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案例教学在社会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
编号:黄浦区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案例教学在社会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类别专项课题学科分类社会申请人朱仁亚联系电话13391336641申请人单位黄浦学校联系电话63450508—1322申请人电子邮箱zhurenya@163.com单位地址大吉路200号邮政编码200011申请日期2008年9月黄浦区教育局填表说明1.每项课题限报负责人一人。课题申请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主持者,并在该课题研究中承担实质性任务。2.每一申请人同一时间内只能承担一项教育系统区级研究课题。以前申报的区级课题尚未结题者,不能再次申报。3.本表数据申请人必须逐项认真填写。项目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25字。主要成员:必须是真正参加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不含课题负责人。4.“课题类别”指的是“招标课题”、“区级课题”或“专项课题”,请在以上三类课题中选择一项填写。5.本表用请用A4纸打印,一式二份,于左侧装订成册,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按期交区科研室。6.本表格电子稿需要发送至区科研室电子信箱hpkeyan@hpe.cn。一、数据表课题名称案例教学在社会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完成时间2008年11月——2009年11月学科分类21.高等教育2.基础教育3.学前教育4.职业技术教育5.成人教育6.教育发展战略7.教育管理8.德育9.美育10.体育11.综合12.其他研究类型21.基础理论2.应用研究3.应用理论研究4.开发研究5.综合研究课题负责人姓名朱仁亚性别女年龄29职称初级工作单位上海市黄浦学校职务历史教师课题组主要成员姓名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单位专长分工朱仁亚女29初级上海市黄浦学校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成果名称著作者成果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发表出版时间三、立论依据(本项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的参考文献。)1、理论依据: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知识的。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资源的提供者、设计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对象;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因而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②“最近发展区”: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发展区域不是一维的,而是多维的。不仅存在知识、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而且存在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最近发展区”不是静态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发展体系。对学生进行指导的途径、方法的不同可以直接影响到这个“三维”发展区域的大小,即教师创造性劳动程度的大小,教学有效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最近发展区域”的大小。2、实践意义:传统的社会课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阻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没有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尽管老师们也采取了许多措施,如课堂上的分组讨论,课外的社会问题的讲座,学生的各种论坛,组织社团、进行社会实践等来弥补传统的社会教学之不足。但不可否认,理论的系统讲授依然还占据着社会课的主导地位,特别是中考的指挥棒还在转动,使社会老师不得不以课本为依据,因此在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更多的出现在课题的导入方面,一旦进入系统知识讲述,学生的主动作用就大大下降了。课堂进程的主动权依然是单方面的由教师把握着,而不能完全做到师生双方共同把握。因此在不少学校课外讲座办得热热闹闹,课堂教学却显得冷冷清清。学生在讲各类故事、社会热点时个个生龙活虎,老师一讲课本就死气沉沉。一面是教育改革的如火如荼,一面却是传统思维的依然如故。这已成为社会课教改难以进一步深入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案例教学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值得尝试的有效途径。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案例教学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早在19世纪末,美国的哈佛法学院,就使用“案例方法教学”,20世纪30年代,这种教学方法在商业教育中相当普及,到了70年代,逐渐运用到教育领域,并得到普及。促使美国学生的快速增长,也促使美国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积累了许多经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和新加坡都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改革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如:“运用案例方法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师的观念应与教材改革同步”、“改变单纯的授受式,运用过程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等,以上这些经验都可以为我们所借鉴。我国教育领域近几年也掀起了案例开发热潮,出现了许多理论成果。如郑金洲主编的《案例教学指南》,顾泠沅教授主编的《以教学案例研究为突破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课堂教学改革》等文章,都对如何进行案例教学和研究,作了理论上的指导。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许多学校进行的校本培训,都是为了更新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积累了许多理论和实践经验。但是,这些活动很少与案例教学开发相结合,只是使教师在理论观念上得到转变,并没有付之教学实践。由于受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和教师也进行了案例教学的实践,提供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理论材料,但是,案例教学却很少与新课程教学体系联系在一起,所以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附:主要的参考文献美国列恩《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美国杜威《我的教育信条》翟文宪《案例教学法初探》,载《课程·教材·教法》,1996年第1期。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李雅玲.课堂案例教学与基于网络案例教学的比较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12)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1998,(2)等《现代中小学教育》四、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特色创新之处)1、研究目标:案例教学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它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就一个具体的生活情景(经济、政治、伦理道德方面的)展开讨论,以得出对学生发展有作用的结论。