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浅谈电梯运行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标题浅谈电梯运行产生的问题及对策系部建筑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物业管理(智能方向)班级10智能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二○一三年五月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系部建筑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物业管理(智能方向)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论文)题目浅谈电梯运行产生的问题及对策子题目教学要求: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提出选题,围绕选题收集相关资料,要求根据和运用所学课程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问题,通过论文写作提高自己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应完成的工作量:1、选题并编制论文提纲2、独立完成论文写作3、字数:6000字以上4、制作答辩用PPT进度计划:24日:论文动员、与导师沟通2月25日—3月1日:选题、收集资料(1周)3月2日—3月8日:撰写、修改并确定论文提纲(1周)3月9日—4月5日:提交论文初稿(4周)4月6日—4月26日:论文修改、确定正稿(3周)4月27日—5月5日:按要求打印论文并递交(1周)5月6日以后:制作PPT,准备论文答辩参考资料:[1]上海电梯行业协会及培训中心.《电梯原理·安装·维修》[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1年11月[2]贺德明肖伟平编著·《电梯结构与原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3]李增健·电梯检测方法[J]·中国电梯·2012·第23卷第三期总第359期[4]李增健·电梯事故[J]·中国电梯·2013·第24卷第三期总第383期[5]李增健·电梯的发展[J]·中国电梯·2011·第22卷第22期总第354期摘要随着我国电梯产业的发展,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迅速推动电梯行业的快速扩大,人们对电梯产品从性能和数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电梯产业健康快速地发展,同时需配备技术素质高,数量充足的从业人员作为保障。电梯市场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迅速发展,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其应用越来越广。电梯作为现代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工具,人们对其运行时的稳定性、安全性及舒适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不断的通过合理的选择和人性化的设计,来提高电梯运行时的稳定性,舒适性,并相应的提升了电梯的安全系数与运行质量,使电梯达到了更美观、更安全、更实用的层次,从而满足人们对电梯的功能需求。关键词:电梯故障振动改善节能目录一、概论………………………………………………………………1(一)电梯发展历史…………………………………………………1(二)电梯发展趋势…………………………………………………2二、电梯运行发生主要问题分析……………………………………2(一)电梯运行发生的主要问题……………………………………2(二)电梯运行事故经常发生的原因………………………………4(三)中国电梯将如何发展…………………………………………6三、解决电梯运行发生故障的主要对策……………………………6(一)电梯运行发生问题相应解决办法……………………………6(二)简述电梯事故频发的对策……………………………………8(三)电梯市场的完善………………………………………………10四、结论…………………………………………………………………11附(参考文献)……………………………………………………12-1-浅谈电梯运行产生的问题及对策一概论(一)电梯发展历史1854年美国工程师伊莱沙.格雷夫斯.奥的斯在第二届世界博览会上向世人展示他发明的升降机,此时人类垂直的运输工具的雏形已经初露端倪。1889年,美国奥的斯公司首先将一直流电动机的动力的电梯安装在纽约德玛利斯大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电梯;1900年以交流感应电动机拖动的电梯问世,由于交流电动机结构简单,造价低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84年日本三菱推出了电梯变压变频调速技术(VVVF)覆盖了直流电梯占据高速电梯世袭领地。