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汇编浅析近四年山东理综生物试题命题轨迹研究与备考策略
第1页共7页2012年全国高考模拟参考部分近四年山东理综生物试题命题轨迹研究与备考策略山东是首批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的四省区之一,2010年进行了第4次新课程高考,4年的自主命题,顺利地完成了向新课程高考的平稳过渡,在稳中求变,在变中逐步形成山东命题特色。现就近4年山东理综卷生物试题内在逻辑结构和命题轨迹予以分析,并就如何应对今后的新课程高考谈谈个人的建议。1近4年山东理综卷生物试题的命题轨迹1.1实现了高考的平稳过渡,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并逐步形成山东命题特色近4年高考的命题充分依据每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和山东省高考考试说明,4套试卷在考试内容、试卷结构和题型等方面均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继承了前些年全国理综卷的诸多特点,并逐步形成山东卷的特色。在内容上,既注重对细胞学、生理学、遗传学等经典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又加强对微生物的利用、酶的利用等生物技术实践和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胚胎工程等现代生物科技内容的考查;在能力要求上,将新课改所倡导的探究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查目标;在范围上,既有必修模块的学习内容,也有选修模块的专题内容。理综试卷满分240分,生物试题共计73分,占30.41%,基本与国家规定的生物学科所占学分比例相当,所占权重是山东实行理综测试以来最高的,有利于推动新课程改革。试卷包括第1卷的8个选择题计32分,第Ⅱ卷的两个必做非选择题计33分,还有两个选做非选择题,让考生只选做其中的一题,计8分。超量给题、限量选做,体现了新课程的选择性,满足了不同潜能考生的需求,有效解决了选修内容的教学与统一考试的矛盾。4套试卷都为考生设计第Ⅱ卷答题纸,让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实现规范性答题,有效考查了考生答题的规范性,也有利于提高阅卷效率和公平性。试卷难度适合山东经济、教育发展的实际,适合于山东考生的整体情况,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4年试卷既稳中有变,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又变中求新,逐步形成山东命题特色。1.2重视对考生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体现了生物学的科学性4套试卷都注重考查学科主干内容,全面到位地考查了学科能力,重视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深刻体现了生物学是科学课程。1.2.1注重考查基础,突出主干,体现新课程的基础性,又符合理综测试命题的总体要求。考查学科主干内容、尽量覆盖较多的学科知识一直是理综测试命题的努力方向。4套试卷的必做题都注重考查高中生物的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其中2010年卷必做题覆盖了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7个必考知识内容中的10个,3个必修模块分别占16分、26分、23分;2009年卷必做题覆盖了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7个必考知识内容中的14个,3个必修模块分别占23分、22分、20分;2008年卷必做题覆盖了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7个必考知识内容中的15个,3个必修模块分别占20分、23分、22分;2007年卷必做题覆盖了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7个必考知识内容中的11个,三个必修模块分别占26分、21分、18分。第2页共7页4套卷中每个必修模块所占分数比例与所占学分基本相当。试题设计以模块内知识综合为主,适当进行了模块间综合,2007年卷几乎没有明显的必修模块间的综合题,没能很好地考查模块间知识的内在联系,2008年、2009年、2010年试卷中必修模块间综合题分别占8分、23分、4分,4套试卷中模块间综合题所占的分值波动较大,笔者认为适量的模块间综合能更好地体现模块的综合性和开放性特点。试题设计以系统方法论为指导,精选模式生物进行系统考查,层次分明、逻辑性强,符合认知规律和科学史。2010年卷第26题以猴作为模式生物,从个体水平系统地考查了人体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及其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第27题以果蝇作为模式生物,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系统地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物的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本题渗透了对生物科学史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有利于激发考生对生命科学的浓厚兴趣。2009年第27题从个体水平、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研究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2008年卷第26题以番茄作为模式生物,从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从经典遗传问题到现代基因工程层层设问,遵循人类认识基因的历程。2007年卷第26题以小麦作为模式生物系统考查了育种方法。这类题目展示了科学过程与生物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考查了考生系统分析的科学研究方法,既有利于考生拿到基本分,又有较好的区分度,这是山东卷的特色之一。1.2.2注重考查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4套试卷注重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考查情况如表l所示。表1教材实验题教材实验变式题新情景类实验题分值比例(占必修)设计实验结果预测分析结论2010年27⑶27⑶7、262538.3%2009年26⑷27⑶42132.3%27⑵2008年12、682640%26⑶、⑷2007年142132.3%26⑸、27⑶从实验内容看,一是重视了对教材中实验的考查,如2007年卷第1题考查了植物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时间长短和染色体的有关变化;二是注重对教材中实验的变式考查,如2009年第26(4)题是对教材中“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变式考查;2009年第27(3)题是对教材中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变式考查,这类试题不仅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还有效考查了考生的迁移能力;三是提供新实验情景让考生设计实验思路(方案)、写出实验步骤并进行预测和结果分析。