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乌兰察布市岱海水生态保护规划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1·前言岱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境内,是内蒙古自治区三大内陆湖之一,同时也是自治区级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由于人为及自然因素的干扰,岱海水位快速下降,湖面面积急剧萎缩,咸化程度加剧,水污染日趋严重,湖泊湿地面临着巨大的生态风险。2015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对岱海、黄旗海水生态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了《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对岱海和黄旗海调研情况的汇报》,并向自治区政府报告了调研情况。自治区巴特尔主席、王玉明副主席极为重视,批示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提出具体意见,特别是岱海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2015年8月,凉城县人民政府委托北京华帆科技集团编制了《乌兰察布市岱海水生态保护规划研究》,2015年10月委托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开展《乌兰察布市岱海水生态保护规划水利专项研究》,并在两项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乌兰察布市岱海水生态保护规划》。2015年10月中旬,乌兰察布市政府组织专家对规划编制进行了咨询,编制组在后续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采纳了专家咨询意见,同时征求了乌兰察布市政府及市水利局、环保局和凉城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意见,于2015年11月中旬,编制完成了《乌兰察布市岱海水生态保护规划》。本次规划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以习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思路为统领,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国家出台的“水十条”及自治区制定的实施意见。规划在对大量实测及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岱海流域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岱海生态现状,理清了主要水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剖析了岱海水生态系统恶化的主要原因。在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调控的前提下,规划通过水资源调控、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措施,使岱海2020年湖面面积维持在50km2左右、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Ⅳ类标准、矿化度小于5g/L,2030年湖面面积不小于80km2、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矿化度维持在3g/L左右。本次规划范围为岱海流域,主要涉及凉城县、丰镇市和卓资县,总面积2312.75km2。规划分两期实施,近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规划治理措施总投资为48.18亿元,计划申请国家及内蒙古自治区资金。在基础资料收集、实地调研及规划方案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及水利局、凉城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乌兰察布市岱海水生态保护规划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1岱海流域基本情况及主要生态问题1.1流域概况1.1.1地理位置岱海是内蒙古自治区三大内陆湖之一,位于岱海盆地中央,地处东经112°33′31″~112°46′40″、北纬40°29′07″~40°37′06″之间。岱海盆地地处阴山中段、大青山东端偏南半干旱季风气候尾闾区,北部、西部及西南部与黄河流域毗邻,东南部与海河流域相接,东北部为内陆河流域黄旗海水系。岱海流域涉及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丰镇市和卓资县,流域面积为2312.75km2,其中凉城县1968.71km2、丰镇市222.11km2、卓资县121.93km2,凉城县境内面积占全流域的85.1%。流域四周毗邻的县级行政区有乌兰察布市的丰镇市、卓资县,呼和浩特市的赛罕区、和林格尔县,以及山西省的左云县和右玉县。岱海流域有22条大小河沟直接汇入岱海,其中较大的河沟有8条,分别为索代沟、水草沟、大河沿河(目花河)、天成河、步量河、土城子河、五号河和弓坝河。1.1.2自然概况岱海流域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漫长,夏季炎热短促。流域多年平均气温为5.0℃,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6.0℃(1961年6月10日),历年极端最低气温-34.5℃。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407.5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6月至9月,占年降水量的72.7%,其中7、8两个月的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50.7%,而农田灌溉用水关键期5、6两个月的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20.0%。该地区日照时间比较充足,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达3023.7h。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1938mm(20cm口径蒸发皿),其中4、5两个月的蒸发量占年蒸发量的30.0%。该地区多风,多年平均风速为2.6m/s,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18.0m/s。历年最大冻土深为1.43m。根据1986年7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实测资料,岱海湖面面积为133.5km2,最大水深16.05m,容积9.9亿m3。湖泊东西长19.1km,平均宽度7.0km,湖周长61.6km,湖水盐度4g∕L,是微咸水湖。北岸发育有较多的间歇性短小溪流,南岸有4条较大支流注入。岱海流域属于内陆闭合流域,岱海的补给源主要为流域地表和地下径流、湖面降水,排泄和消耗主要是湖面蒸发。乌兰察布市岱海水生态保护规划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3·1.1.3社会经济岱海流域2014年总人口21.