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发育生物学》期末考试题目
1《发育生物学》考题一、填空题(40个,每个0.5分)1、多细胞个体发育的两大功能:一是产生细胞多样性并使各种细胞在本世代有机体中有严格的时空特异性;二是保证世代交替和生命的连续。2、脊椎动物的精子发生在曲精小管中进行;减数分裂完成时,细胞质分裂是不完全的,形成生精皮(合胞体)。3、皮层反应的机理是当精细胞与卵细胞的细胞质膜融合时,激活了卵细胞的磷脂肌醇信号转导途径,引起卵细胞局部胞质溶胶中Ca2+浓度的升高,激活了卵细胞;定位于卵细胞质外周的皮层颗粒与卵细胞质膜融合释放内含酶类;释放的酶类快速分布到整个卵细胞的表面,改变透明带的结构,使精子不能与卵细胞结合。4.导致胚胎紧密化的原因是:在8-细胞期,卵裂球膜极化,一些糖蛋白分子主要集中分布于卵裂球相互接触的表面上;肌动蛋白微丝延伸形成的微绒毛出现在相邻细胞的表面,微绒毛缩短,把卵裂球更紧密地拉在一起。5.原肠作用的细胞迁移的主要方式有外包,内陷,内卷,分层,内移和集中延伸。6.鸟类脊索形成的二次来源分别是:前部脊索由通过亨氏结内移的细胞向前迁移而形成。而后端脊索则是由通过原条内移的中胚层细胞聚集而成。7.哺乳类的胚泡进入子宫内膜中发育的过程称为。(植入也称为着床)8.初级神经胚形成是由脊索中胚层诱导上面覆盖的外胚层细胞分裂,内陷并与表皮质脱离形成中空的神经管。9.初级神经胚的形成过程中,外胚层中线处细胞形状发生改变,细胞纵向变长加厚,形成神经板;神经板形成后不久,边缘加厚,并向上翘起形成神经褶;神经褶形成后在神经板中央出现U型的神经沟。10、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后端神经管区域在27天时如不能合拢,则产生脊髓裂;若前端神经管区域不能合成,则胚儿前脑发育被停止,产生致死的无脑畸形,这些神经管闭合缺陷症约50%可由孕妇补充叶酸加以避免。211、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层:最靠近管腔的一层为室管膜层,其内的细胞维持了分裂能力;由于停止有丝分裂的细胞不断向外迁移,形成外套层和边缘层;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来源与外套层层。12.人的囊胚植入子宫内膜后,子宫内膜改称为膜。(蜕膜)13.脊索的功能:它是低等脊索动物的终身支持器官,在高等哺乳动物脊索是一个临时性结构具有诱导脊部神经管形成和为早期胚胎提供完整的体轴的作用;脊索发育命运:在生骨节形成之后,大的数脊索细胞将退化,死亡,而位于椎骨之间的脊索细胞的形成椎间盘组织。14.哺乳类卵子皮层反应之后,透明带发生变化,这个变化称为(透明带硬化)。15、脊椎动物的心脏由脏壁中胚层与临近组织相互作用发育而成。心脏形成细胞先迁移到腹中线位置,融合成一个由能收缩的肌细胞构成的管状结构。然后这一管状心脏扭曲,形成具有单个心房和单个心室的S形结构。S形心脏继续发育,心房细胞以比心室细胞更快的速度增殖,使心室出现层状结构,同时隔膜把心腔隔开,形成瓣膜。16、血管形成的两个过程包括由血岛形成血管;血管的出芽生长。17、胚胎内胚层构建体内消化管和呼吸道两根管道的内表皮;咽是这两个管道在胚胎前端区域共有的一个腔室。18、胚胎诱导的感受性特性有时间特异性、区域特异性、种间特异性、受遗传控制。19、初级胚胎诱导的三个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发生在卵裂期,为中胚层的形成和分区;第二阶段是脊索中胚层诱导背部外胚层转变为神经系统的神经诱导;第三阶段是中央神经系统的区域化。20、成对控制基因的作用:把缺口基因确定的区域进一步分成体节。21.鸟类卵母细胞表面出现放射带表明(滤泡细胞)细胞正在活跃地吸收营养物质。22、附肢的原基称为附肢芽,某些基因在预定位置激活Tbx4和Tbx5,二者分别特化后肢和前肢。23、AER内保持了旺盛分裂能力的间质细胞区域,位于肢芽的顶端与AER紧邻的间质组织大约200μm的范围内。这个区域称为渐进带PZ。最早离开此区的细胞发育为附肢的近端。324、关于晶状体的形态发生:从预定的晶状体外胚层开始,经历晶状体板、晶状体窝、晶泡体泡,初级晶状体纤维和次级晶状体纤维等阶段,最后发育为成熟的晶状体。25、雄性哺乳动物的生殖道由乌氏夫氏管的分化而来,发育为输精管、附睾和储精囊,而缪勒氏管退化。26.