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第二章现实社会主义发展成就及其评价--世界社会主义500年专题之二•进入20世纪,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两种主流社会制度并存的时代。3•思考题:•1、用十月革命的实践论证列宁“一国胜利”理论的正确性•2、论述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作用•3、如何看待斯大林模式•4、如何看待现实社会主义遇到当代世界严峻挑战导致的严重后果?4第一节列宁一国胜利的理论及其实践一、“一国胜利”理论及其依据1、“一国胜利”理论的内容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社会主义将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胜利的理论。列宁1915年《论欧洲联邦的口号》提出“一国胜利”理论:5-—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62、“一国胜利”理论的依据•第一、资本主义垄断会发生利益的激烈竞争,从而形成不同的军事集团一战时英法俄组成协约国德意奥组成同盟国“帝国主义就是战争”2019/12/297第二、新老帝国主义为争夺市场会发生战争,造成彼此力量的削弱,其中必有更为薄弱的环节萨拉热窝事件8第三、战争会唤起人民觉醒,奋起而斗争,以新制度代替旧制度“变帝国主义战争为社会主义革命”93、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点,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第一、帝国主义各种矛盾集中的焦点,反动派已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第二、被统治者已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第三、广大群众的革命觉悟和积极性已极大提高并表现为革命行动。104、俄国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点的原因•第一、俄国的封建农奴制残余比较严重,政治、经济比较落后。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11俄国各种矛盾非常尖锐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上流社会举行的豪华酒宴12•1916年底,前线俄军尚有20多万士兵连步枪都没有,只能几个人合用一枝。1917年春,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近一半被强征入伍,使得农田荒芜、交通不畅,造成粮食供应紧张,首都彼得格勒底存粮只够维持一个月。沙皇政府在战场上频吃败仗,在国内危机四伏13战争期间食品供应不足,图为排队购买面包的队伍14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不断发生•1914年-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大量的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了工厂,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15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群众游行示威16第三、有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并且有了成熟的领袖列宁。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第一次代表大会)1903年第二次代表大会建立布尔什维克党171917年3月,革命群众在焚烧象征沙皇权力的标志1917年3月10日(俄历2月25日)在布尔什维克党彼得格勒委员会的号召下爆发起义。沙皇尼古拉二世忙从前线调回军队,但已无济于事。3月12日,彼得格勒起义获得胜利,这即是俄国二月革命,当晚工兵代表苏维埃成立。3月15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组成。尼古拉二世退位,俄国罗曼诺夫王朝从此覆灭。二、“十月革命”胜利二月革命18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形势1917年4月列宁发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著名的《四月提纲》)2019/12/29191917年6月在彼得格勒游行示威队伍2019/12/29201917年7月在彼得格尔勒的几十万群众示威游行,遭到临时政府的镇压。2019/12/2921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进攻冬宫的信号。2019/12/2922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进攻的炮声,攻打冬宫的战斗开始。起义者们攻入冬宫。23图为列宁宣告苏维埃政府成立1917年11月7日夜,在攻打冬宫的战斗进行当中,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举行。大会宣布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选举批准了新政府——人民委员会的组成。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24苏联国旗苏联国徽苏联国歌歌词:伟大俄罗斯,永久缔联盟,独立共和国,自由结合成。各民族的意志所建立的苏联,统一而又强大,万年万万年!自由的祖国,你无比光辉,各民族友好的坚固堡垒!苏维埃红旗,人民的红旗,从胜利引向胜利!自由的阳光,照耀着我们,伟大的列宁,指明路程。斯大林教导要忠于人民,他鼓励我们,去建立功勋。自由的祖国,你无比光辉,各民族友好的坚固堡垒!苏维埃红旗,人民的红旗,从胜利引向胜利!战争中成长,我们的红军,敌人来侵略,就消灭干净。斗争中决定后一代命运,领导我祖国,向光荣前进!自由的祖国,你无比光辉,各民族友好的坚固堡垒!苏维埃红旗,人民的红旗,从胜利引向胜利!苏联,1922年底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四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以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达维亚等加入。苏联共由十五个加盟共和国组成。25三、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第一、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折,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和人类历史的新纪元。26第二、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是巨大鼓舞,对资本主义世界是最沉重的打击。2006年11月7日,近万人并举行集会,纪念十月革命89周年。2019/12/2927•第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一次成功的伟大实践,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宝贵经验。“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思考自己的问题,走俄国的路------这就是结论。”2019/12/2928•四、十月革命的基本经验第一、无产阶级要取得胜利,必须有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这个政党在革命进程中能制定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布尔什维克党派海报2019/12/2929第二、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首要任务和一般规律。2019/12/2930第三、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基础。农民的向背是无产阶级取得胜利的关键。