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题
1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1.首届中国(郑州)国际汉字文化节于2012年5月31日盛大开幕。本次汉字文化节以“弘扬汉字文化·传承华夏文明”为宗旨,以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大力宣传推广汉字文化、展示汉字的独特文化魅力。我们之所以要热爱汉字、写好汉字,是因为()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③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④写好汉字对传承优秀中华文化、抵制庸俗文化具有关键性意义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中国的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但遗失损毁情况较为严重,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文化典籍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国重视文化典籍的保护工作,是基于()①文化典籍是我们的先进文化②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③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④抢救和保护文化典籍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国画,又称“中国画”。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要求“意在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上述材料说明()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③中华文化异彩纷呈、内涵丰富④中华文化博采众长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4.2013年3月29日,“中华诗经文化园概念规划研讨会”在武汉举行。《诗经》与很多其他中国古诗词一样,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这表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具有()①辉煌悠久的历史②丰富绚丽的内涵③鲜明独特的风格④先进文化的特点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古老文明和现代科技,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当今的考古发掘和遗址保护却将二者紧密地联系起来。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入,使考古工作者能够穿越时空,发现消失千年的古老文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让历经沧桑的古代遗址,重新焕发神采。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注重实际应用,其特点是()①实用性②整体性③区域性④民族性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6.中医学以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利用、病理上相互影响的优势,对解决诸多疑难病症提供了治疗思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这表明()①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领域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②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③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整体性特点④中医学能够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7.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厅等单位联合摄制的甘肃省首部秦腔数字电影《锁麟囊》于2013年1月13日进行全省首映,这标志着2013年甘肃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正式启动。该影片根据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的代表作改编,既保留了京剧的精髓,又体现了秦腔的特色。看过电影的观众普遍认为,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影片。这表明()①不同区域文化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借鉴和吸收②中华文化能够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③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④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8.2013年2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国共两党进一步深化了“两岸同属一中”的共识。这一共识表明()①两岸对中华文化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②加强文化交流实现了两岸文化趋同③两岸应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④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决于文化认同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9.皮影戏又称灯影戏,这门比京剧还要古老1000多年的表演艺术,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融为一体,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皮影戏的发展历程表明()①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③对待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0.2012年7月5日召开的“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与山东精神”学术研讨会上有人指出,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儒家文化在过去长达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上占据着文化主导地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离开儒家文化谈山东精神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说明()A.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B.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C.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D.中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越燃越旺11.有一种精神,它表现为自尊自信的品德、不卑不亢的人格;表现为坚韧不拔、奋发图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悲观、不丧气,勇于开拓,积极进取;表现为志存高远,不安于小成,不诱于小利,为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著追求等。这种精神是________精神。()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12.2012年7月21日白天至22日凌晨,北京市遭遇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凶猛、最持久的一次强暴雨。“患难见真情,危难出英雄”,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面前,北京市政府与民众同心协力、守望相助,演绎了感人肺腑的“北京精神”,衍生出动人心魄的“北京力量”。北京人民的上述表现突出体现了中华民族________的精神。()A.团结统一B.勤劳勇敢C.自强不息D.爱好和平13.成语“天道酬勤”强调多一分耕耘便多一分收获,这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A.团结统一B.勤奋进取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14.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之所以要振奋民族精神是因为民族精神()①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④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5.我们必须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五四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而当今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这表明()①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③弘扬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16.截至2013年5月,广州全市共有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6个、市级国防教育基地14个。自2005年起,广州在此前每年财政投入上百万元经费的基础上,增加财政投入至400万元,用于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目前年均免费接待中小学生近400万人次,爱国主义教育形成特色。广州市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爱国主义()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和最重要的因素③是我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④可以直接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7.“闯关东”是我国近代历史上一个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电视剧《闯关东》,以其美学品位和历史品位所产生的艺术吸引力和感染力,征服了上亿观众,是一部既养“眼”更养“心”的佳品力作。《闯关东》之所以吸引观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弘扬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在于()①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②有利于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③有利于铸造民族之魂,回归传统文化④有利于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3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8.近来,“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战士”高铁成等“最美英雄”接连涌现。透过这些“最美英雄”和他们的“最美事迹”,我们深深地领略到一种内涵深刻、价值崇高的“最美精神”。这种“最美精神”()①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美德②蕴涵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③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是中国人民的物质财富④具有相对稳定性,需要我们批判地继承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9.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是()①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②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③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④促进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决定因素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0.“他用生命擎起了舰载机起飞。”罗阳投身祖国航空事业30年来,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坚持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理念,兢兢业业,攻坚克难,长年超负荷工作,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了多个重点型号的研制,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罗阳的事迹告诉我们,弘扬民族精神()①必须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②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③必须立足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④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21.(12分)材料一2012年7月30日,中国社科院举行《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和《中华史纲》出版座谈会。与会领导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独特历史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发展进步,缔造了多元一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正是有了伟大民族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中华民族才历经磨难而经久不衰,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我们学习历史,就要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历史文化,珍视先辈们创造的优良传统,深切感悟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不断增强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担当,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凝聚起推动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材料二翻阅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从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到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从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到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古往今来,几多中华儿女以悲壮的付出和牺牲延续中华民族命脉,强健中华民族肌体!(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10分)(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意义。(10分)422.(14分)2013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纪念日。92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1)为什么说上述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10分)(2)民族精神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使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简要说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10分)5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1.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②是从人类的角度讲文字重要性的,不符合题意;热爱和写好汉字对传承优秀中华文化、抵制庸俗文化不具有关键性意义,④错误;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B2.解析:文化典籍不都是先进文化,①错误;文化典籍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②错误;③④符合题目要求。答案:D3.解析:题干材料没有突出国画的悠久历史和对其他绘画的借鉴,①④与题意不符;国画“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异彩纷呈,内涵丰富,②③正确,选A。答案:A4.解析:古诗词体现了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韵味体现了丰富的内涵及独特的风格,①②③符合题意,选A。答案:A5.解析:题干强调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因此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故①②应选。答案:C6.解析:中医学体现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其特点反映了中华科学技术的特点,以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答案:D7.解析:电影《锁麟囊》改编自京剧,既保留了京剧的精髓,又体现了秦腔的特色,说明了①;观众普遍认为该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影片,体现了③;②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B8.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国共两党进一步深化“两岸同属一中”的共识,充分说明了海峡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显示了
本文标题: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370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