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浅谈基层民警走访工作的现状和建议
浅谈基层民警走访工作的现状和建议“三评三访”深化大走访活动,是广大公安民警深入社区,融入群众,扎根基层,倾听群众意见建议,接受群众评议的有力载体,更是增进警民关系的一项重大举措。笔者根据醴陵实际,通过深入基层调研、与群众进行座谈,了解到辖区群众的见警率、民警与群众的“双向”熟悉率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但也发现基层民警在走访群众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一、当前民警在走访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不够深入,浅尝辄止。从民警的座谈了解和走访检查、抽查情况来看,在具体走访工作中,部分民警仅满足于问一问群众基本情况,记一记走访对象的家庭成员,不能通过走访了解深层次问题,不能发现并为群众真正解决实际困难,浅尝辄止,水过地皮湿,为走访而走访。一些新分配的学员民警,更不知道走访是什么概念,工作思路不清晰。(二)不够谦逊,放不下架子。我们的一些农村民警,生活在城市,工作在农村。工作中,有的以城里人自居,看不起农村人;有的以管人者自居,动不动就训斥。对于农村社区工作来讲,这些都是不可取。比如,有的民警入户走访时,嫌人家的椅子脏,坐之前拍了又拍,吹了又吹;有的嫌人家烟的档次低,自己拿出高档烟点上;有的总是打官腔,嫌人家说话土。很显然,部分民警放不下架子,不能把自己当做普通老百姓来看待,这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行为上的岐视。老百姓虽然口里不说,但是心里一清二楚,久而久之,就会对走访民警形成抗拒心理,极不利于走访工作的开展。(三)不够灵活,缺乏技巧。与人沟通,是一门学问。与老百姓打交道,则是一门艺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民警缺乏丰富的社会阅历,缺少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经验技巧,不能很好地掌握入户走访的方法和技巧:不知道怎样入户,不知道怎样和老百姓打招呼,不知道怎样和老百姓拉家常。因此,走访工作不能切实了解群众在想什么,最关心什么,最需要什么,更不能掌握一些深层次、内幕性信息为公安工作现实斗争服务,从而达不到预期的走访效果。(四)不够标准,要求不高。个别单位对走访工作缺乏严格要求,没有统一标准,基层民警对走访群众工作有消极应对思想,存在“上级抓得紧就走得密、领导要求严就走得勤”等情况,走访积极性明显滞后,存在着“走与不走一个样、走多走少一个样”的工作局面。通过“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阶段性检查情况看,个别派出所领导,工作布置得很具体,很到位,但是在检查督促方面没有及时跟上,从而导致了走访工作只有数字,没有成效。二、当前走访问题的症结所在(一)认识不足。通过调研了解,有的基层领导认为走访群众工作是一项“虚指标”,吃苦多,战线长,又不容易出成绩,不如抓执法办案来得实在。一些基层民警对走访群众工作认识上有偏差,在思想上还存有“重打击、轻防范”、“重办案、轻基础”等旧观念;有的把走访群众作为阶段性的措施,还有的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入户难、见面难、沟通难,不愿意扎根基层,主动开展群众工作。(二)经验缺乏。虽然绝大多数民警积极参与走访,都有做好群众工作、与群众打成一片的良好愿望,但由于当前整个民警队伍正在逐渐年轻化,群众工作经验不足导致群众工作能力欠缺,走访方式方法运用有时不够恰当,“传、帮、带”作用发挥不明显,间接影响了走访工作的深入进行。以均楚派出所为例,近两年,新警不断充实到基层民警队伍中,虽然激发了民警队伍的活力,但新警社会阅历少,处事经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走访工作的开展。(三)制度不健全。一些单位对走访群众工作存在下列情况:号召多,具体指导少;形式多,可操作内容少。在考核走访质量和民警的双向熟悉率等实际内容上重视不够,深入辖区动态考核工作过程简单化,奖惩激励机制不规范等,以致一些基层民警热衷于破案立功,热衷于宣传报道,提不起走访群众工作的积极性。三、解决上述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一)强化领导,提高认识。要加强对走访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把走访活动作为一个长期性的工作来谋划运作,突出连续性。各级领导要加强走访活动检查和督导力度,认真落实党委成员基层联系点、领导下基层当兵、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走访等制度,进一步推动走访工作扎实开展。通过领导以身作则,带动基层民警重视该项工作,使其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是我们宝贵的执法资源。特别是当前社会矛盾增多、执法难度加大的情况下,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切实增强走访群众的自觉性、主动性,在公安机关上下形成争当群众工作标兵的良好氛围。(二)建章立制,细化指标。要细化走访工作指标,将走访工作与执法执勤、人口管理、治安防控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并完善走访工作长效机制。依此制定出各派出所走访的具体时间、数量和预期目标,使每个单位都做到心中有数。对走访工作考核时,要广泛深入辖区群众当中,让辖区群众当评委,将民警下基层工作时间、向群众宣传法律内容、帮教失足人员、对辖区群众熟知程度、依托走访控制和防范各类治安问题和案件、群众对民警熟悉程度、群众对民警的满意程度等进行量化,列入基层民警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成绩与单位评先评优和干部量化考核成绩挂钩。在定期对基层单位和民警走访工作进行考核评估的基础上,及时通报考核成绩,对考核名列前茅的,适时给予记功、嘉奖、通报表扬,反之则进行问责,以达到增压促效的目的。(三)掌握方向,有的放矢。入户走访是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要做好走访工作,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归纳总结,走访工作一般分为以下四种情况:一是以矛盾化解为重点,积极走访案件当事人;二是以纠纷调处为主线,主动参与全市群众工作;三是以基层普法为目的,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四是以司法亲民为指引,积极开展爱民行为。在充分掌握此行目的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把握好走访时谈话的内容、方向,从而更好更快的达到预期目的。(四)加强培训,把握技巧。针对近几年新警数量不断增加,且年龄日益年轻化的特点,还应加强该方面的培训工作,让新警能在较短时间内把握好走访技巧,与老百姓打成一片。一方面要讲究语言技巧。“一句话可以叫人笑,一句话也可以叫人跳”,说的就是语言技巧运用的至关重要性。在入户走访时,除要掌握必要的法律法规知识外,还要懂得语言技巧。有的三言两语就可以处理好;而有的因言辞不当,千言万语也免不了让人失望。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工作实践中,要掌握好三个重要环节:“进门讲什么”、“坐下聊什么”、“出门说什么”。另一方面要讲究入户礼仪。讲究入户礼仪是体现民警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名走访民警,我们在走访过程中,要时刻讲究礼节礼貌:敲门要有节奏,说话要和气,看户主人的年龄,使用合适礼貌的称谓称呼对方;要保证“三不进门”:年轻少妇单独在家不进门,女性工作对象一人在家不进门,年幼儿童在家不进门;要做到“三个避免”:避免在少数民族群众家中,使用主人的茶具饮水,避免在群众家中吸烟,如果主人吸烟,要在主人准许吸烟的情况下,再吸烟,避免进入群众家后,随意就坐,尤其是群众的床上,要等群众让坐或准许的情况下,再落座,给群众一个初步认识的好印象.
三七文档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浅谈基层民警走访工作的现状和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699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