生活中的你我他24-2热闹非凡的市场24-3农产品的家园24-4走进大工厂24复习2期末监测(认知、行为)25第一单元我们一起在成长1.天生我材必有用教材分析:第一部分: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优势。在班级里,往往会涌现出各种特长生,这是学生认识每个人有不同特点的基础。课文各个部分出现了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几类学生:音乐、体育、美术特长生。其中我是妈妈的小帮手这一幅画中的学生,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特长生。这些既让学生感到熟悉,又有良好的教育意义:所谓的优势,并不仅仅是那种高人一等的技能,也可以是普通的某方面的才干和品质。第二部分:通过照镜子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要求在开展照镜子活动以后,让学生写下自己的特点。课文给了学生一个范例:镜子中的我结实有力,像一个小小运动员,告诉学生要把自己的特点和自己的优势结合起来。学生在镜子中看到的优点,只是学生表面的优点。所以课文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别人对自己来说就是一面镜子,在别人的眼中自己是什么样呢?这样,可以让学生从更深的层次认识自己的优点。第三部分: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以竞选班干部活动在学生初步了解了自己的优势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了另外一个场景一一-班队活动课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在班会上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后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想一想还可以在什么场合发挥自己什么样的优势,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干。第四部分:“我能行”实践活动。通过“我能行”的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加强活动的检查和评价功能,以使活动取得最佳效果。课题1天生我材必有用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2.通过活动,培养自信心。3.发挥自己的优势,初步培养服务于社会的思想。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的优势。2.培养自信心。教学难点:认识和发扬自己的优势。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反映学生特长的多媒体资料。2.教师准备一面大镜子,学生每人自带一面小镜子。板书设计: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6教学过程教学调整一、导入1.教师出示本课课题:天生我材必有用。师:课题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来看一看课文中的这几位小朋友各有什么特点。2.学生看课文中的图片,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各自的优势。二、镜子中的我1.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图片,说一说镜子中的这名小朋友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他像一个小运动员。2.小组讨论: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了解自己的特点呢?3.每个学生仔细观察镜子中的自己,写一写自己的特点。对容貌长得不好看的学生,教师做好积极的引导。4.学生接纳自己的外貌特点,并将填写的内容大声地念给小朋友听。5.师:镜子中的你美丽而又可爱,妈妈眼中的你是什么样的呢?老师、伙伴眼中的你又是什么样的?这些人也是你的一面面镜子,在他们眼中也可以反映出你的特点和优势。6.小组交流:在别人眼中,自己是什么样的。三、竞选班干部1.学生回忆选班干部的情景,说一说班里同学发挥自己优势为大家服务的事例。2.全班讨论:班级中有哪些事情需要同学们发挥自己的优势。3.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选择班中适合自己的班干部岗位进行竞选,并说一说如果自己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打算如何为大家服务。四、我能行1.教师讲述小故事“你自己最伟大”2.学生交流、领悟:小老鼠是一种卑微的动物,也有它的本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才能对自己充满自信。3.全班讨论:什么时候说“我能行”。4.学生连续三遍,大声说出:“相信自己!我能行。”同时,配上相应的动作,如握拳举臂、拍手击掌等。五、总结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奇迹,都是自然界最伟大的造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我们要善于发挥这种优势,并7且把自己的优势和理想结合起来。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对自己充满自信,不断发挥自身的潜力,才能将我们生存的意义充分体现出来。教学反思:82.我要向你学习教材分析:第一部分:让学生懂得人有所长,物有所短的道理。《骆驼和羊》是小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寓言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每种东西都有优势和不足两方面。填写动物的优势与不足,发散思维,让人有所长,物有所短这一观念深入人心。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其中我的优势部分可以联系上节课的内容来回答,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第三部分:让学生知道取长补短的重要意义。这部分安排了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学业优秀的学生怎样取长补短。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更深一个层面的不足,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体育成绩不好不会做家务等不足上。懂得在和别人比较长处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不足的道理。并开展寻找同学的长处的活动,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不足、可以向谁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拿出具体的行动措施,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第四部分: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值得自己学习的,什么是不对的,真正学会取长补短。通过辨析练习来达到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知道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如果将取长补短变成相互利用,不仅对任何一个人没有好处,而且是有害的;第二取长补短是自己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的过程;第三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勇敢,靠武力征服别人是行不通的,我们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要注意分辨什么是真正值得学习的。课题2我要向你学习课时第一课
本文标题:小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007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