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政治/理论 > 政治选择真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目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2.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原因在于(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B、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相融性C、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E、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4.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表现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C、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7.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的一脉相承性主要体现在,二者具有共同的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B、革命和建设的根本任务C、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0.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下列毛泽东的科学著作中,写于这个时期的有C、《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1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作出系统概括和阐述的党的文献有B、刘少奇在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2.1930年5月,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B、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思想14.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D、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15.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6.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邓小平理论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C、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E、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17.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视察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论断,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A、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D、先进文化的前进方E、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2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D、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2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A、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统筹兼顾23.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ABCDA、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B、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C、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D、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24.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ABDA、具体的、现实的人B、广大的人民群众D、社会全体成员25.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C、统筹兼顾26.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27.延安时期,毛泽东写下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主要是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D、教条主义28.“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用这副对联形象地讽刺了A、主观主义的学风29.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30.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1.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学风问题上曾经反对过的主要错误倾向是B、经验主义C、教条主义3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C、实事求是33.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A、体现时代性B、把握规律性C、富于创造性3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在各项创新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是D、理论创新35.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36.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再加上土地广大,其结果C、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37.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是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3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A、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39.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A、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40.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一篇重要文章中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A、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41.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著作是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42.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43.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的主要原因D、没有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44.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决定因素,是它天生的A、软弱性46.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B、革命领导权不同47.“统帅革命的资本主义,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观点的错误实质在于C、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48.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要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ACA、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C、对同盟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予政治教育5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规定了ABCA、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B、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中国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53.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从此中国革命有了B、科学的指导思想C、坚强的领导力量D、崭新的奋斗目标54.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55.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D、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E、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56.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内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其中错误的有A、“毕其功于一役”B、二次革命论C、“无间断革命”57.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建立的国家体制是C、工农民主专政的共和国5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59.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的土地改革必须注意的基本原则是B、满足贫农和雇农要求D、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60.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C、保存富农经济61.1948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下列选项中对这一总路线所含内容理解正确的有A、按照平分土地的原则,满足贫雇农的要求B、团结中农,允许中农保有比他人略多的土地D、实行耕者有其田,将土地的所有权分配给农民62.关于民主革命时期富农身份的界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A、剥削雇农的剩余劳动,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B、既是劳动者,又是剥削者D、对雇农的剥削带有浓厚的半封建性63.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64.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其中“民族的B、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C、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65邓小平指出:“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毛泽东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道路的根据是A、中国内无民主制度,外无民族独立B、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C、中国革命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农村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D、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66.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条件ADEA、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D、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E、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67.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与发展的主观条件DE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E、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确68.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69.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极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70.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特点是A、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敌人的强大C、人民军队的弱小D、共产党的领导E、土地革命的开展71.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有B、统一战线C、武装斗争E、党的建设72.革命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认为正确地理解了这些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这些基本问题是B、统一战线问题C、武装斗争问题E、党的建设问题73.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两头”是指A、无产阶级C、地主大资产阶级7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所建立的统一战线A、国民革命联合战线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7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着两个联盟。其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B、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76.1927年9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是A、党指挥枪77.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段话所反映的思想观点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78.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所说的“伟大的工程”是指C、建设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7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的特殊困难是ABCDA、党的理论长时期准备不B、中国社会封建思想的影响C、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革命者大量入党,使党处于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D、共产国际在一段时期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80.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的党的优良作风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B、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D、自我批评的作风81.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的基本特点是C、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建立或被迫分裂革命的民族统一战线D、主要的革命形式是武装斗争8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B、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D、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本文标题:政治选择真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82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