如2010年第27(3)题的题干中设定“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的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探究是否发生隐性致死突变并进行结果预测;2009年第27(2)题的题干通过表格给出“CGG重复次数、F基因表达和某遗传病症状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表象上看,数据较多,但仔细对比分析表格中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就能正确做答;2008年第26(4)题的题干中设定“假设A基因通过控制赤霉素的合成来控制番茄的株高”的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是否成立,这类题目依托新情景,在综合考查了考生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同时,还考查了考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体现了试题能力价值的多元性,是山东的亮点之一。第3页共7页重视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将有力促进实验器材的配备、管理和使用,真正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保改、考改合一”的目的。1.2.3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新情景题也叫背景材料题,是近4年山东卷的主要题型之一,体现了新课程的时代性。按试题提供信息的形式,可分为文字类信息题、表格类信息题和图解类信息题,如表2所示。表2文字类信息题表格类信息题图解类信息题分值比例(占必修)2010年7、26⑴、27⑴、⑶3、6、82742.5%2009年1、2、4、5、727⑵3、6、8、26⑶、27⑴4569.2%2008年1、4、6、8、26⑶、⑷2、7、27⑴-⑶4366.2%2007年4、727⑴、⑶2、8、26⑴-⑷4366.2%考生解答这类题目时,必须认真阅读分析题干,提取、加工处理并运用信息才能解决题目所设问的问题。如考生做2010年第27(1)题时,必须从题干中提取“两对性状的果蝇杂交,Fi全为灰体长翅,用F1雄果蝇进行杂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黑体残翅198只,且比例为1:1”才能正确解答这类题目,此题深入考查了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很好地考查了考生获取与处理信息、迁移、图文转换和生物学表达等能力。2010年卷第4题和第8题,2009年卷第6题、7题和26(3)题,2008年卷第27(1)题,2007年第4题、8题和第27(1)题借助坐标曲线图给予变量之间的关系,解题时必须仔细审题,明确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分析曲线的含义和走势,才能正确做答。2007年卷第27(3)题通过表格给出“细胞增殖代数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考生只有认真分析表格,发现端粒酶具有活性会导致细胞癌变,才能正确设计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这类题目很好地考查了考生图、文、表转换能力。2007年-2009年的3套试题中新情境题所占比例较高且相当,但答案没有超出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有效克服了题海战术、猜题押题等不良备考策略,有效解决了课程标准下教学的多样性与高考的统一性之间的矛盾,但客观上导致高考能力考查的偏颇,也导致部分教师在指导考生复习时一味求新,忽视基础知识。10年卷中新情境题所占比例较前3年大为减少,更加注重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法则(规律)、理论和模型等知识的考查,这是注重基础、回归基础、正本清源的具体体现,但遗憾的是2010年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的,给考生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有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这是2010年山东卷美中不足之处。1.2.4命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了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近4年命题体现了新课程的“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基本理念,考查了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渗透了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如表3所示。表3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生产关注科技分值比例(占总分)2010年26⑵-⑷627⑶4257.53%834、352009年5、27⑴4、6、2627⑵4561.64%34、35第4页共7页2008年263、4、6、27⑷4460.27%352007年27264156.16%34、352010年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生态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这类题目考查了考生对生物柴油生产流程和试管牛培育过程的分析能力,而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学、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使考查目标真正达到了三维,有利于深化新课程改革。1.3选做题的命制更加体现新课程的选择性和选择的公平性4套试卷的选做题都是8分,所考查的内容和能力如表4所示。表4年份题号考查内容考查能力201034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种特定成分,微生物的培养,微生物数量的测定,应用固相化酶,PCR技术的应用1、2、335胚胎工程、基因工程1、2、3200934植物细胞培养,菌落特征,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种特定成分1、235基因工程的原理、技术及应用,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1、2200834抗菌蛋白的分离、细菌的培养与利用1、235基因工程的原理、技术及应用,植物组织培养1、2200734酵母菌的分离与培养,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乙醇,应用固相化酶1、3、435基因工程的原理、技术及应用,核移植1、3、4(注:近4年山东卷考试说明将所要考查的能力,2007年界定为:1理解能力;2实验与探究能力;3获取信息的能力;4综合运用能力。2008年和2009年调整为:1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2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3实验与探究能力。2010年又调整为:1理解能力;2获取信息的能力;3综合运用能力;4实验与探究能力。)4套试卷选做题的题型几乎都是填空题,每空都是1分,答案比较惟一,所提供的参考答案的字数相近、长度相当,评分误差小。题干情景新颖,材料主要来源于生产、科技实际。试题设问之间基本上是并列关系,如2010年卷的第34题;也有的设问之间是递进关系,如2007年第34(1)、(2)、(3)题间关系密切,如果答不上(1),(2)和(3)肯定就答不上。所考查内容是选修模块的主干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要求,都在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之中;2009年卷第34题和35题及2010年卷
本文标题:汇编浅析近四年山东理综生物试题命题轨迹研究与备考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83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