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复习题(三套含答案)
第一套一、选择题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A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B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C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2、十六大所确定的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A邓小平理论B毛泽东思想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科学发展观第一次提出是在党的()上。A十六届三中全会B十六大C十五大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5、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A政权问题B军队问题C分清敌友问题6、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A革命对象不同B革命手段不同C革命领导阶级不同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A土地革命B武装斗争C根据地建设7、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是A民族资产阶级B小资产阶级C无产阶级8、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C过渡时期9、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农民和富农的矛盾C农民和地主的矛盾10、建国初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的经济是A国营经济B个体经济C资本主义经济11、总路线确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步骤和方式是A先搞工业化建设B先搞农村机械化建设C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12、建国初我国国营经济最主要的来源是A没收的官僚资本B赎买的民族资本C建立的合作经济1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A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的确立B个别行业的公私合营的建立C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普及14、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A能否消除剥削现象B能否实现社会公正C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5、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A共同富裕B按劳分配C生产力发展迅速二、简答题1、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有何重大意义2、简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哪些新的内容和特点?三、论述题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2、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3、试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第二套一、选择题1、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是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A党的建设B人民军队C土地革命2、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在A1987年党的十三大B1992年的南方谈话C1992年党的十四53、____年,中共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A1952B1950C19544、深化分配体制改革,涉及到()A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B调整和规范个人间的分配关系C调整和规范企业间的分配关系5、陈云在八大提出了()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B两参一改三结合C一平二调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于:A1949年B1954年C1956年7、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表述是: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基础B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依据C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现实条件8、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要求:A德育为先B智育优先C体育优先9、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作出系统总结的是:A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B生态环境伦理C八荣八耻10、2005年4月,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率团访问大陆,开展两岸政党交流与对话A连战B马英九C宋楚瑜11、中国外交政策的崇高目标是: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C实现人类的解放12、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人权的保护责任,主要还是由()来承担的A大国B主权国家的政府C国际组织13、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国坚持的外交工作布局是:A大国是首要,周边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B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C大国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首要,周边是基础,多边是舞台14、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是______.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C坚持从严治党15、()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A依法治国B依德治国C依人治国16、加强()建设,要努力探索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A制度.B思想C政治二、简答题1、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解决好哪几方面的问题?2、如何认识新社会阶层的性质和地位?3、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4、简述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三、论述题1、试述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及中国在未来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的作用2、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3、如何理解创新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第三套一、选择题1、1941年5月,毛泽东在_________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A《实践论》B《矛盾论》C《改造我们的学习》22、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大家是否赞成B“三个有利于”C生活富裕73、党的()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A十三大B十四大C十五大74、在全面改革中,()改革是重点A经济体制B政治体制C教育体制7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改革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C建立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86、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经济上的区别之一是()A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B是运用计划还是运用市场来配置资源C所有制及所决定的分配制度不同87、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正确表述是:A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首先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中国共产党,不断强化党的领导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增加警察和监狱,严惩违法犯罪分子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充分履行国家政权的专政职能98、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社会主义10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者都属于建设()这个大范畴。A建设共产主义B现代化社会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10、1983年6月,()的提出,使“一国两制”的构想更加完备、充实,更加具体化、系统化。A“一纲四目”B“叶九条”C“邓六条1211、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是()A和平与发展B霸权主义C第三世界1112、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人权的保护责任,主要还是由()来承担的A大国B主权国家的政府C国际组织13二、简答题1、为什么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32、近代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33、简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4三、论述题1、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52、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是什么?83、试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11参考答案第一套一、选择题1A2C3A4C5C6B7A8A9B10A11A12A13C14C15A二、简答题1、它的重大意义有:(1)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武器;(2)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3)毛泽东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4)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5)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总之,毛泽东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重要而长远的理论指导作用。2、(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不首先解放思想,从各种陈腐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根据和目的。(3)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它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在政治上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反对共同的敌人;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相互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必须既反对“左”倾教条主义的“一次革命论”,也要反对右的“二次革命论”。三、论述题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个体经济则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国营经济将逐步扩大,成为国家的经济基础。与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社会。2、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因为不论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都要靠发展。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是人民得到最多实惠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这些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3、答: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和指导,和谐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深入研究和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其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所接受和掌握,自觉遵守和奉行。要通过研究和宣传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把全社会的积极性充分
本文标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复习题(三套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57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