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电子设计/PCB > 实验二线性分组码的编译码报告
信息论与编码实验报告理学院班级学号(后两位)姓名理学院班级学号(后两位)姓名实验名称实验二、线性分组码的编译码实验设备(1)计算机(2)所用软件:Matlab或者C实验目的了解线性分组码编译码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熟练掌握线性分组码编译码的方法与步骤;实验内容根据线性分组码编译码的方法步骤,编写对应编译码程序;实验报告要求1、简要总结线性分组码编码和采用伴随式纠错译码的基本原理及步骤;2、讨论(6,3)线性分组码的编码。系统生成矩阵如教材P91页例5.2.4所示。手工录入或电脑随机生成一段消息序列,实现线性分组码的编码的Matlab源程序。(1星)3、实现对上述无差错的编码进行译码的Matlab源程序。(2星)4、在上述编码后的码序列中,每隔6位产生一位或0位随机误差,然后采用伴随式纠错译码,恢复原来的消息序列。(2星)5、友好界面。(3星)实验报告在实验后一周内交给老师,报告单一律用A4纸写,以此单为封面,装订成册。完成时间:2016年5月9日1、简要总结线性分组码编译码的基本原理及步骤;分组码是一组固定长度的码组,可表示为(n,k),通常它用于前向纠错。在分组码中,监督位被加到信息位之后,形成新的码。在编码时,k个信息位被编为n位码组长度,而n-k个监督位的作用就是实现检错与纠错。对于长度为n的二进制线性分组码,它有种2n可能的码组,从2n种码组中,可以选择M=2k个码组(kn)组成一种码。这样,一个k比特信息的线性分组码可以映射到一个长度为n码组上,该码组是从M=2k个码组构成的码集中选出来的,这样剩下的码组就可以对这个分组码进行检错或纠错.编译码的一般步骤:1完成对任意信息序列的编码2根据生成矩阵,形成监督矩阵;3根据得到的监督矩阵,得到伴随式,并根据它进行译码;4验证工作的正确性2、实现线性分组码编、译码的Matlab源程序;clearall;clc;P=[1110;0111;1101]G=[eye(3),P]H=[P',eye(4)]M=input('设置输入码元M=:','s')C=mod(M*G,2)E=[0000010]R=mod(C+E,2)HS=mod(R*H',2)fori=1:7ifS==H(:,i)'R(1,i)=mod(R(1,i)+1,2);R1=Rendend
本文标题:实验二线性分组码的编译码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88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