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江西南昌市南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学年江西南昌市南大附中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分)(2012•湖南一模)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维法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2.(4分)(2012•汕尾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重为G的物体,若用与斜面底边平行的恒力推它,恰好能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B.C.D.3.(4分)(2014春•东湖区校级期末)用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倾斜轻绳a和水平轻绳子b共同固定一个小球,这时绳b的拉力为F1.现在保持小球在原位置不动,使绳子b在原竖直平面内逆时针转过θ角固定,绳b拉力变为F2;再转过θ角固定,绳b拉力变为F3,如图所示,则()A.F1=F3>F2B.F1=F3<F2C.绳a拉力不变D.F1<F2<F3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4分)(2014春•东湖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轻杆BO一端装在铰链上,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装一轻滑轮,重为G的物体用细绳经滑轮系于墙上A点,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若将A点沿竖直墙向上缓慢移动少许,设法使系统重新平衡,则细绳所受拉力F1和轻杆所受压力F2大小变化情况是()A.F1变小B.F1不变C.F2变小D.F2不变5.(4分)(2014春•东湖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跨在光滑圆柱体侧面上的轻绳两端系有质量为mA、mB的两小球,系统处于静止状态.A、B小球与圆心的连线分别与水平面成60°和30°角,则两球的质量之比和剪断轻绳时两球的加速度之比分别为()A.1:11:2B.1:11:C.:11:1D.:11:6.(4分)(2014春•东湖区校级期末)A是用绳拴在车厢底部的氢气球,B是用绳挂在车厢顶部的金属球,开始时它们和车厢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突然刹车使车厢做匀减速运动,则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刹车期间车内情况的是()A.B.C.D.7.(4分)(2012•故城县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长斜坡上有C、O、B三点,CO=OB=10m.在0点竖直地固定一长10m的直杆OA.A端与C点间和坡底B点问各连有一光滑的钢绳.且各穿有一钢球(视为质点).将两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同时分别沿两钢绳滑到钢绳末端.则小球在钢绳上滑行的时间tAC和tAB分别为(取g=10m/s2)()A.2s和2sB.s和2sC.s和4sD.4s和s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4分)(2014春•东湖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物体2放在正沿平直轨道向右行驶的车厢底板上,并用竖直细绳通过光滑定滑轮连接质量为m1的物体,与物体l相连接的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则()A.车厢的加速度为gsinθB.绳对物体1的拉力为C.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为(m2﹣m1)gD.物体2所受底板的摩擦力为m2gtanθ9.(4分)(2010•徐州三模)如图所示,置于固定斜面上的物体A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作用保持静止.若力F大小不变,将力F在竖直平面内由沿斜面向下缓慢的转到沿斜面向上(转动范围如图中虚线所示).在F转动过程中,物体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物体与斜面间的()A.弹力可能先增大后减小B.弹力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摩擦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D.摩擦力一定一直减小10.(4分)(2014•定兴县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物体,已知mA=6kg、mB=2kg,A、B间动摩擦因数μ=0.2,在物体A上系一细线,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0N,现水平向右拉细线,g取10m/s2,则()A.当拉力F<12N时,A静止不动B.当拉力F>12N时,A相对B滑动C.当拉力F=16N时,B受A的摩擦力等于4ND.无论拉力F多大,A相对B始终静止11.(4分)(2014春•东湖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AB=BC=CD=DE,一物体从A点静止释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vB:vC:vD:vE=1:::2B.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E=2tB=tDC.物体从A运动到E的全过程平均速度=vB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B﹣vA=vC﹣vB=vD﹣vC=vE﹣vD12.(4分)(2010•梧州一模)如图所示,足够长的硬质直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环A,环下方用轻绳挂着一个重力为G的小物体B,杆与水平方向成θ角,当环沿杆下滑时,物体B相对于A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环沿杆无摩擦下滑,B的加速度为gsinθB.若环沿杆无摩擦下滑,绳的拉力为GsinθC.若环沿杆下滑时有摩擦,轻绳可能竖直D.无论环与杆之间有无摩擦,轻绳都与杆垂直二、填空题(共16分)13.