(二)电梯发展趋势1、电梯控制系统的集成化电梯自动控制系统已经成为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中具有相当活力的一个分支。为适应对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功能实现灵活性的高要求需要,发展起来的系统是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这种系统是将4C技术,即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及转换技术整合成高度关联、融合的体系。它在适应范围、可扩展性、可维护性、系统工作稳定性等诸多方便较以往控制系统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并成为推动电梯控制技术发展的基石。-2-2、电梯速度趋于超高速化随着摩天楼的群起,对电梯的运行速度不断提出挑战,同时也促进了电梯技术的发展。目前世界上电梯的最高速度已达到17m/s,更有18m/s的电梯将要运行在600多米高的“上海中心大厦”内。可以预期,随着多用途、全功能的超高层建筑的发展,超高速电梯必定继续成为研发的方向。超大容量曳引电动机、高性能的微处理器、减振、噪声抑制技术、轿内自动调压系统、适用于超高速电梯的安全部件等技术都将会积极地推进。3、电梯的节能环保化节能、环保材料在电梯零部件上的应用已经初露端倪。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能量回馈装置正在迅速提高整机配套率。非金属材料制作的轿壁、导向轮、曳引轮已经投入应用。电梯悬挂系统以扁平复合曳引钢带取代了传统曳引钢丝绳。以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曳引绳取代钢丝绳更具有革命性。此外,采用直线电机驱动的电梯也有较大研究空间。两台电梯共用同一井道的双子电梯已经开始运行。电梯群控系统更趋于智能化。如基于专家系统、模糊逻辑的群控系统能适应电梯交通的不确定性、控制目标的多样化、非线性表现等动态特性。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电梯的智能群控系统能与大楼所有的自动化服务设备结合成整体智能系统。二、电梯运行发生主要问题分析(一)电梯运行发生的主要问题随着我国高层建筑及使用电梯的建筑不断的增加,电梯的使用越-3-来越普及,尤其是高速电梯的使用率提高,使得电梯的运行出现很多问题,最为常见的就是电梯容易出现运行振动及噪声,电梯轿厢与对重碰撞等等。如果电梯在运行之中出现振动不及时去维修,轻则造成电梯部件的磨损甚至报废,重则则给乘客造成恐慌甚至出现危险。电梯厂家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更应保证电梯的安全。乘客也对电梯运行的平稳度有着很高的要求。1、电梯轿厢与对重碰撞事故及原因分析事故:2010年11月,新疆自治区某酒店一台额定速度为2.5m/s的在用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了一起电梯轿厢与对重碰撞的事故。该电梯从30层运行至14层(轿厢在14层上方但还未平层)时轿厢内乘客听到碰撞声,发现电梯紧急停车,且轿厢左下角出现变形。被困者立刻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员,请求救援。随后,管理员到机房切断电源,打开轿门,从轿厢里救出被困人员后又重新将该电梯的总电源开关合上。电梯送电后立即从新开始向上运行,当运行至接近15层平层位置时,在机房的操作人员听到井道内传来剧烈的响声,立即把电梯转至检修状态。原因分析:该电梯对重导轨支架固定点过软或有松动,运行中有晃动现象;曳引钢丝绳张力不均匀(一侧偏紧),运行时对重架向一侧受力;碰撞发生时有一个钢丝绳脱槽移位,这是对重架左上端脱轨的原因之一。电梯的导靴与对重架连接处的螺栓连接固定缺少防松措施,既无弹簧垫圈也无双螺母锁紧。救援人员救出轿厢被困者后,不应该盲目恢复电梯电源使电梯正常上行运行。-4-2、电梯运行震动与噪声原因分析没有按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井道的土建设计,没有留出井道抽风孔或留出的抽风孔面积不足,由于运行中轿厢的活塞效应而引起噪声和抖动;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或变形,导致导轨支架位移及导轨扭曲变形等;建筑物中机房楼板厚度不足,荷载偏低;曳引机支撑梁刚度不够;电梯在设计中,对有某些零件不恰当的设计或者降低成本,导致安装及运行中造成与其他零件配合度不够;曳引机与支撑梁之间减震垫的材料、数量、布置不合理及受力不均匀;导轨支架刚度不够;导轨支架的间距过大,导轨的稳定性不足;电梯导轨接头缝隙过大或安装对位不准;与曳引钢丝绳性能有关的因素或是曳引钢丝绳之间的张力均衡差过大;高速旋转机械部件(如电动机的转子)的动平衡差,机械减速装置的制造精度不够(如涡轮蜗杆的啮合,齿轮的啮合);电梯轿厢的不平衡(轿厢悬挂点与轿厢物理重心偏离过大);电梯轿厢结构不合理,电梯轿厢的设计及生产中没有考虑降噪、吸振措施,尤其是对于中高速电梯;电梯轿厢零部件安装的不到位,没达到设计要求;电气系统的高次谐波和信号反馈差;一些减震元件的老化,如曳引机减震垫中的橡胶老化,失去减震的能力。