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98万人;灌溉面积为23.285万亩,其中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2.655万亩,林牧渔灌溉面积0.54万亩;牲畜总头数为41.92万头(只);国内生产总值为70.0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4:51:25,工业增加值为29.07亿元,火电装机容量240万KW。岱海流域2014年经济社会指标统计见表1-1。2014年岱海流域社会经济指标一览表1-1行政区划人口(万人)灌溉面积(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万亩)实际灌溉面积(万亩)截止2014年年底节水灌溉面积(万亩)小计城镇农村小计水浇地菜田林果地鱼塘补水小计渠灌管灌喷灌滴灌凉城县19.894.5615.3320.8820.4819.6619.000.260.300.1017.360.4813.070.413.40丰镇市1.530.001.532.161.961.441.240.000.200.001.890.620.460.000.82卓资县0.130.000.130.240.210.070.040.000.030.000.030.000.030.000.00合计21.554.5616.9823.2922.6621.1820.290.260.530.1019.281.1013.560.414.222014年岱海流域社会经济指标一览续表1-1行政区划牲畜年末存栏数(万头/只)GDP(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建筑业增加值(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火电装机(万kw)小计大畜小畜猪火电其他小计凉城县39.653.4733.362.8166.1713.9217.0010.8727.876.6317.74240丰镇市1.580.351.010.222.672.67000000卓资县0.690.060.630.011.250.0501.201.20000合计41.923.8835.003.0470.0916.6417.0012.0729.076.6317.742401.2水生态环境状况及主要问题1.2.1水生态环境状况岱海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湖水位不断下降,湖面面积不断萎缩,尤其是本世纪的近10年,岱海湖水位下降速度加快,至2014年已降至1216.57m(1956年黄海高程,下同),湖面面积已萎缩至63km2左右。根据2004~2014年乌兰察布市环境监测站对岱海湖泊水质研究及监测数据:湖水透明度较低,全湖平均值为0.85m,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大,从西向东透明度逐渐升高;pH值在8.59~8.91之间变动,平均值为8.75,空间分布上东北高、西南低;矿化度达4.66g/L,已接近咸水湖的标准(5g/L);水型为氯化物类钠组Ⅱ型水;Ca2+的平乌兰察布市岱海水生态保护规划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4·均浓度为30.93mg/L,Mg2+为137.9mg/L,钙镁离子当量比为0.224(1:4.459);硬度为664.37mg/L(2004年);高锰酸盐指数(CODMn)较高,全湖平均值为14.8mg/L,明显高于地表水Ⅳ类标准;2010年至2014年总氮年均值在0.70~1.40mg/L之间,氨氮年均值在0.16~0.54mg/L之间,总磷年均值在0.07~0.24mg/L之间,明显高于Ⅳ类水质标准限值,且有进一步恶化趋势;化学需氧量2010~2014年年均值在139.6~247.3mg/L之间,明显高于Ⅳ类水质标准限值,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岱海水域中浮游动物有23属29种,鱼类有3目6科27种,两栖、爬行动物有2目4科5种,鸟类有14目33科58属91种,浮游藻类8门78属,水生植物有7属9种。1.2.2主要水生态环境问题(1)湖水位下降迅速,湖面面积萎缩严重。根据以往研究成果中岱海历史调查推断水位、三苏木水文站和坝底水文站历年观测水位资料及1986年实测水位~面积~库容曲线分析,在调查及实测的140年间,岱海主要有两次上升过程和两次下降过程:自19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现代小冰期结束,岱海地区降水增加,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进入第一个上升期,1875年~1879年连续5年大旱,岱海湖面面积萎缩严重;其后岱海进入湖面扩张期,湖面面积增至140km2左右;此后到30年代初为第一个下降期,湖面急剧萎缩,水位急剧下降,到1929年湖面面积仅剩80km2左右;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为第二个上升期,1934年~1935年连续大涝,湖面面积急剧扩张,40年代和50年代中期,西岸的河洞子、五号地、四块地、六甲地等先后被淹,反映湖面的进一步扩张,至60年初期湖面积最大达182.46km2,至70年代初期湖面面积一直维持在150km2以上;自1973年开始,岱海水位又进入一个持续下降的时期,至今仅有3次短暂微幅回升,至2014年湖面面积最低达62.12km2。岱海水位下降最快的时段为本世纪近10年,年均下降0.395m,相应湖面面积年均萎缩2.66km2,蓄水量年均减少2942万m3;受岱海湖盆形状影响,湖面面积萎缩及蓄水量减少速度最快时段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湖面面积年均萎缩3.48km2,蓄水量年均减少3098万m3,相应湖水位年均下降0.296m。岱海水文特征详见表1-2和图1-1。乌兰察布市岱海水生态保护规划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5·岱海水文特征变化统计成果表1-2时段湖水位湖面面积蓄水量平均(m)升降速度(m/a)平均(km2)增减速度(km2/a)平均(亿m3)增减速度(万m3/a)1955年至1964年1224.790.093160.932.9012.1415171965年至1974年1224.87-0.097163.30-3.0112.27-15791975年至1984年1224.11-0.073140.92-1.3511.07-10041985年至1994年1222.18-0.269113.75-3.488.62-30981995年至2004年1220.42-0.05891.57-0.706.82-5292005年至2014年1218.30-0.39573.78-2.665.10-2942多年平均1222.44117.218.92历年最大1225.42182.4613.27历年最小1216.2862.123.68图1-1岱海历年湖水位及湖面面积变化示意乌兰察布市岱海水生态保护规划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6·(2)湖水咸化现象普遍,热污染严重。岱海湖蒸发量大,入湖水量减少,水位下降,蓄水量减少,使湖水矿化度越来越高。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岱海湖水年平均矿化度不断上升,从1962年的2250mg/L上升到2009年的4747mg/L,年均上升53mg/L。岱海1959年至2014年、1959年至2005年和2006年至2014年4月至11月多年平均水温分别为12.1℃、12.0℃和12.8℃。岱海电厂一期工程自2006年投产,该工程为贯流式机组,以岱海作为直流冷却池,
本文标题:岱海水生态保护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97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