(4分)(2014春•东湖区校级期末)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①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填字母代号)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B、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C、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D、将橡皮条和绳子结点拉到相同位置②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填字母代号)A、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B、两细绳必须等长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D、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4分)(2015•莲湖区校级二模)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将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挂竖直弹簧下端,进行测量,根据实验所测数据,利用描点法做出了所持钩码的重力G与弹簧总长L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回答以下问题.(1)弹簧的原长为.(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3)分析图象,总结出弹簧力F跟弹簧长度L之间的关系式为.15.(8分)(2013•广东)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b)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①部分实验步骤如下: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C.将小车依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穿过限位孔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用字母填写)②图(b)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s③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④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三、计算题(共四小题,共36分.)16.(8分)(2012•浉河区校级一模)有一种机械装置叫做“滚珠式力放大器”,其原理如图所示,斜面A可以在水平面上滑动,斜面B以及物块C都是被固定的,它们均由钢材制成,钢珠D置于ABC之间.当用水平力F推斜面A时,钢珠D对物块C的挤压力F′就会大于F,故称为“滚珠式力放大器”.如果斜面A、B的倾角分别为α、β,不计一切摩擦力以及钢珠自身的重力,求这一装置的力放大倍数(即F′与F之比)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8分)(2013•台江区校级二模)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物块用轻绳连接,绳跨过位于倾角α=30°的光滑斜面顶端的轻滑轮,滑轮与转轴之间的摩擦不计,斜面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第一次,m1悬空,m2放在斜面上,用t表示m2自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至斜面顶端所需的时间;第二次,将m1和m2位置互换,使m2悬空,m1放在斜面上.如果=,求m1自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至斜面顶端所需的时间为多少?18.(8分)(2014春•东湖区校级期末)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有两个半径都是r的小球A和B,质量分别为m和2m,当两球心间距离大于L时,两球之间无相互作用力;当两球心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L时,两球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恒定斥力F,设A球从远离B球处以速度v0沿两球连心线向原来静止的B球运动,如图所示,欲使两球不发生接触,v0必须满足的条件?19.(12分)(2007秋•奉贤区期末)当物体从高空下落时,所受阻力会随物体的速度增大而增大,因此经过下落一段距离后将匀速下落,这个速度称为此物体下落的收尾速度.研究发现,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球形物体的收尾速度仅与球的半径和质量有关.下表是某次研究的实验数据小球编号ABCDE小球的半径(×10﹣3m)0.50.51.522.5小球的质量(×10﹣6kg)254540100小球的收尾速度(m/s)1640402032(1)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出B球与C球在达到终极速度时所受阻力之比.(2)根据表中的数据,归纳出球型物体所受阻力f与球的速度大小及球的半径的关系(写出有关表达式、并求出比例系数).(3)现将C号和D号小球用轻质细线连接,若它们在下落时所受阻力与单独下落时的规律相同.让它们同时从足够高的同一高度下落,试求出它们的收尾速度;并判断它们落地的顺序(不需要写出判断理由).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学年江西南昌市南大附中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分)(2012•湖南一模)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维法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物理模型的特点及作用;瞬时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版权所有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质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科学抽象,是采用了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当时间非常小时,我们认为此时的平均速度可看作某一时刻的速度即称之为瞬时速度,采用的是极限思维法;在研究多个量之间的关系时,常常要控制某些物理量不变,即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曲线运动或者加速运动时,常常采用微元法,将曲线运动变成直线运动,或将变化的速度变成不变的速度.解答:解:A、质点采用的科学方法为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故A错误;B、为研究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我们采用了取时间非常小,即让时间趋向
本文标题:江西南昌市南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361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