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一、教学计划(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1.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2.专业代码:580201(二)对应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1.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2.专业代码:580201(三)招生对象与学制1.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力2.学制:全日制五年(四)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一般机械结构的设计能力,掌握机电产品的结构和原理,解决一般设计、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对生产线或机电产品进行维修、维护与管理能力;利用现代加工设备、加工方法,对机械零件进行加工、检测能力的生产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并能取得中、高级电工及钳工等职业资格证书。(五)人才培养规格或职业能力描述具备相当于大专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英语笔译基本能力,具有计算机操作基本技—2—能、CAD绘图、机械加工技术、电工基本操作技术,掌握数控编程与操作,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程序设计和操作等先进技术,并且获得一、两个机电一体化专业相应的中级工以上技能等级证书,能胜任机电一体化专业岗位的各项工作。1.基本知识要求(1)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机械工程基础理论知识。(3)掌握机电一体化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4)掌握机电设备应用与维修技术人员所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5)具有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设备管理、经营及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知识。2.基本素质要求(1)具有较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马列主义理论基础,政治敏锐力较强。(2)具有较强的文化素质修养善于协调人际关系。(3)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勇于克服困难。(4)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适应艰苦工作需要。(5)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不断进行创新。3.基本能力要求(1)具有对常用数字控制设备的使用调试、加工编程、养护维修的能力。(2)具有分析和排除数字控制设备一般故障的能力。(3)具有对一般的专用机械和工艺装备及其电控装置进行技术改造的能力。(4)具有对一般模具的基础设计与制造、安装、调试能力;掌握钳工、焊工及电工的基本操作技能。(5)具有计算机运用技术的初步能力。(6)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图形表达能力和阅读外文资料的能力。(六)课程结构框架工作任务课程设置职业能力—3—思想品德素质1、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2、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形势与政策5、毛、邓、三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懂得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人文素质1、体育2、就业与创业教育不断提高身体素质,造就健美的体魄;接受心理保健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不断提高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提高自身社会适应性;信息技术素质1、计算机基础2、英语3、语文4、数学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信息搜集、处理的能力;接受英语的学习,提高外文技术信息处理能力,有获取信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初步具备电气专业英语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文化基础1、机械制图及CAD2、工程力学3、机械制造基础4、机械设计基础5、模具设计与制造6、CAD/CAM应用7、液压与气动技术8、电气控制与PLC技术9、电工电子技术10、单片机11、机床夹具12、机电设备维修掌握本专业所必需机械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如:机械制图及CAD、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模具设计与制造、CAD/CAM应用等;掌握机电一体化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如:电工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单片机等;掌握机电设备应用与维修技术人员所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如机床夹具、机电设备维修等。应用技术素质1、钳工实训2、车工实训3、单片机实训4、PLC实训5、电工电子实训接受职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培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进行中高级电工、中级车工、中级钳工等培训。(七)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1.公共基础课(1)经济与政治教学要求: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4—义经济发展的规律,能够使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分析问题,为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打好经济理论基础。(2)法律与思想道德品德修养教学要求:讲授法律的基本常识,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掌握法律的基本常识以及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法,懂得如何遵守法、用好法。(3)就业与创业教育教学要求:掌握道德和职业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职业道德建设的关系、职业道德的宏观调控、职业道德的个人修养。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品质,使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前做好就业和创业的心理、知识和技能准备。(4)语文教学要求:加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商业应用文的教学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能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5)数学教学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熟练的基本运算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步提高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英语教学要求:五年制高职英语的基本内容,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训练。(7)体育教学要求:依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授课,增加形体训练内容,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体质。2.