(二)电梯运行事故经常发生的原因1、电梯运行事故频发的思考近些年来,随着电梯大量出现在我们生产与生活活动中,导致人员伤亡的电梯运行事故也频繁发生,这是为什么呢?造成电梯运行事-5-故频发的最根本原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电梯制造厂家为了降低成本,所选用的电梯配件质量有所下降,而电梯采购方多是以价格作为选用电梯的首要条件,导致电梯制造厂家以价格作为竞争的筹码,而不是以电梯的质量论英雄,这样就形成了恶性竞争。电梯厂家为了谋取利益,只有通过不断地降低制造成本,选用材质较差的电梯配件,以达到利益的最大化。电梯零部件材质质量的整体下滑,是电梯事故频发的隐患之一。从事电梯行业的人都了解,从电梯的制造到使用,其中最辛苦的环节是电梯安装。由于电梯利润的空间不断缩小,电梯安装人员的待遇也越来越低。而从事电梯安装的人员,由于需要掌握一定的电气和机械知识,而且其工作环境差,工作性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很多优秀的电梯安装人员都渐渐转行,或是选择其他工作。另外,一些小的电梯厂家,只关心电梯的销售,而对电梯的安装质量未进行有效控制。大家知道,一部电梯运行的好坏,安装质量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之一。所以,电梯安装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是电梯事故频发的又一原因。电梯必须由有资质的维修保养单位至少每15天对其进行一次维护保养。可据笔者调查,现在市场上很多电梯维保单位的技术力量根本达不到要求,维保人员技术能力差,维保工作不认真。而维保单位之间为了利益进行低价竞争,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聘用少量的人员维保大量的电梯,使得人机不匹配的矛盾突出,甚至出现电梯不坏不修的现象,根本谈不上15天一次的正常维保。而从事电梯维保的人员工资待遇差,工作压力大,导致越来越少的优秀技术人员选择这个职业。若电梯得不到正常有效-6-的维护,其使用安全也就成为一纸空文了。由于各地区的不同,对电梯设备的技术指标的硬性要求执行规定方面的严格程度也不相同;且中国电梯大部分为上世纪80年代甚至更早一些的产品,电梯设备老旧磨损厉害。缺少专职人员安全培训,管理制度不完善;乘客在乘坐电梯时不规范的行为和错误举止等等众多因素造成电梯运行事故经常发生。(三)电梯市场的完善电梯运行改善:1、继续行政许可制度,完善市场退出机制;2、实施电梯服务“一条龙”制度,防止事故中的推诿;3、建立电梯质量仲裁机构,加快实施召回制度;4、建立健全电梯报废制度,杜绝“超期服役”;5、强化培训机制,保证电梯作业工人素质;6、确立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7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安全氛围。发展方向:随着绿色环保理念在人们心中越来越重视,电梯客户选择电梯不仅重视电梯的性能、质量和价格,更加重视其节能性能。电梯已成为高楼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但是电梯也正是高楼中耗能元件之一,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不仅可以为客户节约费用,而且也是电梯的发展主要方向。如何节能已经成为我们心中共同的目标。三、解决电梯运行发生故障的主要对策(一)电梯运行发生问题相应解决办法1、电梯轿厢与对重碰撞事故的对策该电梯应该固定对重导轨支架点且不能过软或有松动,运行中无晃动现象;使曳引钢丝绳张力均匀,运行时使对重架向均匀受力;-7-发生碰撞时钢丝绳无脱槽移位,电梯的导靴与对重架连接处的螺栓连接固定增加防松措施,有弹簧垫圈何,双螺母锁紧。救援人员救出轿厢被困者后,不应该盲目恢复电梯电源使电梯正常上行运行。因为电梯已经出现碰撞急停,且救援人员发现轿厢变形,应该把电梯直接转入检修状态或断开电梯总电源,等待专业维修人员查明并消除电梯隐患后方能恢复电梯正常运行。以上事故案例可以发现对重导靴衬的防松措施的重要性,如果有松动措施的话就不会发生以上事故。所以,电梯维保人员对电梯常规保养时应注意轿厢、对重导靴靴称的固定与防松措施,查看是否有弹簧
本文标题:浅谈电梯运行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69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