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南湾下李朗小学李神章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课标》的精神和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从导入到实践活动整个环节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而且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动手、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跳跃,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达到教学的目的,在课堂中做人文数学。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之《小明的一天》。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和半时。2、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尊重时间的良好习惯。重难点:掌握认识整时和半时的方法。教具准备:钟面模型、实物钟表、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课件引入播放课件,点击“声音”按钮。师:同学们,村庄里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你现在听到了什么啊?生:有鸡叫声。师:鸡为什么会在天亮的时候叫啊?你们知道吗?生:因为鸡天亮的时候就会报时,它报时的方法就是用它的叫声。继续播放课件,听到“闹钟声”。师:现在我们又听到什么声音?生:闹钟声。师:对!是闹钟的声音,小明的闹钟响起了,我们一起来看下《小明的一天》。[本环节我利用课件出示乡村清晨美丽的画面,听到的“鸡鸣”和“闹钟声”,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和亲切感。营造了一个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情境并引入课题《小明的一天》。]二、认识钟面的构成1、自主探究师:非常漂亮是吗?我们每个人的脸上因为有了眼睛、鼻子、嘴巴而漂亮。那漂亮的钟面上又有些什么呢?请小朋友拿出钟面模型仔细观察。学生观察后反馈。三、认识时间(整时、半时)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钟这张脸,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位朋友,他的名字叫小明。小明是一位学习认真,积极锻炼的好孩子,他可懂的安排好自己一天的时间,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下小明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播放课件)师:你能说说小明什么时候在干什么吗?会说的教其他小朋友说。2、比较、归纳。师:现在老师把6个钟面都请出来。(课件出示)师:你能按照钟面上所给的时间给他们分分类吗?(1)、学习整时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比较一下这几个时钟分针什么相同,时针有什么不同,从这些发现中你知道了什么秘密。小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2)学习半时请你仔细观察,比较这几个时钟的分针和时针,你有什么发现。小结: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两个数之间,就是几时半。[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一已具备了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会认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其他学生认,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四、“轻松一刻”课件播放SNOOPY动画。[在教学完知识后,我安排了“轻松一刻”的环节,让学生看一小段的动画后再继续学习,可以使学生心情放松,能更好的完成之后的练习。]五、应用知识,巩固练习1、看一看,说一说。(课件出示,并由学生的回答填充小明的一天的作息时间表)2、游戏“开火车”。(课件出示,每开一次时钟显示不同的整点或半点,请学生说一说各是什么时候)3、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间,向同桌说一说平时自己在这个时间会干些什么?4、“课外小调查”。(课件出示图,题目属于教学中课后一练习,安排在学生课后回家练习。)[练习的设计针对性强,层层深入,最后让学生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间,并说说自己在这个时间会干什么。能训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生活,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亲切感。]六、小结1、今天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你学习完今天的课后,回去给自己定一个作息时间表好吗?课题:小明的一天(作者:慈艳)教学内容: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90-91页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和半时。2、在情境中,逐步培养和渗透珍惜时间的观念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倾听的能力,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看钟表,发现整时与半时表针的规律并会认读整时半时的时间2、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教具准备:钟表、学生的钟表模型教学过程:1、引入:把准备的小闹钟的时间调好,上课起立后班里十分安静,这个时候传来了小闹钟的声音!老师很惊讶的问:“什么声音,”顺着声音寻找到原来是个小闹钟。2、认识钟面感悟钟表的作用小闹钟说话了,(录音)孩子们你们好,我是小闹钟,你们知道我的作用吗?有谁认识我呢?如果你们能告诉我,我的脸是什么样子,说出我是做什么用的,我就可以出来见你们了,我会跑到你们的小组和你们一起学习的。师:小闹钟说了什么?你能说说说吗?师:先说说他的脸长的是什么样子的?(介绍12个数字,分针、时针)师:小闹钟是做什么用的?(引导到时间上来)生:自由发言,挖掘学生的愿有的认知资源设计意图:通过无意注意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孩子感受到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与钟表有关系,用闹钟的话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倾听闹钟的话,并且通过回答闹钟的问题,引发学生对原有的认知内容进行深层的思考和回忆。3、认识钟表师:听了你们的描述,小闹钟还真的很满意,听听他怎么说的小闹钟的录音:孩子们你们都认识我,平时还经常见到我,看来你们的时间观念还很强,我真的好高兴啊!我喜欢珍惜时间的小学生,也喜欢遵守时间小学生。我看到了小明的一天,他是个遵守时间的小学生,介绍给大家看看,你能说出小明的一天的时间安排吗?