雌性哺乳动物的生殖道由缪勒氏管的分化而来,发育为输卵管、子宫、子宫颈和上阴道,而乌氏夫氏管退化。27、初级性别决定指由未分化的性腺发育为精巢或是卵巢,与Y染色体短臂上的sry基因及可能与常染色体或与X染色体相连的Z基因等有关。28、果蝇的性别是通过X/A的比率来决定的,分母为常染色体数,分子为X染色体数。29、根据干细胞所处的发育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ES细胞)和成体(组织)干细胞两类;根据发育潜能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专(单)能干细胞三类。30.干细胞的培养中,发现单层培养的ES细胞与聚集培养的ES细胞在同等诱导条件下,其分化方向各不相同,印证了在胚胎发育中,不同胚胎区域或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新组织类型形成的关键因素。31、体外ES、EG的培养方法主要是有:饲养层细胞培养法和无饲养层细胞培养法32.在初级精母细胞的(粗线期)期,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染色体片段。33.在精子细胞的核的过程中,核的形态结构也发生变化。染色质浓缩34.生精细胞的整个发育过程离不开(支持细胞:具有营养生精细胞和调节生精细胞周期的作用)细胞。35.血睾屏障可以保证(各级生殖细胞)有正常的发育微环境。36.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37.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当精子细胞的核浓缩之后,基因就停止。(浓缩的染色质不再进行基因的转录,基因表达就此终结)38.初级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又称为。(生发泡)39.卵母细胞在发育过程中与(滤泡细胞)细胞结合形成滤泡。440.灯刷染色体出现在初级卵母细胞的(双线期)期。二、名词解释(10个,每题3分)1.支持细胞答:生精管中的细胞主要是处于各个发育阶段的生殖细胞,除了生殖细胞以外,还有一类与精子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胞,即支持细胞,支持细胞具有营养生殖细胞和调节生精细胞周期的作用。2.滤泡答:位于卵巢中,由滤泡细胞和卵细胞组成;在卵母细胞外方,由非细胞的膜形成透明带;有数层滤泡细胞组成颗粒层,其外面是一个充满滤泡液的滤泡腔;卵母细胞连同外方数层颗粒细胞突入滤泡腔中,形成卵丘;在颗粒层中出现充满滤泡液;在透明带里包裹着一个卵母细胞;滤泡膜;放射冠。3.生发泡答:在双线期,细胞核开始积极的合成活动,核的体积也迅速扩大,此时的细胞核往往称为生发泡,在生发泡中,染色体改变了原先的紧密螺旋状态,开成了大量的环,这种状态的染色体称为灯刷染色体。此时,细胞核中还出现大量的核仁4.灯刷染色体答:在两栖类等卵子的双线期,染色体改变了原先的紧密螺旋状态,形成了大量的环,这种状态的染色体称为灯刷染色体,它的出现表明基因转录的开始。5.(鸟类卵子的)胚盘:答:在鸟类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细胞核和大部分细胞质所在的区域称为胚盘,胚盘所在处是卵母细胞的动物极,相反的一极是植物极。6.卵丘答:在三级滤泡中,卵母细胞连同其外方的数层颗粒细胞突入滤泡腔中,形成卵丘。7.黄体答:排卵之后,残存的滤泡呈现黄色,这黄色的滤泡就称为黄体,黄体迅速长大,它分泌大量的孕酮和雌激素,以利于胚胎的正常进行。8.顶体反应5答:精子的质膜和顶膜外部发生多处融合,以至这两层膜泡状化,这样在精子顶体外方出现了许多孔洞,顶体内贮藏的水解酶便从这些孔洞泄出来,这些水解酶作用于透明带,溶解其中的组分,形成供精子穿透的通道,9.皮层反应答:当第一个精子与卵子发生质膜融合时,质膜融合的卵子皮层颗粒与卵子质膜发生融合。胞吐作用发生,皮层颗粒中的物质释放入卵黄膜和卵子膜之间的狭窄卵周隙中。10.IP3答:当精子结合到卵子质膜时,G蛋白激活质膜上磷脂酶C,磷脂酶C引起磷脂酰肌醇二磷酸PIP2分解成二部分,二酰甘油DAG和肌醇二磷酸IP3。IP3产生后离开质膜进入卵子细胞质中,IP3结合于内质网,引起内质网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打开,原先贮藏于内质网腔中的钙离子从内质网释放出来,卵子中的钙离子浓度升高。