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政治必修四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1政治必修四第一、二单元测试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1.在第二届中西语言哲学高层论坛活动中,有专家指出,语言学的每次发展都以哲学作为推动力,语言学研究不应局限于“纯语言”研究模式,语言学家应坚持走与哲学紧密结合的道路。专家观点表明()A.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着哲学的发展B.哲学对具体科学发展具有指导作用C.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与总结D.哲学与具体科学研究遵循共同的规律【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哲学对语言学发展的作用,“语言学家应坚持走与哲学紧密结合的道路”体现了哲学对具体科学发展的指导作用,故选B。选项AC说法虽然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故排除。选项D说法错误,答案选B。2.东汉思想家王充对当时散布虚妄迷信的谶纬之学、虚论惑众的经学之风,给予了严厉的批判。他提出“疾虚妄”、“重效验”,主张认识必须以事实为对象,同时以效验来证明,做到“订其真伪,辩其虚实”。王充的观点蕴含的哲理有()①主观体验需符合客观事实②虚实由经验来判断③认识起点基于经学事理④检验真伪需实践作标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疾虚妄”说明主观体验需符合客观事实,“重效验”说明检验真伪需实践作标准,①④切2题,②③观点错误,答案选B。3.直到法国大革命后期,路易十六读了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和卢梭的书后叹息道:“伏尔泰、卢梭灭亡了法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A.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B.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C.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D.哲学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答案】B【解析】从题中路易十六叹息:“伏尔泰、卢梭灭亡了法国!”可以反映出哲学在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先导作用,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排除A,真正的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指导作用。故C项错误,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错误,故选B考点:哲学的指导作用4.2013年3月1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在大型强子对撞机里发现的新粒子确系希格斯玻色子;4月3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探测到多余的正电子;11月21日,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首次发现了源自太阳系外的超高能中微子。这些科学发现共同佐证了()①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②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③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④科学实验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C【解析】通过科学实验获得了一系列的新认识,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故题肢①正确;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真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故排除;题肢③说法正确;题肢④错误,应该是实践。答案选C。35.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中科院院士、政协委员姚檀栋当着总书记的面背诵几句被大家调侃的《沁园春·霾》,“北国风光,千里雾霾,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现场发出一片笑声。《沁园春·霾》形象地描绘了北京的空气状况。这说明()①意识是人的主观想象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③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④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没有客观存在,也就没有意识,①说法错误。题干不涉及意识的产生方面的内容,故排除③。②④切题,答案选C。6.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被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被列宁评价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这一评价说明,赫拉克利特()A.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辩证法思想结合在一起B.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地统一起来C.是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D.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因而是科学的【答案】A【解析】本题材料中“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被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的这一观点,否认世界是神或人创造的,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而且认为作为世界本原的“火”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说明了他的观点包含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综上所述,4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7.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这是因为()A.人能认识世界,但并不一定能正确认识世界B.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C.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D.客观世界是无限变化发展的,人们的实践也是发展的【答案】D【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真理。没有难度,只是对基础知识的再现。材料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客观世界是无限变化发展的,人们的实践也是发展的,D符合题意。8.长期以来,菠菜作为一种有营养的蔬菜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近年来科学家经过研究实验,发现菠菜的草酸含量较高,大量或长期食用易与体内钙元素结合形成草酸钙而不能被人体吸收,被排泄掉而造成人体钙质的大量流失。上述材料从哲学上反映出()①认识与实践之间始终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③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④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总是历史的、有条件的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B【解析】人们的最新研究,改变了“长期以来,菠菜作为一种有营养的蔬菜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的看法,说明了人们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故题肢②④是正确的;题肢①说法错误,实践与认识是对立统一的;题中③说法错误,故排除;答案选B。9.下列语句中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哲学寓意相近的是()A.若非一身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5D.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答案】D【解析】实干强调重视实践的作用。“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故选项D正确;选项A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故排除;选项B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故排除;选项C是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故答案选D。10.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这说明()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C.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答案】D【解析】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D符合题意。11.中国人练习毛笔字往往从“永”字开始,据说这个传统是从晋代王羲之开始的。他认为“永”字包含了汉字书写的八种基本笔法。写好了“永”字,就可以为写好其他汉字打好基础。从哲学角度表明()A.一个好的开头往往意味着成功了一半B.意识的作用不是消极的而是能动的C.人类的实践水平受认识发展程度的制约D.没有正确意识的指导就无法开展实践活动【答案】B【解析】12.嫦娥三号卫星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和巡视探测6器(即“玉兔号”,月球车)组成,将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获取月球内部的物质成分并进行分析。材料体现了()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③先进的工具是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材料中“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和巡视探测器组成,将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获取月球内部的物质成分并进行分析”说明了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同时体现了思维能正确的反映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故①②适合题意;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是错误的;④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13.近来,“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人们纷纷感慨时间易逝、岁月无情。这说明:()①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②事物的性质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变化③时间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人们对时间的感慨取决于主体的心理感受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C【解析】时间易逝、岁月无情,体现了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和时间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选C。②④说法错误,事物的性质不是无时无刻发生变化的,有其稳定性,人们对时间的感慨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④观点是唯心观点。14.由于受地球的不可入性和地震韵律的复杂性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以及人类对地震成因和地震发生7的规律还知之甚少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预测地震成为世界性的科学难题。这表明()①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③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具有反复性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材料中分析了预测地震难的原因是地球与地震的客观因素和人类自身的主观因素,表明了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具有反复性,有待进一步发展,①未体现,③④合题意;真理与认识有严格的限制,②表述错误;故选B项。15.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答案】C【解析】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ABD对二者关系的论述本身都错误。思想即世界观,行动,即在一定世界观下采取的方法、行为,思想决定行动,是因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C正确。16.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A.唯心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答案】B8【解析】该题考查朴素唯物主义,赫拉克利特认为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即火是世界的本原,属于朴素唯物主义,故A观点符合题意,B、C、D均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A。17.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12月3日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是因为()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是正确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反映时代的客观要求,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时代观念的变化发展④时代观念的反作用体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符合题意。哲学不能支配社会的发展,②说法错误。③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是由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④符合题意。18.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但是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而言,它又有静止的一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下列能够体现这一哲学道理的是()①航天员太空行走,飞船无明显位移②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③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④自古及今,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D【解析】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航天员太空行走,飞船无明显位移体现了飞船的绝对运动和相对于人的相对静止;③也符合题意;选D。②④仅仅强调9了绝对运动,而没有强调相对静止;不选。19.《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枪炮;《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A.意识活动缺乏主动创造性B.人们的意识无法预见未来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D.
本文标题:政治必修四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39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