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课程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与案例分1
新课程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试卷及答案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新课程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提纲(一)五、案例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教学案例:(师)准备一条拔河绳,一上课,就请班上一个力气最大的男生与三个普通的女生在教室里表演拔河比赛,……(问)为什么女生能胜?——学生答:人多力量大。(师)再请六个普通的男生分两组对抗拔河赛后,……(问)同样多的人,为何有胜有输?——学生分别答:配合的好坏、心齐与否、组织的好坏……。(讲)我们有时把心不齐、组织不好、配合也不好……的一伙人称为“乌合之众”;而把心齐、组织好、配合也好的团体称为?——学生(齐)答:集体!……试分析:此案例体现了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思路?有何利弊?2、教学案例:在悦耳的背景音乐《青春舞曲》中,同学们陷入了沉思:我们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青春时光?不久,有的开始奋笔疾书,看着他们自信的面容,我为我的精心设计感到自豪。第一个学生要求发言,谈了自己的青春理想,我及时地予以肯定。接着,更多的学生站起来谈了自己的想法,气氛变得很活跃。这时,我注意到第一排的一个女生,她悄悄地举了一下手,但很快又放下了,随后和自己的同桌小声地说了句什么。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知道她一定有自己想说的话。我走到她旁边,诚恳地做了请的姿势。“老师,你总在让我们说我们的想法,为什么您不讲一讲您自己的青春经历呢?”分析:如果你碰到类似案例中所描述的情况,你该如何处理为妥?复习提纲(二)一、名词解释:(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性质2、思想品德课基本教学环节3、教学目标的整体性4、思想品德课程标准5、《思想品德》课程总目标6、思想品德课程资源二、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为什么说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决定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2、思想品德课与《历史与社会》等其他社会课有何区别?3、如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讨论课的效率?4、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三、辨别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中,“课程标准”决定一切。2、思想品德课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越多,教学就越具有实效性。四、观点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学生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客观依据。2、“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五、案例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教学案例:(师)上课前一分钟,先请一学生在讲台上玩电子游戏(大屏幕展示全班学生看),游戏结束时上课铃声已约过一分钟。(师)不顾上课铃声,再请一学生上讲台继续玩,两分钟后游戏结束。(连续问全班学生)继续玩好吗?整个上午就玩下去好吗?如果不够刺激,玩输的出钱给玩赢的好吗?(若已有学生说“不好”时,再问)为什么不好?玩电子游戏不好吗?……(学生发言)……。(讲)对,有些游戏本身就是“不良诱惑”,如赌博;有些游戏本身并非不好,但人们玩过了头,也成了“不良诱惑”。生活中后一种“熟视无睹”的“不良诱惑”就更多了。(问)请同学们说一说,还有哪些(自己有过的)类似的“不良诱惑”?……(学生发言)……。(问)这些看似无碍的现象有何害处?……(学生发言)……。(问)怎么办?……(学生发言)……。(板书)……(学生讲一条拒绝不良诱惑的办法,教师写一条)……。(边讲边书)……(把学生讲的多种办法用精练的词汇概括为3至4条)——1、避开诱因法;2、……;3、……;4、……。(小结)……。分析:这堂课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体现了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哪些原则?2、教学案例:在《我与青春有个约会》教学中教师设计的一个环节叫“青春调色板”,要求学生用一种颜色描绘自己所理解的青春。以下是学生的一些描述:生A:青春是红色的,青春热情如火,朝气蓬勃。引用费翔的一句歌词:我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燃烧了我。生B:青春是蓝色的,青春放飞理想,犹如放飞蓝天的白鸽。我们拥有太多的蓝色的梦。生C:青春是绿色的,绿色是生命的本色,她象征着青春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孕育着勃勃生机。生D:青春是白色的,它是那样洁白无暇,犹如一张白纸任由我们在上面描绘一幅幅人生的蓝图。分析:请你也续写两条。复习提纲(三)一、名词解释:(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2、思想品德课程基础性目标3、思想品德课的综合性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5、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6、校内课程资源二、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思想品德课与中学其他文化课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将初中“思想政治课”改名为“思想品德课”有何意义?3、简述课堂教学中组织课堂辩论的作用。4、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有什么意义?三、辨别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实现道德“认知达成”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2、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四、观点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有活力的思想品德课一定是能给学生创设思维机会的课。2、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五、案例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教学案例:在学习《做情绪的主人》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要求学生设计一幅能反映情绪变化主题的漫画,并给漫画取个恰当的题目、编一个故事。故事要能说清主人公情绪变化的原因,并为他出出主意,帮助他摆脱不良情绪。分析:你认为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合理吗?为什么?2、教学案例:这是一节《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教学片段:一群头戴稻谷、小草、小鸟、蛇、鼠、昆虫、鹰、青蛙、狮子、羚羊、狼和人等画像的学生正快乐地做着游戏,老师也乐在其中。一团红线球在他们的手中传来传去,根据他们自己的理解编织着一张“生命网”,当这一条条的“生命网线”举过他们头顶的时候,学生们已经感悟到:大千世界,每一个生命只是这其中的一个“结”,生命与生命是息息相关,环环相扣的,而当其中的某一个结消失的时候,“小草枯萎了”、“小鸟死去了”、“狮子也没法活了”……慢慢地,整张网就坍塌了……。分析:安排这一游戏活动的作用?组织课堂游戏活动应注意哪些问题?参考答案(一)一、名词解释:1、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是一个从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出发,依据课程标准要求,遵循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认识规律,预设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确定教学步骤的过程。