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执业医师神经学复习指导-帕金森病
百达医学网免费倾心提供第五单元帕金森病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黑质纹状体为主的中枢变性疾病,以运动减少、肌张力强直、震颤和体位不稳为主要症状。一、病因与生化改变(一)病因(二)生化变化多巴胺与乙酰胆碱功能拮抗。(药物治疗)例题:黑质纹状体系统内使左旋多巴转化为多巴胺的酶是(2002)A.单胺氧化酶B.氨基酸脱羧酶C.酪氨酸羟化酶D.儿茶酚胺邻甲基转移酶E.胆碱脂酶答案:B二、临床表现临床症状出现平均年龄约55岁,男性略多于女性。起病缓慢,逐渐发展,早期症状多为震颤或肢体动作不便。百达医学网免费倾心提供(一)震颤典型震颤为静止性震颤,多从一侧上肢远端开始,可以波及四肢、下颌、唇、舌和颈部;每秒4-6次,幅度不定,情绪紧张时加重。(二)运动减少主要表现为随意动作减少,包括始动困难和动作缓慢。(精细动作、“小写症”)。(三)强直多自一侧肢体起病,逐渐累及另一侧肢体然后遍及全身。面肌强直使表情和瞬目动作减少,造成“面具脸”、肌张力增高呈“铅管样强直’’或“齿轮样强直”。(四)体位不稳行走时步距缩短,结合屈曲体态,常见碎步、前冲,称为“慌张步态”。(五)其他症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现象。三、诊断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即发病年龄、缓慢发生并逐渐进展的三大主征——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四、鉴别诊断本病主要与诸如感染(脑炎)、中毒(CO)、外伤(头部外伤)、药物(吩噻嗪类、丁酰苯类)、脑动脉硬化、其他脑病(Alzheimer病)等各种在所致的症状和本病类似的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鉴别。五、药物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原则:无特效病因治疗,目前治疗均为症状治疗。累及一侧肢体的早期帕金森病或年轻患者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尽量推迟应用左旋多巴。病情严重、且进展快、年龄近于70岁者,则可应用左旋多巴制剂。晚期重症患者:左旋多巴制剂可与多巴胺受体激动或儿茶酚-氧一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合用。抗帕金森病药物应用因个体化,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最适剂量,也不宜突然停药。(一)抗胆碱药物安坦。副作用有口干,便秘、尿潴留等。有闭角型青光眼或前列腺肥大者禁用。(二)金刚烷胺每1次口服100mg,晨、午各一次。副作用有不宁、失眠、足踝水肿,幻觉等,有肾功能不良、癫痫史者禁用。(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丙炔苯丙胺。(四)左旋多巴和复方左旋多巴(五)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或培高利特(pergolide)。百达医学网免费倾心提供(六)儿茶酚一氧一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例题1:(1~3题共用题干)男,71岁,2年来无诱因逐渐出现行动缓慢,行走时上肢无摆动,前倾屈曲体态。双手有震颤,双侧肢体肌张力增高。无智能和感觉障碍,无锥体束损害征。1题:最可能的诊断是A.帕金森病D.扭转痉挛C.阿尔茨海默(Alzheimer)病D.肝豆状核变性E.脑动脉硬化答案:A2题:选择最适当的治疗药物是A.安坦B.复方左旋多巴C.丙炔苯丙胺D.溴隐亭E.维生素E答案:B3题:选用上述治疗的目的是A.治愈疾病B.阻止疾病的进行C.改善症状D.预防并发症E.增强体质答案:C解析:患者为老年男性,出现缓慢发生并逐渐进展的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和运动减少,无智能和感觉障碍,无锥体束损害征,帕金森病诊断明确;帕金森病治疗主要是改善症状,左旋多巴可通过血脑屏障,用于替代治疗为首选。例题2:用左旋多巴或M受体阻断剂治疗震颤麻痹(帕金森病),不能缓解的症状是(2003)A.肌肉强直B.随意运动减少C.动作缓慢D.面部表情呆板E.静止性震颤答案:B(2003)解析:帕金森病为锥体外系疾病,锥体外系的功能是调节随意运动,随意运动由锥体系完成。因此,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不能改善随意运动功能。百达医学网免费倾心提供
本文标题:执业医师神经学复习指导-帕金森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457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