三、选择题(20个,每小题1分)(C)1.以下观点哪一个不是先成论的观点:A.卵子里早就有了胚胎;B.精子里早就有了胚胎;C.发育是渐近的,新结构是逐渐出现的;D.胚胎中套着更小的胚胎。(B)2.精子的顶体来自精子细胞的。A.生发泡;B.高尔基体;C.线粒体;D.疏松泡。(D)3.在哺乳动物的卵巢中,次级卵母细胞位于。A.原始滤泡;B.初级滤泡;C.次级滤泡;D.成熟滤泡。(C)4.在昆虫卵母细胞中,mRNA和蛋白质是由。A.卵母细胞自身合成的;B.滤泡细胞合成的;C.抚育细胞合成的;D.卵室以外的细胞合成的。(A)5.哺乳动物的精子在受精之前要发生一个重要的变化。这个变化叫。A.获能;B.皮层反应;C.蜕膜反应;D.中囊胚转变。(C)6.在受精过程中,海胆受精卵的起着永久阻止多精入卵的作用。A.质膜电位的升高;6B.透明带反应;C.皮层反应;D.顶体反应。(B)7.下列哪一种动物的卵裂属于盘状型卵裂。A.海鞘的卵裂;B.鸟类的卵裂;C.哺乳动物的卵裂;D.海胆的卵裂。(B)8.在昆虫的原肠胚形成中,胚带伸展到背部时,形成了14个。A.体节;B.副体节;C.尾节;D.顶节。(C)9.在海胆的原肠胚形成中,初级间充质细胞进入胚胎内部。A.内卷;B.外包;C.内移;D.内陷。(B)10.在哺乳类的原肠胚中,构成了胚盘。A.内细胞团;B.羊膜的底壁和卵黄囊的顶壁;C.明区;D.细胞质。(A)11.在神经板分化形成神经管的过程中,与神经板分离。A.神经嵴细胞;B.脊索中胚层;C.内胚层;D.间介中胚层。(B)12.在肾脏的发育中,后肾从中产生。A.间介中胚层;B.生后肾间充质;C.体节中胚层;D.侧板中胚层。(C)13.在鸟类的胎膜中,脏壁中胚层和内胚层结合在一起,产生出。A.羊膜;B.浆膜;C.尿囊;D.羊膜和浆膜。(A)14.钙粘着蛋白、免疫球蛋白超家族CAM和连接蛋白是胚胎细胞的。A.粘着分子;B.卵质决定子;C.受体分子;D.转录因子。(C)15.在线虫中,基因表达的结果将引起细胞的程序性死亡。7A.WT1;B.BMP7;C.ced-3和ced-4;D.FGF2。(B)16.在蛙类,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细胞后,胚胎能够正常发育的比例较高。A.晚期胚胎细胞的;B.早期胚胎细胞的;C.蝌蚪期细胞的;D.内细胞团细胞的。(A)17.在发育过程中,胚胎细胞分化的最根本原因是胚胎细胞中。A.基因差异的表达;B.基因差异的转录;C.RNA差异的加工;D.蛋白质差异的合成。(C)18.分布于昆虫未受精卵的前部。A.dorsalmRNA;B.gclmRNA;C.bicoidmRNA;D.even-skippedmRNA。(B)19.dorsal蛋白是一类转录因子,它进入昆虫胚胎的细胞核中,引起某些基因的表达。A.背部;B.腹部;C.前部;D.后部。(B)20.在马蛔虫的卵裂中,不产生染色体消减的细胞将形成。A.黄色新月;B.原生殖细胞;C.极叶;D.体细胞。四、论述题(3个,每题10分)1.卵子发生与精子发生对比,有何差别?[答题要点:对增殖期、生长期和成熟期中的两类生殖细胞进行比较]答:2.请简述海胆卵子的皮层反应。[答题要点:精子质膜和卵子质膜融合,皮层颗粒的胞吐作用,皮层颗粒中内容物的作用(蛋白水解酶的作用,多糖的作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受精膜的形成等等)]8当第一个精子与卵子发生质膜融合时,质膜融合的卵子皮层颗粒与卵子质膜发生融合。胞吐作用发生,皮层颗粒中的物质释放入卵黄膜和卵子膜之间的狭窄卵周隙中。P31页3.请简述两栖类的原肠胚形成过程[答题要点:胚孔的形成,细胞的运动,三胚层在原肠胚中的分布]4.请简述在人的胎盘中胎儿和母体的血循环及物质交换。[答题要点:胎儿部分的血循环——血液从脐动脉进入丛密绒毛膜的绒毛中,再通过脐静脉回流;母体部分的血循环——血液从底蜕膜中的螺旋动脉出来,进入绒毛周围的腔隙中,然后通过底蜕膜的静脉回流。胎儿与母体的血液中的物资交换要经过哪些结构?胎盘屏障]1.试述蛙胚的三胚层的形成过程及其最终在原肠胚中分布的位置。(答题要点:预定外、中、内三
本文标题:《发育生物学》期末考试题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405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