师:小闹钟的问题还不少,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如果你都认对了,(拿出一个小闹钟)他就走进你们的小组和你们一起进行下面的学习了。大屏幕投影出示小明的一天的情境图。师:你先静静的看一看,小明在什么时间都做了什么事情呢?生:先给一分钟的思考时间,自己先默默的说一说,思考后两人小组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进行交流。师:谁来说说,你看到了小明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情?(在学生汇报中抓住认识时间的问题)生:再在大组中进行时间认识的交流。并且进行汇报整时和半时的认识师:看样子,你们都认识了钟表,小闹钟高兴极了,他要走到各个小组中看一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了他。发给各个小组一个小闹钟小闹钟的录音:每天晚上七点半的时候,我家的小主人都在认真的看书,你能在我的脸上把我家小主人看书的时间拨出来吗?师:在小组中先说一说,时针和分针的位置,然后操作者把大家说的,在钟面上拨一拨,其他同学注意协助并且检查。小闹钟的录音:我们家的小主人每天九点钟就准时睡觉了,你能在我的脸上把九点拨出来吗?生:同上小闹钟的录音:我家的小主人是个特别珍惜时间的小学生,他和我是亲密的伙伴,每天都按时间做事情,从不浪费时间。所以每天我都陪伴在他的身边,提醒他做好自己的事情。你如果真的认识了我,并且也能珍惜时间的话,不但你的小闹钟和你是好朋友,你的朋友也会越来越多的!今天我已经和大家是朋友了,你今天有什么想法要告诉我吗?都来说说吧!师:你们来说说吧,小闹钟很想听到你们今天的收获,他会和他的小主人说说他今天看到的中关村四小一(5)班的同学是怎样认识他,并且和他交朋友的!作业:画出你的作息时间表教学过程:一、游戏铺垫巧设伏笔1、师:这里有一个魔术袋,你们想知道这里面装的究竟是什么?生:想。师:好,大家认真听,仔细想:它有三条腿,白天、黑夜不停地奔跑,还会发出嘀哒嘀哒的声音提醒你,早睡早起养成良好习惯。学生猜出后,师拿出一个实物钟,现在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认识钟表)2、谁来说说时钟长着什么样子?请小朋友拿出钟面模型(每组一个),小组观察交流。小组汇报:(可能有下面几种答案)钟面上有数字1、2、3、4、5、6、7、8、9、10、11、12。钟表上还有小格、还有两根针一是较短较粗走得较慢的时针、二是又长又细走得又快的分针。……二、谈话激趣,引入新知1、师:你们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吗?生:可以用来看时间。师:嘀哒,嘀哒,时间过得快,不知不觉一天很快就过去,现在,老师有个提议:我们去看一看小明他一天是怎么过的,好吗?(师出示挂图)2、你能说出图中小明什么时间在干什么?(独立观察、同桌交流,个别汇报)3、小明把时间安排得很合理,谁能说说你自己一天怎么过的?(学生畅所欲言)师:如果我们学会看钟表,也能像小明一样合理安排学习、生活时间,有规律的进行学习、生活,那该多好啊!4、课间活动:师生一起唱《时间像小马车》,边唱边打拍子。5、小朋友已认识钟面了,那你们会看时间吗?(演示实物钟)谁能说出这个钟面所指的时刻是几时?(小组互相学习、交流、探究。教师巡视、辅导。最后让学生自己来说。)6、师生交流小结:整点时分针总是指着12,时针向几就是几时,比如说,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就是3时。半点时分针总是指向6,比如说,2时半,就是分针指6,时针指向2和3中间。7、学生动手拨钟认识时间,然后上台展示大家看,并说说拨钟后的时间。三、应用新知,巩固发展。1、动动手。做练习第二题。同桌互相检查。2、比赛:做“时间小能手”几个同学在台即兴表演(起床、刷牙等),台下同学拨出合理的时间。评出一名优秀的“时间小能手”。师:同学们真行,演得好,学得好。一天是很容易过去的,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准确地掌握时间。按时起床,按时上学,珍惜时间,当时间的小主人。3、动动脑。师:小朋友,我们学了这一课,懂得如何合安排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那么你怎样安排这个星期六呢?边说计划边拨出当时的时间。同桌先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让同学们来评一评合不合理。并说说理由。4、总结。①今天你学会了什么?②你还有什么问题要请教大家或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学生独立思考,个别回答)5、小调查。师:小朋友,老师知道你们平时最爱画太阳了,而且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太阳,那么有谁知道太阳刚升起时,大约是几时?刚落下,大约是几时?(不知道的,回去可以调查)点评:1、新课程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本设计采用学生所喜爱的《猜谜语》游戏导入,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从而达到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学习氛围。2、本设计结合学生原来的生活经验,在学生独立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渗透了思想教育,教会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地安排时间,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3、本设计注重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做“时间小能手”“动动脑”等形式,为枯燥的数学知识注入活力,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平等地交流各自的数学理解,并通过相互合作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半点。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教材分析〗本节课“小明的一天”,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小明一天的活动:早上6时起床→7时半上学→8时上课→12时吃午饭→下午4时踢球→晚上8时半睡觉。这一内容在设计上有3个特点:第一,提供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第二,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学会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发展学生的数感;第三,适时地渗透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如按时起床、早睡早起等。本内容的选取既关注了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时间对于他们的重要性,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本节课在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因此在教学时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结
本文标题:数学一年级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261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