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潮州市中考满分作文-七年级文言文阅读探究性学习葛珍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研究课题名称:七年级文言文阅读探究性学习设计者姓名葛珍所在学校高州市新垌一中所教年级七年级研究学科语文联系电话13318533756电子邮件863022308@qq.com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文言文阅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且难度相当大。学习文言文,尤其是从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七年级转化,跨度很大,这是小学生跳入中学后有难度的知识转化。因为涉及到的文言内容难度陡然增加;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用法,还有不少的文言特殊句式。这种现状一下使学生难以适应。学生就会对文言文产生恐惧感,久而久之会失去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教师也普遍感到难以入手,使文言文教学难以很好进行。因此必须帮助学生调好心理,帮助学生走好这一步。况且,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忽视了探究性学习,导致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低下,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针对这些现状,我们提出了此课题,并且进行了实践尝试。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结晶,其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提高现代汉语水平,厚实语言文化素养,享受传统美德熏陶。基于此,新课标提出了“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的总目标,增加了文言文在实验教材中的比例(初中约占30%)。然与现代文阅读教学改革相比,文言文阅读教学改革举步维艰,“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死角’”(钱梦龙语)。至今,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强调机械记忆的“串讲式”教学仍有市场,导致学生阅读消极,思维依赖,教学效益低下。忽略了他们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直接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淡化了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当今的语文教学必须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思想,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语文学习,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课题介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和“对作品的思想感情的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相对于此,文言文探究性阅读,具有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特征,它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主体地位,注重多种对话关系的展现与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主动地品读文言文材料,主动地参与“存疑——析疑——释疑”的学习过程。此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与创新意识,有助于其主动地建构基础阅读“经验”,提升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因而,提倡文言文探究性阅读是语文教学改革走向深入的必须与有效手段。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三维目标要求配上思维导图)(一)、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广泛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开展对话式的文言文阅读课堂教学,在对话中张扬个性“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3、培养主动探求精神,提高自行解答能力。(二)、过程与方法:以实验法为主,辅以谈话法、测量法、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等。1、学会采用多种方式途径收集资料,并能对各种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分析。2、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初步学会探究学习的方法。3、经历小组合作学习,实地调查,初步学会如何与人交际、与人协作。(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和习惯。2、重视文言文阅读感受和体验。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1、学生是七年级的学生;2、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不太好;两极分化严重,性格特点不同。3、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和同学交流,乐于表达自己,渴望达到同学和教师的赞许;4、学生对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5、学生对问卷调查、采访等活动不太熟悉;6、文言文阅读比较少,文言文阅读能力相对比较差。其原因有:(1)学生不懂得自己为什么要学这些“之乎者也”,学它干什么,好像不学也可以。(2)学生就会对文言文产生恐惧感。(3)文言文教学能提高写作水平、提升文化品位受社会读书无用论误导。(4)是文言文阅读的途径比较少。(5)可供文言文阅读的资源不多。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一)、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通过以下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1.消除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恐惧心理,激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2.找到了文言文学习的突破口,(例如文言句式等),重点研究,寻求突破,使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使文言文阅读教学水平整体上了一个台阶。3.注重学生的阅读实践,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研究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4、培养学生重视文言文阅读感受和体验(二)、通过以下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1、鼓励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2、课外文言文阅读指导课3、个性化的语文活动与社团活动4、、学会采用多种方式途径收集资料并能对各种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分析。5、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初步学会探究学习的方法。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1、研究的最终成果以总结经念的形式展现出来2、通过研究性学习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实验,培养学生广泛的文言文阅读兴趣,扩大文言文阅读面,增加文言文阅读量,努力达或超过《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生文言文阅读量,培养学生丰富情感知觉,提升品鉴能力,吸纳写作养料,陶冶情操,历练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总结研究性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和方法。4、在全校范围内推广成功经验,切实提高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六、资源准备实验法:在学校设立实验班,验证实验课题,找出规律,总结经验以及教学模式。测量法:编制试卷、问卷,以了解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状况。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实验过程中教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揭示其异同,找出教育现象的普遍规律及主要对象的特殊规律,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或具体作法。学校的图书馆;学校的公用电脑房;学生进行研究的场所准备。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研究性学习的阶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起止时间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先在语文课中向学生介绍研究性学习的原因,目标以及意义。1、课题申报和论证。2、征求课题组成员意见,撰写实施方案。3、开题报告。召开课题组成员和参与该课题活动的教师会议,邀请有关领导参加,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和修订。4、提出和选择课题。1至2周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提出和选择课题老师现提出大的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自己定出课题。1、制定计划。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提出本阶段的工作计划。2、围绕课题开展各类研究活动。3至4周成立课题组根据学生交上来的课题,个学生自己选择有兴趣的课题,自由组合进行研究性学习。组织研讨活动,研究案例,并提出修正意见。形成小组实施方案各小组自己订下研究计划,以及研究途径,老师进行指导。1、实验阶段性总结2、实验观摩及阶段性实验经验交流会。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1、制定计划。2、到图书馆、以及学校计算机房查找资料。3、整理资料,自由发表观点,并写出提纲。4、再次处理数据,整理研究成果,完成总结经念编写。1、制定计划。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提出本阶段的工作计划。2、总结交流。召开课题组会议,交流第二阶段撰写的经念总结。3、处理数据资料,整理研究成果,完成以上专题经念总结撰写。4、撰写研究报告。5至6周5、结题鉴定。6、总结推广。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一)总结1、合理地创设了与主体相适应的学习环境,拓宽了教学时空的广度和深度,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对祖国的语言文学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悟、更多的积累及运用的机会,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落到实处。2、本人由于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于课题研究处于摸索阶段,因而在实验过程中的量化测试、资料积累等方面都做得比较欠缺。在以后的研究中,还要多向兄弟学校老师、教科所领导虚心请教,自己多进行理论学习,同时还需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和探索。3、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和农村学生家长教学观念的相对滞后,也给课题的进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二)后续研究的设想1、本课题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研究文言文阅读的引导,而且仅局限于“字字落实,句句清楚”重文言实词解释,不重视文章自身特点,其实,我们还可以在掌握了文言文的基本学习方法和技能,储备了独立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我们会在已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趁热打铁,拓展延伸,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层次。2、研究过程用向同科组的请教,让他们提意见,减少研究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3、在研究性学习中应以表扬鼓励为主,不应操之过急而对学生要求过严影响研究结果。
本文标题:潮州市中考满分作文-七年级文言文阅读探究性学习葛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973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