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第18课课程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并总结其经验教训。“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新中国所继承的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经济状况例子:法币铁路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上海资本家说:共产党在军事上可以打100分,政治上可以打80分,经济上只能打0分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1952年产量比1949年增加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粮钢棉原油1.639亿吨49%9.3%130.4万吨193%53%135万吨754%46.2%44万吨272%思考:同1949年比,1952年中国国民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1952年,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一、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1.1949-1952: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1953-1956:(1)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2)“一五”计划(1953—1957)◆优先发展重工业及交通运输业◆重点发展区域在东北(2)“一五”计划(1953—1957)“一五”计划成果重型机械飞机制造长江大桥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人均)中国(1952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钢产量2.37公斤538.3公斤4公斤发电量2.76千瓦时2949千瓦时10.9千瓦时材料: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们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结合表格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①重工业基础薄弱;②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③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④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主导产业。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工业上取得成就的意义: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一、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1.1949-1952: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1953-1956:(1)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2)“一五”计划(1953—1957)(3)三大改造(1953—1956)(3)三大改造(1953—1956)目的:阅读课本P83,完成下列问题:对象: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1.农业: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2.手工业:手工业合作社3.资本主义工商业:策略:利用、限制和改造步骤:个别公司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方式——赎买(非没收)(3)三大改造(1953—1956)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农业社的农民在分粮毛主席接见参加手工业合作社的老艺人工商界代表向毛泽东主席报喜山西省太原市手工业者举行庆祝合作化的游行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实行公司合营后,私方举行大会,欢迎公方代表进厂。上海市棉布业店员们庆祝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4.什么时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意义是?标志着什么?5.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1956年底;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公有制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56--66)读下图,找出十年建设期间的5大历史事件:)全面建设时期的5大历史事件:A、56年八大B、58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C、58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D、59—61三年经济困难E、60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1、中共“八大”(1956)(1)内容(2)评价“八大”路线是正确的,是一次成功的探索。基本矛盾、主要任务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提出时间:1958年,中国共产党八届二次会议1会后,《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宣称:“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2以钢为纲的“大跃进”红线字:“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两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1957年1958年1959年1962年535万吨9000万吨3000万吨1070万吨800万吨大跃进时期的炼钢指标全国城镇到处建小高炉,炉火日夜不熄。为了提供炼钢原料,许多人把家里的锅砸了,把铁锹扭弯,连秤砣也不放过。1958年,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各地迅速组织起生产钢铁的大军,学校、工厂、机关。农村、军队……几千万人在钢铁生产战线日夜苦战。1958年8月,在大炼钢铁运动中,河南省建起的土高炉群。大跃进时期的漫画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公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种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扔进太平洋,地球又多一个洲。3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二公”三面红旗的危害①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②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③严重挫伤人民生产积极性;④造成1959-1961年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错误在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事物的客观规律,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困难期间中国国内人口非正常减少至少2000万,但该数字存在较大争议,争议的范围从1000万至1亿不等。...争议主要是非正常减少人口的具体数字与三年经济困难的责任追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4.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5.“八字方针”(1960年)十年建设成就1965年中国首次人工合成胰岛素。1960年初,大庆油田的开采,迈开了我国自力更生发展石油工业的第一步。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Fgh十年建设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贵阳乌鲁木齐兰州包头兰新铁路包兰铁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包头钢铁公司大庆油田大庆武汉武汉钢铁公司上海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大港油田天津北京柳州黔桂铁路胜利油田东营6.文化大革命(1966——1976)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两个阶段1956-1966年1966-1976年正确的指导思想探索中的失误中共“八大”八字方针中央工作会议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十年浩劫中国经济建设的历程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1949-1952年底: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1949-1956年: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关系的变革)1956-1966年: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指引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1959-1961年:三年严重困难时期1960-1962年:调整时期1962-1966年:好转成就时期1966-1976年:十年“文革”的动乱——国民经济陷于瘫痪和全面混乱发展曲折
本文标题:岳麓版历史必修二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99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