2、《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是加强对初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教育的德育课程。3、国情教育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基本国策,以增强对国家、社会和民族的责任意识,努力肩负起历史使命。4、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教学活动和结果要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大体说来具有指导教学策略的运用、指引学生学习和指导测量与评价三大功能。5、思想品德课启发教学原则: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根源于其“内省”,“灌输”则是其必要的外在条件,但它是一种适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素质的循循善诱,是对学生思想活动以至觉悟的启迪和激发。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应遵循这一适应学生学习心理的教学原则。6、课程资源就是与课程相关的一切资源。具体的说是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教学活动资源。二、简答题:1、在中学教育中,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关系?答:中学德育工作包括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形式,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则是中学“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和“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2、《思想品德》新课程的特点是什么?答: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3、简述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的几种方法。答:(1)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挂图、图片、漫画、实物、录音、录像、投影等手段,创设一些可知可感、有声有色的直观情景。(2)模拟表演创设情景。通过小品表演、角色扮演等形式,学生或师生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等,演示一定的道德行为情节,创设特定的道德情景,体现道德观点。(3)组织短小精悍的游戏、竞赛活动等,创设有一定刺激性的情景,等。4、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教学技巧与心理辅导技术?答:由于思想品德课中包含大量的心育要求与内容。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教学技巧与心理辅导技术,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通过自学、接受继续教育等途径,进一步系统学习心理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努力使自己具备对事物的认识能力、知识摄取能力、心理调控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技术运用能力、拓展创新能力等。尝试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渗透到自己日常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之中。在教育实践中,学会一般的观察、调查研究方法,及时发现学生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学习运用谈心、咨询等方法解决学生常见的轻度心理问题;适当组织开展一些心理训练活动,开设一般心理问题的辅导讲座以及心理辅导课等。三、辨别题:1、教学手段的使用应该为教学方法的实施服务。答:正确。手段永远都是为目的服务的。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就需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而不是相反。不论教学手段本身是否“先进、现代”,只有适合教学方法的教学手段才是有效的、正确的。2、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中,教师的能力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答:正确的。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一部分。一堂好的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离不开好的课程资源作为支撑。能力强的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能对现有的课程资源做出恰当的取舍,并能结合要求对课程资源进行相应的开发和组合。所以说教师的能力的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四、观点论述题:(要点)1、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答: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这正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中学教育、教学的规律、思想品德课的性质,以及中学生的心理、思维特点等,决定了在中学众多的德育工作形式中,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答:“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意味着学生新的思路的开辟,体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觉悟的目的。五、案例分析题:(要点)1、试分析:此案例体现了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思路?有何利弊?答:体现了遵循认识规律的教学设计策略。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出发,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理性认识。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直接体验,也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但教师在引导、归纳学生分析时要有耐心,和急中生智的技巧,否则易走样。2、分析:如果你碰到类似案例中所描述的情况,你该如何处理为妥?答:(1)放下老师的架子,乐于听取学生的不同见解,平等地参与讨论。要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与见解。(2)直面学生的疑难问题。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与思维,有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有自己的疑惑和迷惘。如果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无视学生的精神需求,只是一味地进行空洞的说教,甚至于回避问题,就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3)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发表自我见解的机会与民主、平等、和谐的心理氛围。(二)一、名词解释:1、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性质: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在教学计划、内容、方法和教学评价上与中学的其他课程有许多相似或相近之处,但作为主要承担德育任务的课程来说,其设置和功能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程,它是中学德育的专门课程。2、思想品德课的基本教学环节,不拘一格。根据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认识规律,一般可以包括激发兴趣、引导思考、精确认知、启迪觉悟等
本文标题:新课程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与案例分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976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