专业主干课程主干课程有: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电工技术、机械设计基础、CAD/CAM软件应用基础、课程设计、金工实训、AUTOCAD等。(1)机械制图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和绘制正轴测投影的基本方法、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注法、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的读图与测绘、装配图的识读及由装配—5—图拆画零件图等内容。教学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绘制(含零部件测绘)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的基本技能,了解国家有关的制图标准以及公差配合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2)机械制造基础基本内容:将“金属工艺学”、“工程材料及热处理”、“互换性原理及测量”、“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机制工艺”优化组合为“机械制造基础”。主要讲授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选择加工方法、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刀具、夹具、量具、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安排典型零件的工艺规程编制实训环节。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机械制造基础知识有比较系统和比较全面的了解,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3)电工技术基本内容:主要讲授交、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安全用电知识,讲授工业电子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今后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4)机械设计基础基本内容:由“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优化组合为“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部分重点讲授静力学、材料在拉、压、弯、扭、剪等典型变形下的力学性能及强度校核的基本知识。机械设计部分重点突出机构原理、运动分析,机械零件的结构要素、工艺要素、零件的强度概念等。安排中等复杂机械拆装、测绘等实训环节。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为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基础。(5)CAD/CAM软件应用基础基本内容:主要介绍CAD/CAM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使用工具软件的能力,掌握计算机辅助与制造的一般技能。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较强的绘图技能;学习贯彻制图国家标准技能;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6—(6)课程设计教学要求:每学期结束时,最后三个周要将理论课学习要写出相关报告总结,技能强化课的学习需完成一个项目制作,理论实践相结合,用以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7)电机拖动基本内容:主要介绍了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的结构特点和基本工作原理,着重分析了三相异步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的启动、制动、调速性能及相关的计算,简要介绍了单相异步电动机、同步电机和控制电机的结构特点和基本工作原理、电动机容量选择的基本知识及电机、变压器的使用与维护知识,并且还介绍了与基本理论相关的电机与拖动实验。教学要求:能使用常用的电子仪器;学会查阅手册,对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具有使用的基本知识;初步学会使用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和集成运放、集成稳压器、门电路、触发器、移位寄存器、计数器及七段译码器等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能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子线路进行实验;能准确读取数据、观察实验现象、绘制波形曲线;能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并写出整洁的、条理清楚的、内容完整的实验报告。(8)电气控制与PLC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电气控制与PLC基本应用项目(电动机长动、正反转、Y-Δ启动等控制环节)的接线、编程、操作调试及故障维修方面的技能,及其所涉及的技术理论知识;综合应用系统(机床、电梯、生产线等)的分析、编程、操作调试及故障维修等方面的技术及理论知识。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器元件的检测与选用,掌握电气线路的安装接线方法、步骤和技术要求,能分析并排除电气控制电路中的常见故障,能独立编制较复杂的PLC应用程序并能独立设计简单的PLC应用控制系统。课程内容设计上与维修电工的国家职业技能要求相融通,帮助学生获得中级或高级电工、维修电工技能证书。(八)教学时间安排及授课计划安排1.教学时间安排内容周数学年教学(含理实一体教学及专门化集中实训)复习考试机动假期全年周数一36221252—7—二37221253三36221252四37221253五36221252六七说明:上表仅供参考,视专业性质和特点,灵活安排。2.授课计划安排依据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行动领域,根据职业认识及成长规律递进原则,形成学习领域课程安排表课程类别序号课程名称总学时学分按学年、学期教学进程安排(教学周数/周学时)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第五学年1234567891020周20周20周20周20周20周20周20周20周20周公共基础课公共必修课1入学教育11周2军训22周3劳动课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8041*201*201*201*205体育320162*202*202*202*202*202*202*202*206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16082*202*202*202*207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6082*202*202*202*208英语560284*204*204*204*204*204*202*202*209语文400204*204*204*204*202*202*2010数学320164*204*204*204*20小计(占总课时比例…)24%公共选修课1计算机文化基础16082*202*202*202*202毛、邓、三8044*203形势与政策2011*204就业与创业教育40210学时1*2010学时小计(占总课时比例…)8%—8—课程类别序号课程名称总学时学分按学年、学期教学进程安排(教学周数/周学时)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第五学年1234567891020周20周20周20周20周20周20周20周20周20周专业技能课专业基础课1机械制图8044*202AutoCAD8044*203电工电子技术基础16084*204*204机械制造技术基础16084*204*205机械设计基础8044*206气动与液压技术6033*207PLC编程与应用技术6033*208UG软件应用技术基础12066*209微机原理及单片机8044*20小计(占总课时比例…)50%专业(技能)方向课1钳加工工艺及技术训练16084*204*202车(铣)加工工艺与技术训练16088*203电工电子技术训练8044*204社会实践324周5课程设计4小计(占总课时比例…)10%专业选修课1模具设计与制造44*202物理16084*204*203传感器与
本文标题: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813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