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在社会课堂中,案例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就是以此种形式编撰的。本课题则试图从案例教学与社会课现有的教学方法的比较入手,通过具体方法、策略的尝试以及实施效果的比对,探讨案例教学在社会教学中有效应用的途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认识到自己的角色要发生变化,由原来的管理者变成组织者,由传授者变成参与者,由教书匠变为研究者;学会撰写教学案例,会用教学案例,多用教学案例,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做到与新课程同行,让教育、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2、研究内容:(一)案例教学是一种严谨而完整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把案例教学的特点与传统教学作一列表进行简单的对比,显示案例教学是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途径。(二)案例教学的作用。第一、案例教学有利于更好地体现社会课的社会性。第二、案例教学创建全新的师生关系。第三、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三)案例教学在社会课教学中的实现途径。第一、案例的选择。第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第三、合作、讨论:师生交流;小组交流;总结交流;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第四、知识迁移(有条件的可进行网络交流)。第五、案例教学过程中的多元评价方式。(四)案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1)“案例教学如何保证学生的理论素养?”(2)“我们学生的规模和素质能适应案例教学吗?”(3)“没有足够的案例支持我们的教学怎么办?”3、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采取文献法、行动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进行研究。4、研究过程:(一)准备阶段(2008.11):整理前期有关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成果,搜集有关理论书籍和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论文,积累资料。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案例教学的有关知识。预期成果:撰写学习心得(二)实施阶段(2008.12——2009.9)①应用案例教学,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在实践反思中自觉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使自己的教学手段得到改变,并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预期成果:典型教学案例及阶段小结②总结上阶段工作,对好的经验继续推广,存在的问题重新研究对策,采取更有效的手段开发典型的教学案例,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预期成果:积累一定量的教学案例及有关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论文(三)总结阶段(2009.10——2009.11)对全年的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预期成果:研究报告5、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案例教学在社会课教学中的实现途径。6、特色创新之处:本课题会针对案例教学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三个普遍问题进行探讨:(1)“案例教学如何保证学生的理论素养?”(2)“我们学生的规模和素质能适应案例教学吗?”(3)“没有足够的案例支持我们的教学怎么办?”因为这三个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五、完成研究的条件分析(包括现有的研究工作基础、研究的外部条件,课题组人员结构,研究经费、设备等)1、现有的研究工作基础:有专家的指导,确保本课题顺利开展。《社会》课程是上海市二期课改的新课程,今年全面铺开,因我校是课改实验基地校,已有三年的实践经历,区教研组长很重视本学科的教学工作,开展了严谨而切实的培训指导,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前期工作的开展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课题申报前,本人已做了一些前期工作。近几年来,学校要求每个教师每个月撰写一份教学案例,反思自己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在课堂教学能初步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的有关理念,并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学校的全力支持是课题实施的强有力的保障。新课程实施在即,学校对本课题的研究也比较重视和支持,校领导鼓励开展科研工作。2、研究的外部条件:3、课题组人员结构:负责人:朱仁亚负责本课题活动的全过程,并撰写结题报告。(注:本校只有一位社会课兼职教师,但是在进行课题研究时肯定需要其他学科教师的帮助与配合。)4、研究经费:主要是查询资料的费用以及资料纸张和上课所需材料的费用。5、设备:数码相机(摄录影像资料以供研究)打印机(打印资料)地图等上课要利用的工具六、成果形式(主要研究阶段,最终成果形式)1、主要研究阶段:本课题计划一年完成,分以下三个阶段:(一)准备阶段(2008.11):整理前期有关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成果,搜集有关理论书籍和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论文,积累资料。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案例教学的有关知识。预期成果:撰写学习心得(二)实施阶段(2008.12——2009.9)①应用案例教学,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在实践反思中自觉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使自己的教学手段得到改变,并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预期成果:典型教学案例及阶段小结②总结上阶段工作,对好的经验继续推广,存在的问题重新研究对策,采取更有效的手段开发典型的教学案例,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预期成果:积累一定量的教学案例及有关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论文(三)总结阶段(2009.10——2009.11)对全年的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预期成果:研究报告2、最终成果形式:论文《案例教学在社会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七、经费预算1.课题经费估算(包括研究所需的出差、调查、实验、资料、上机和小型会议等,分项填报)调查:50.00元;实验:100.00元;资料:200.00元;上机:50.00元;小型会议:100.00元。2.申请经费资助的数额:合计:500.00元申请人单位意见和信誉保证有关管理部门推荐意见单位(盖章)负责人(签章)年月日单位(盖章)审批人(签章)年月日区教育科研学术委员会年月日区教育局审核意见审批人(签章)年月日
本文标题:案例教学在社会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09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