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沪科版物理教案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案1——1谭后洪共6页第1页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重庆市江津区广兴学校谭后洪第一节走进神奇基本要求:1、通过一些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的神奇,这些神奇让人惊叹。2、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神奇。3、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加以解释。过程:一、在自然中的神奇非凡而震撼人心1、宇宙起源与彗星发现:1656年英国人埃德蒙.哈雷观察并记录下来;公转周期为76年,彗星的结构:慧核、慧发、慧云、慧尾;2、太阳:直径——140万km;(为地球的109倍)3、雷鸣和闪电: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光的速度比声音快的多)闪电——云层与云层之间或云层与地面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雷鸣——再闪电经过的通道上,空气温度猛烈陡增,空气受热和水滴汽化后会猛烈的膨胀,发出巨响。4、地球、地震地震(earthquake)是大地的振动。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5、火山:简介:火山是地球内部炽热的融熔状态的岩浆等物冲出地表面所形成的山。一般地壳(也称为岩石圈)地幔(占地球总体积的83.3%)地核(2900km以下)地球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案1——1谭后洪共6页第2页来说,火山的喷发总是令人毛骨悚然,那猛烈的爆炸形成浓密的烟尘,遮天蔽日;黑暗中滾烫的岩浆从火山口向四面八方奔流,遍及之处无所不摧;大量的火山灰从天而降,令无数生灵涂炭。火山爆发是地球最有威力自然现象之一。火山的类型:根据它们的活动情况可以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和活火山三大类。应该说明的是,这三种类型的火山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休眠火山可以复苏,死火山也可以“复活”相互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火山喷发时,气体、岩浆、固体等物质向外排出的出口叫做火山口。火山分布:火山的数量虽多,但它的分布却是很有规律的。人们把火山分为四带:环太平洋火山带、大西洋火山带、地中海火山带和东非火山带。6、龙卷风:范围小、风速大、破坏力强简介:龙卷风是云层中雷暴的产物。具体的说,龙卷风就是雷暴巨大能量中的一小部分在很小的区域内集中释放的一种形式;龙卷风的袭击突然而猛烈,产生的风是地面最强的。成因:龙卷风是一种空气涡旋:空气绕龙卷的轴快速旋转,受龙卷中心气压极度减小的吸引,近地面几十米厚的一薄层空气内,气流被从四面八方吸入涡旋的底部。并随即变为绕轴心向上的涡流,龙卷中的风总是气旋性的,其中心的气压可以比周围气压低百分之十。7、海啸:总体认识: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这种波浪运动引发的狂涛骇浪,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案1——1谭后洪共6页第3页汹涌澎湃,它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对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摧残。成因: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8、泥石流:速度高、能量大、破坏性极大简介:泥石流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泥石流经常突然爆发,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并以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泥石流所到之处,一切尽被摧毁。二、在生活中的神奇平凡而充满智慧1、倒水、饮料等诀窍:利用“大气压”2、水折断筷子——光的“折射”引起3、拉链:发现:1893年前后美国的工程师惠特科姆、贾德森二人原理:凹凸齿错合原理用途:一种可以快速滑动的关启系统。4、圆珠笔:设计:美国人劳得于1888年获得专利现代的圆珠笔是1983年匈牙利人比罗兄弟独立设计发明,而且改进了圆珠笔芯的墨水供给系统利用毛细作用使圆珠湿润。发展:美国人雷诺兹看到了比罗的笔,为了不侵犯专利,参考了劳得的发明,把比罗圆珠笔利用毛细作用供给墨水改为利用重力供给。1949年美国化学家西奇配制了一种黏度很高、快速干燥的圆珠笔专用油墨。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案1——1谭后洪共6页第4页1951年,世界上圆珠笔的销量超过了自来水笔。5、铅笔:大部分的铅笔都做成了六棱柱形的,这样做铅笔不易从桌子上滚下,而且在出汗时,拿在手里不打滑。…………………………………………………………………………………………第二节探究之路基本要求:1、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索2、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3、知道自然是神奇的,人们的探索历程则是漫长的、曲折的并富有意义的过程:一、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思辩与总结应用1、甲骨文“声”——表示耳朵听到的是木槌敲打磬发出的声音。2、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有太阳光致使大地水分蒸发3、古人的宇宙模型——“天盖”式4、雕刻玉版——中国古人“天圆地方宇宙观”的雏形隐含八方九宫,藏四方五位的模式5、石头阵地点:英国西南部(英格兰阿母斯伯雷小镇西面约3000米处)。修建及构造:大约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500年左右,全部工程延续了千年之久,建筑中包括从300多千米外水陆兼程运来的80多根重5吨多的青石柱,以及数十千米外运来的重达45吨造石门用的大块砂石,巨石阵外围有均匀排列的56个坑穴,可能是用于立标杆的坑洞。功用:(古人)用于观察天象的。(几乎是人类最早的天文观察台)发现:1960年,天文学家杰拉尔德、霍金斯借助电子计算机发现——夏至这天,从英格兰巨石阵圆圈中心观察时,刚刚升起的太阳必将从远离中心的一块“巨石脚跟”上射出来。而其他重要的节令日子,太阳、月亮升起和落下的方向也同样与另外的巨石一一对准成一条直线。外围的坑洞可以被用来预报月食。二、物理学的进步之阶令人震撼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案1——1谭后洪共6页第5页1、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自然科学先驱哥白尼冲击了托勒密体系。第二阶段: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第三阶段:现代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玻尔的量子论)2、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物理学家及其重要贡献:托勒密——地心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日心说(否定了托勒密的地心说)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牛顿——经典物理学(牛顿运动三大定律)牛顿的一生成就写进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爱因斯坦——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玻尔——量子力学(量子论)…………………………………………………………………………………………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基本要求:1、了解物理知识的一些现代应用。2、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3、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伟大情怀。过程:一、知识园地——硕果累累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2.由物理学发展带来巨大变化的学科领域:1)宇航航天技术:探知地球与宇宙的秘密、利用宇宙资源、开发外太空2)显微镜技术:进行原子积木术、发展微米技术—纳米技术—皮米技术3)激光技术:军民两用、大功率4)信息技术:已经达到量子级通讯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案1——1谭后洪共6页第6页5)超导技术:已经运用到列车生产3.二、科学探究——其乐无穷1.物理学的学习研究方法——观察和实验1780年意大利生理学家伽伐尼解剖青蛙时发现生物电——1791年发表发现和看法——伏打做实验重复——发明能产生很大电流的伏打电堆(最早的电池)2.物理学的系统发展原则——简单3.科学探究七大环节: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D.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E.分析与论证F.评估G.交流与合作三、科学精神——永远高扬1.科学家与他们的成就:A.伽利略——实验物理学先驱——比萨斜塔实验和斜面实验B.哥白尼——《天体运行论》C.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2.常见物理现象与应用A.放射现象——伽玛刀、(医学)照片、原子弹……B.超导现象——磁悬浮列车C.集成电路——电视机、电脑、手机……D.液晶现象——手提电脑、液晶电视
本文标题:沪科版物理教案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497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