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我国城市交通的时空特征
我国城市交通的特征与发展趋势——我国城市交通的时空特征二我国城市交通的时空特征(1)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城市边界弱化,城市交通需求激增。随着城市边界呈现弱化趋势,出现了大城市、特大城市,城市间人口流动和物资流动加剧,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强度加大,客观上扩大了城市交通的需求;特别是随着城市边界的进一步弱化,大城市负担着大量的客货运输、换乘、中转、集散任务,突出地表现为出人口交通和过境车辆的增加,严重地冲击着城市内部交通运输,从而造成城市交通需求迅速增长。二我国城市交通的时空特征(2)城市布局与交通发展不适应,缺乏整体发展战略大中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不是一次规划和建成的,而是从规模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大城市的路网结构都是在既有路网基础上经过改扩建而形成。因此城市布局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交通的发展。二我国城市交通的时空特征(3)城市交通路网结构不合理,混合交通状况严重我国现有城市路网一般都是密度低、干道间距过大、支路短缺、功能混乱,属于低速的交通系统。并且交通路网布局中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的比例不符合国际通行的“1—2—4”路网结构比例。二我国城市交通的时空特征另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道路上混合行驶的交通状况在我国很多城市普遍存在,导致城市交通中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降低、车辆速度降低、交通秩序混乱、路网布局不断恶化、行人交通安全无法保证等一系列不良后果。二我国城市交通的时空特征(4)道路施工的规划不科学。城市道路下方埋藏着四通八达的电缆、自来水管道、煤气管道等,由各个公司对分别管理,由于这些公司平时缺少必要的联系,一些道路经常刚被一个公司填上,又被另一家公司挖开。这种道路施工的规划不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交通,使得本来就供应不足的城市道路雪上加霜。二我国城市交通的时空特征假日特征高峰特征(早高峰&晚高峰)二我国城市交通的时空特征北京市城市交通机动车增长速度快城市空间发展功能集聚现象严重,向心交通问题突出。停车位严重短缺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年鉴北京市城市交通北京市汽车保有量0100200300400500600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年份数量(万量)机动车私人汽车北京市交通委运管局2011年4月公布,对北京市中心六城区、十个远郊区县以及亦庄、北京西站地区的停车资源普查结果:停车位741090个。74万公共停车位中,临时占道停车位5万个,路外公共停车位36万个,地下停车位32万个。北京市城市交通北京市城市交通北京市城市交通北京市城区的路网结构以矩形环状为主,道路多以此为依托,与经纬线平行网状分布。先后依托城市扩展,建设了二、三、四、五和六环路。老城区(二环路以内)的城市道路则是棋盘式的格局,横平竖直。此外,北京的外围还有连接北京市的十一条国道。北京市城市交通从建国初期发展而来的北京市路网结构基本属于“放射加环形”的模式,呈“单中心”、“同心圆”式向外扩张,建国初期城市不大的情况下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一方面放射道路将大量空间需求引向城市中心,加剧了城市发展的“单中心聚焦”;另一方面,过于密集的环路建设诱使城市空间不断在沿线聚集,与原有城市发展连成一片,呈“摊大饼”式无序蔓延,形成恶性循环。北京市城市交通由于已有的单中心+环状的路网结构使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于市中心区内,不但使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陷于被动,还带来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因而在最近一次的总体规划(2004—2020)中,北京市做出了巨大的空间结构调整,启用“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模式,希望能够缓解北京市中心的人口压力。北京市城市交通北京市城市交通9:0011:0012:0015:3018:0023:00
本文标题:我国城市交通的时空特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04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