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河南省郑州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第页1河南省郑州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上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S32Cl35.5Ca40Fe56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C.W的氢化物的沸点比X的氢化物的沸点高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2.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①③④②B.①③②④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3.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A.砹是一种有色固体,它的气态氢化物很不稳定B.F2与水反应比Cl2与水反应剧烈C.铷的硫酸盐易溶解于水,其氢氧化物一定是弱碱D.氯化氢比溴化氢稳定,HClO4酸性强于HBrO44.科学家预测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具有相当稳定性的同位素,它的位置在第7周期IVA族,称为类铅。关于它的性质,预测错误的是A.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B.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C.它具有+2、+4价D.它的金属性比铅强5.一种比黄金贵百倍的18O2气体,不久前在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成功。1mol这种18O2气体中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A.10molB.16molC.20molD.36mol6.某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2个电子,该元素是A.一定是IIA元素B.一定是金属元素C.一定是+2价元素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7.元素R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RO2n-2,则在气态氢化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A.12-3nB.3n-12C.3n-10D.6-3n8.X和Y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两者能组成化合物X2Y3,已知X的原子序数为n,则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A.n+11B.n-5C.n+3D.n-69.元素周期表的第7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若将来发现的元素把第7周期全排满,则下列推论错误的可能性最大的是A.该周期有32种元素B.该周期的ⅢA族元素的氢氧化物具有两性C.该周期的ⅦA族元素是金属元素D.该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最大为11810.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氯离子的是A.氯酸钾B.液态氯化氢C.熔融的氯化钾D.液氯11.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A.碘加热升华B.氯酸钾加热分解C.SiO2加热溶化D.氯化钠溶于水第页212.反应N2O4(g)2NO2(g)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B.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C.A、C两点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CD.B、C两点的反应速率相等13.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的是A.BeCl2B.H2OC.CO2D.BF314.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应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吸热反应一定要加热后才能发生C.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D.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15.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16.将等物质的量的F2和ClF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2(g)+ClF(g)ClF3(g);此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恒温恒容时,当ClF转化40%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初始时的0.8倍B.若c(F2):c(ClF):c(ClF3)=1:1:1,则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平衡后,若增大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左移D.平衡后再降低温度,保持恒容,达到新的平衡,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填空题(本题共4题,共36分)17.(11分)下面所列的是一组你熟悉的物质:A.HClB.CO2C.H2OD.CaOE.NaOHF.MgCl2G.H2(1)上述物质中只存在离子键的有(填“序号”,下同);只存在共价键的有;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有。(2)上述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有。(3)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和E的水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18.(7分)分别按下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烧杯里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乙中G为电流计。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中锌片是负极,乙中铜片是正极B.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中比乙中慢E.乙的外电路中电流方向Zn→CuZnCu甲乙第页3DCBA(2)变化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甲为;乙为。(3)在乙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不仅在铜片上有气泡产生,而且在锌片上也产生了少量气体,分析其原因可能是。(4)在乙实验中,如果把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请写出铜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19.(10分)已知A、D为短周期单质,B、C是短周期元素的化合物,关系如图。(1)假设A、D元素处于同主族且都不是第二周期元素:①当B是H2O时,方程式是;②当B、C均为氧化物时,方程式是。(2)假设A、D不在同主族:①当B是H2O且B是还原剂时,方程式是。②当B是H2O且B是氧化剂时,方程式是;③当B为非金属氧化物、C为金属氧化物时,方程式是。20.(8分)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A和2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2C(g)+2D(g),2分钟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了0.8molD,请填写下面空白。(1)B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_。(2)用D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3)如果缩小容器容积(温度不变),达到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________、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如果上述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从逆反应开始进行,开始加C和D各4/3mol,要使平衡时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与原平衡时相等,则还应加入________molB物质。三、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21.(10分)某同学探究同周期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实验步骤实验现象1.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沸水中;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做不定向运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2.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3.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4.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D.反应较快,产生无色气体5.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6.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F.生成淡黄色沉淀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2)实验用品: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等。仪器:试管,,烧杯,试管夹,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酒精灯等。(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和离子方程式)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1①Mg+2H2O=Mg(OH)2+H2↑2②③32Na+2H2O=2Na++2OH-+H2↑4④5⑤6⑥(4)实验结论:。第页4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6分)22.在25℃时,向100mL含氯化氢14.6g的盐酸溶液里放入5.6g纯铁粉(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反应开始至2min末收集到氢气1.12L(标况),在此之后,又经过4min铁粉全部溶解。则:(1)在前2min内用FeCl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多少?(2)在后4min内用HCl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多少?(3)前2min与后4min相比,反应速率哪个较快?为什么?试解释原因。第页5郑州一中网校2013—2014学年(下)期中联考说明:凡是多选的填空,少选给1分,错选不给分(3)增大、不变(每空1分)(4)4/3(2分)
本文标题:河南省郑州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25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