《土地法令》——实行土地改革31第四、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是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参加保卫苏维埃的中国人“工人无祖国”32第二节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探索一、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1、过渡时期是一个长期的、困难的时期2、过渡形式呈现多样性,没有固定的模式2019/12/29333、在不发达国家的过渡时期,会出现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现象4、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存在着不同的历史阶段。列宁指出至少存在“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和“发达的社会主义”等不同阶段。34二、列宁关于党的工作重心实行转移的思想1、学会组织生产、管理经济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的提出在革命胜利后,要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方面2019/12/29351921年春,列宁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公民教育等等+……=总和=社会主义2019/12/2936•2、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国家监督和调剂•3、要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计件工资制实行奖金制2019/12/2937三、列宁关于过渡方式的探索之一——“战时共产主义”1918--1920年,苏维埃国家进行了粉碎国内反革命叛乱和协约国武装干涉的革命战争,捍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一切为了前线2019/12/29382019/12/2939“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的思想1918年到1920年底实行主要内容1、取消私人贸易和商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生产和消费公社,实行有计划的产品交换。2019/12/29402、统一分配必需的消费品。统一的分配机构——消费公社每人每天四两黑面包3、商品交换用存折、支票、短期领物证代替货币。取消货币实行实物工资2019/12/29412019/12/29424、实行余粮征集制,禁止农民自由买卖粮食。粮食、肉类、土豆5、把一切工业品集中到国家手中436、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强制地主、资产阶级分子参加劳动。44作用: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政权,捍卫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019/12/2945弊端:经济几乎陷入瓦解状态;破坏了工农联盟——喀琅施塔得叛乱1920年苏俄发生的示威游行2019/12/2946针对民众中爆发的不满情绪,列宁在深思着,酝酿着实行新经济政策。2019/12/2947四、列宁关于过渡方式探索之二——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联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2019/12/2948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1、协调工农业的发展,加强工农联盟2、开放市场,实行贸易自由和竞争为农民讲解宣传新经济政策思想2019/12/29493、把私营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把国家无力经营的企业、矿山租赁给外国资本家,实行租让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能够控制和监督的资本主义2019/12/29501921年,23岁的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为苏俄带来了大批急需的医疗设备。但列宁告诉他:“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2019/12/2951嘎斯车是苏联时代的代表性符号之一。而最早在苏联生产“嘎斯”车的,是美国的汽车制造业大王亨利·福特。在高尔基市,福特与苏联建立了汽车联合企业,从1932年起,每年有十万辆嘎斯牌客车和卡车下线,在苏联的道路上奔跑。福特汽车嘎斯汽车2019/12/29524、用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缴税后的粮食和其它农产品农民可以自由支配在俄国小农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我们必须迁就农民,必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样农民才会得到鼓励。——列宁2019/12/2953新经济政策的作用:1、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工农业生产迅速好转。2、改善和巩固了国家的经济地位。3、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2019/12/2954第三节关于斯大林模式2019/12/2955联共(布)中央发布讣告:“……无产阶级所固有的一切真正伟大和英勇的品质——大无畏的智慧,不屈不扰的、顽强的、战胜一切的钢铁意志,对奴役和压迫的深恶痛绝,移山填海的革命热情,对群众创造力量无限信任,巨大的组织天才,都由列宁卓越地体现了出来,他的名字成为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新世界的象征……伟大导师列宁的逝世(1924年1月)2019/12/2956列宁的逝世后,代之而起的是一位“钢铁般的人”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它把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及文化科学事业等决策权集中在党中央的最高层。2019/12/29571928年新经济政策被实际终止1936年《苏联宪法》的通过,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所谓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斯大林当政时期,关于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方式、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统称。2019/12/2958一、指导思想1、用战备的观点来规划国民经济建设,使苏联的经济建设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重点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战争即将爆发,所以必须尽早实现工业化(宣传画)2019/12/2959帝国主义就是战争,他们包围着我们;要获取生存,就必需有强大的重工业,奠定国防建设。斯大林2019/12/29602、把阶级斗争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1933年基洛夫被暗杀苏联30年代的大肃反基洛夫(左)与斯大林61基洛夫被暗杀—苏联“大清洗”的导火索62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作的秘密报告中指出,被称为“胜利者的大会”的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1937年举行)选出的139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中,有83名被逮捕和枪毙,出席这次大会的1966名代表中有1108名被逮捕,其中许多人随后被杀掉。30年代末,也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斯大林对军队干部的清洗更是惊人。据苏联方面统计的数字:5个元帅中3个被杀,5个一级集团军司令员中3个被杀,10个二级集团军司
本文标题:新版特色第二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25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