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课程下学生学业发展性评价的探索
新课程下学生学业发展性评价的探索刘淑芬登封市君召乡初级中学2013年11月新课程下学生学业发展性评价的探索摘要:新课程学生评价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评价不再是筛选、淘汰的工具,而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学生评价,必须确立个体差异评价标准,使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肯定的评价,并且发挥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综合功能,把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还要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和主体地位,把评价与实际的教育教学情景结合在一起,使之成为自然学习情景的一部分。作者:刘淑芬,登封市君召乡初级中学,教师,13592566791关键词:新课程评价理念学生学业评价关于新课程学生评价的基本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有明确的表述:“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传统的教学评价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它所评价的内容片面,形式单调,方法单一,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发展性评价能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去学习。让学生评价意见的交流活跃,不仅改变了原来课堂上的沉闷气氛,激活了整个课堂教学,还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也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评价能力、判断能力等各种能力,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提高,逻辑思维也得到发展。一、新课程理念要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并将其整体性发展置于首位。在教育评价实践中,我们往往只注重德育方面的可量化指标,如考试成绩,这种评价内容上的偏向,使我们难以真正衡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它的目的就是从众多学生中层层筛选出少数尖子。这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沉重压力,大多数学生在评价中获得的不是成功的体验,而是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感。另一方面由于竞争目标本身的狭隘,使学生片面发展,而不是整体性发展。新课程学生评价的理念认为评价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辅助手段,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在于促进每个学生才能和知识的增长。因此,评价必须立足于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总之,学生评价应对学生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更应把促进学生的发展放在评价工作的首要位置,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而不是创造适合教育发展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评价中得到全面的、整体性的发展。二、教师要注意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三、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是基础教育最常用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包括:当堂学习效果检查、作业、角色扮演、表演英语节目、讲故事、活动结果报告、学生学习效果自评、学生互评、问卷调查、家长对学生学习状况评价、阶段测验、学期考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的评价,应采取宽松,开放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关照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和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形成性评价可以对教师改变教学方法起到一定的作用,M.斯克里内认为形成性评价能够给教学提供及时的反馈。形成性改革带来了新评价工具的出现,促进了学习与教学方法的创新。比如采用开放的质性评价方法,如行为观察评价、问题研讨、情境测验、成长纪录等。赫尔曼、阿斯科贝克、温特认为,当前的评价进展体现了我们对学习和评价的看法的改变,学习和评价的观点从行为主义观点转向了认知观点,由原来的一味强调学生学习的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终结性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学期、学年和结业时的学习成绩,通常采用考试的办法。对学生评价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特点选用恰当的评价方法,要把评价活动与他们的真实生活经历联系起来。生发展过程的评价。四、把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目前,我国学生评价的方法主要是纸笔考试,属于量化评价的范畴,量化是自然科学研究的特点,教育领域不同于自然科学领域。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结果是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这是难以进行科学说明和精细描述的。正如荻尔泰所说:“自然需要说明,而人需要理解。”单纯的量化是无法达到对人的理解的。在评价过程中过于重视纸笔测验,对其他考查和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过于注重量化评价而忽视质性评价,注重横向比较而忽视了纵向比较;过分注重分数、等级、名次,学生发展的生动性、丰富性及鲜明个性都被泯灭在一组抽象的数据中,不仅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单化为一组组指标,而且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焦虑和恐惧。新课程要求学生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强调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应该指出的是,强调质性评价的方法,并不是对量化评价的简单否定,作为一种评价范式,质性评价是为了更逼真地反映学生的智能发展状况,它从本质上并不排斥量化评价,而是把它统整于自身,在适当的评价内容或场景中依然需要使用量化的方式进行评价。实质上,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存在不足,我们必须根据每一次特定的评价目的、内容、要求、对象、评价力量、实施条件及自己的经验,编制科学的评价程序,拟定科学的评价方案,选择最佳的评价方法、技术和工具。没有最好的评价方法,只有最合适的评价方法,所以把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不仅可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此达到对学生的持续发展进行有效指导的目的,而且可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发展,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学生的现状和进步。五、实施成长记录档案袋评价。成长纪录档案袋法也是可选择的评价形式。实施成长档案袋评价,学生就可以有更多的自主权,老师则更多的是作为一名建议者或指导者而不仅仅是知识传播者。成长纪录袋可以给与学生更多的自由以便让学生去提出问题,探测他们的理解力并与老师或者指导者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对于简单的只有正确和错误两种答案的问题来说,那种提供简短答案或者多种选择的客观测验比较适用。运用成长纪录档案袋法,教师可以确认学生在完成一项复杂完美的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思考过程和学生应用知识的证据。代表性的作品是有关学生表现的书面报告和评价学生进步的基础,成长纪录袋中也包括多种学习的证据,比如尽量收集到的物六、引进多元智力评价法。让更多学生满意的学习方式是在我们的常规课堂活动中纳入多元智力。这是一种教和学的形式,其中包括了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维果斯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力评价方法与按照标准测验分来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形成对照。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我们每个人至少有八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技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多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程度和形式又是不一样的,有的强一些,有的弱一些,传统的智力测验是一种单元的智能测验,所得的智商数只能说明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智能的发展情况,而不能反映其他智能的发展情况。从中我们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学生评价应对学生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以往的考试评价只侧重一种智能的前两个,而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而忽视重视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上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七文档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新课程下学生学业发展性评价的探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53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