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看当前中国高等教育
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看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我国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本文探讨了中国高等教育已获得的成果、还存在的问题以及从《纲要》中学得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2010年7月29日,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正式发布。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的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制定和实施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起点,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初步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不可否认,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得还不够好。以主要劳动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为例,2006年我国是百分之六点多,而OECD国家则是24%。直到2009年,我国才9.9%,2020年预计要达到20%。即使到那时,也仅仅是刚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二、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9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4%。可是,随着规模的扩张,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凸显出来了,大学所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其次,院校类型结构、学科结构和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等不尽合理。某些高校存在着一股升格风。专科学校想升格为学院,学院想升格为大学,一般本科想升格为研究型大学,高校之间层层攀比、好大喜功。此外,学科盲目扩张,毫无特色,存在很严重的同质化现象,这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最后,区域布局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很多,发展也比较成熟,经济落后地区如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就很少,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科研水平也不高。三、改善高等教育现状的措施针对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种种问题,《纲要》中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指导思想、工作方针、战略目标等,为未来10年的高等教育发展绘制了蓝图。《纲要》把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定位在提升质量上。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从注重规模的扩张到注重质量的提升。它包括三个方面,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纲要》明确提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强调教师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从投入、基本建设、教学管理和改革等方面进行教学质量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教学与科研的活动,培育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平台,并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进而提升高校科学研究的水平;高校要具有很强的社会服务意识,全方位地服务社会:从科技成果转化,到社会咨询与科普,再到公民素质提升和文化传播与弘扬等。《纲要》不仅关注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还关注高等教育的结构与特色问题。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多样化的人才,各种人才都应该培养。不能只关注一流大学,毕竟不是所有大学都能办成一流大学,非一流大学的毕业生也不一定不是人才,他们都应该得到重视。此外,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很严重的区域失衡。因此,《纲要》明确提出优化区域布局、结构,从投入、招生和政策上重点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以提高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水平,实现高等教育布局的均衡。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要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办学特色的凸显,就要进行体制和制度的改革,首先是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纲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起点,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高校应率先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纲要》提出要培养多样化的人才,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在当前,尤其要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强调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导向。同时,还要加强本科生参与科研的能力,把提高学生的参与、探究、创造能力作为高等学校主要的任务。当然,实现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还要有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的改革作为基础。《纲要》提出要注重评价的科学性、多样性和广泛参与性。其次,在学校内部管理上,要努力克服官僚化的倾向,实现高校管理的去行政化。制度上行政层次太多,办一件事情要经过层层审批。要取消行政化的思维管理模式,加强学术的力量,学术委员会的力量。四、结语站在新的起点,面向新的时代,高等教育要与时代共进。《纲要》的颁布,为我国高等教育提供了科学发展、全局谋划的引领,接下来就需要相关部门和各个高校切实可靠的实施《纲要》,将其描绘的蓝图转化为现实,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参考文献】[1]顾明远.学习和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J].高等教育研究,2010(7)[2]崔贵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10)[3]陈立鹏,杨阳.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面推动大学章程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8)
本文标题: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看当前中国高等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867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