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电子行业分析报告2001
电子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4季度1电子行业分析报告目录概要3一、电子行业运行分析4(一)电子行业运行概况4(二)主要产品市场分析5(三)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分析7二、2001年中国彩电行业分析12(一)彩电行业运行分析12(二)相关行业:彩管业发展分析14(三)相关行业:数字电视的发展状况17三、2001年台式PC市场分析31(一)需求分析31(二)供应分析32(三)竞争形势33(四)细分市场:家用PC分析34电子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4季度2四、2001年笔记本电脑市场分析38(一)2001年市场概况38(二)2001年笔记本电脑市场发展特点38五、通信制造业分析43(一)2001年情况分析43(二)通信制造业的发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45(三)通信制造业2002年发展展望48(四)对我国通信制造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50电子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4季度3概要2013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整体水平明显提高。手机、程控交换机、微机、显示器、组合音响等产品产销保持快速增长,国内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元器件配套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继续保持制造业第一大产业的地位。2013年电子业产品销售收入占工业销售总收入的7.50%,所占比例出现了连续十年下滑,但2013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77226.31亿元,增长了9.65%,依然保持着制造业第一大产业的地位。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一直呈高速发展状态,其发展速度不仅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而且在电子信息产业各领域中也名列前茅。电子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4季度4一、电子行业运行分析(一)电子行业运行概况2001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整体水平明显提高。手机、程控交换机、微机、显示器、组合音响等产品产销保持快速增长,国内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元器件配套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继续保持制造业第一大产业的地位。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仍然保持了我国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2000年制造业产值突破了1万亿元,2001年达到了1.35万亿元,增长27%。2001年制造业的销售收入达到7500亿元,增长了24%,利税达到650亿元,增长13%。虽然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但是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仍然完成600亿美元,比2000年略有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投资类、消费类、元器件类产品协调发展,结构趋于合理。全行业涌现出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大公司,已有6家企业销售额超过200亿元,其中突破600亿元的2家。电子信息百强企业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行业总量的63%和65%,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在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数字化终端产品和新型元器件等领域科研开发及产业化取得新的突破。技术改造、电子发展基金和企业上市取得了良好效果,新增投资300多亿元,有效地补充了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在出口环境趋紧的形势下,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稳步增长,占全国外贸出口的比重达到24.3%,对全国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58%,创历史最好水平。一批有实力的家电企业在国外投资建厂,国产通信系统进入几十个国家的市场。根据国务院的部署,积极筹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2001年909工程和海外投资新建的一批芯片生产企业,进一步提升了我国集成电路规模化生产水平和技术档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继续保持制造业第一大产业的地位电子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4季度5次。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的建设,方舟一号、龙芯CPU设计验证系统、红旗LINUX操作系统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开发成功,标志着我国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水平又取得了重要进展。全年共认定软件企业2141家,登记软件产品4471个,为软件企业退税约20亿元,有力地支持了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业的发展。各地也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我国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正在形成。(二)主要产品市场分析手机2001年,移动电话生产总量为9709.04万部,中国移动电话市场销售总量为8758.2万部,其中:国内销售4655.6万部,出口4157.22万部,库存185万部。到2001年12月底,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已经达到1.45亿,比2000年增加5954万户,增长69.8%。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移动电话增长趋势050001000015000200000%20%40%60%80%100%120%移动用户24984329852614481同比增长89.0%73.0%97.0%69.8%1998199920002001程控交换机程控交换机是我国通信制造业的主导产品,也是一种成熟的产品,在我国已经接近饱和。2000年我国程控交换电子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4季度6机市场规模为4500万线,2001年我国局用程控交换机市场规模5000万线,比2000年增长11%,国产程控交换机的市场份额继续提高,进口程控交换设备市场销售锐减。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价格继续下滑,使其在通信设备生产厂家利润份额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下降。用户程控交换机市场萎缩,交换机市场中心向小城市和农村转移。程控交换机市场发展趋势72001130013400157001786519976225041002100230045005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199619971998199920002001单位:万门程控交换机容量市场规模计算机2001年,中国计算机市场大体上供需两旺,但处于供大于求的不平衡发展状态。以投资拉动的增长由于受到网络泡沫的影响而减弱,但政府电子政务和行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推动力却对中国计算机的市场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01年,PC台式机销售728.1万台,比2000年的620万台增长17.4%,销售额由2000年的460.1亿元增长到2001年的516.7亿元,增长幅度12.3%。2001年,消费PC电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竞争主要是围绕P4与“液晶”展开。竞争以价格手段为主。消费PC市场销售量为288万台,联想、方正、TCL、同方等品牌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移动消费PC销售量为36500台,联想昭阳、IBM、ACER、方正、紫光等品牌占据领先地位。2001年,PC台式机销售728.1万台,比2000年的620万台增长17.4%电子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4季度76487632160156445570058005900600061006200630064006500单位:元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家用电脑价格走势显示器2001年显示器市场的总销量为830万台,比2000年同期增长16.9%,增长幅度比2000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原因主要有:一是世界经济低迷,IT市场景气度下降,国内IT市场也受到影响;二是国内消费市场不活跃,尤其是到了下半年,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明显收缩;三是台式PC市场的连续升级和显示器价格大幅下降反而造成个人家庭消费的持币待购心理。从市场结构来看,纯平产品和液晶产品的比例有较大程度的提高,17寸成为主流的显示器类型。(三)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分析1.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概况2001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1241亿美元,增长13.9%,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4.3%。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650.2亿美元,增长17.9%,高于全国外贸出口增幅11.1个百分点,占全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24.4%,在全国出口增长6.8个百分点中拉动约4个百分点,贡献率达58%;进口总额590.8亿美元,增长9.6%,2001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1241亿美元,增长13.9%,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4.3%电子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4季度8占全国外贸进口的24.2%;实现贸易顺差59.4亿美元,占全国顺差总额的26.4%,创历年来顺差最高记录。2.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构成情况2001年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构成中,通讯类产品出口增长最快,共出口92亿美元,增速达到34.7%。消费类电子产品出口155亿美元,同比增长28.5%。计算机类产品出口223亿美元,同比增长27.1%。来料加工贸易继续在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共出口584.9亿美元,约占出口总额的90%,对全部电子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90.6%。三资企业仍是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主力军,共出口510.7亿美元,约占出口总额的78.6%。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市场比较集中的局面仍未改变。向排在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共出口538.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2.8%。其中,出口我国香港163亿美元,列第一位,所占比重为25%,增速21.8%;出口美国136.5亿美元,列第二位,占出口总额的21%,同比增长8.5%,增幅下降27个百分点,主要是由经济不景气影响所致;出口日本82亿美元,列第三位,占12.6%,同比增长27.1%。出口依然集中在广东等沿海省市。出口金额前五位的省市共出口564.4亿美元,占全部出口的86.8%。其中,广东省352.7亿美元,占全部出口的54%,同比增长16.7%,对全国电子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51.2%;江苏省80.3亿美元,占12.4%,同比增长31.8%;上海市68.7亿美元,占10.6%,同比增长21%;天津市38.7亿美元,占6%,同比增长19.73%;辽宁省23.8亿美元,占3.7%,同比下降0.8%。3.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成为对外出口的重要推动力量当前,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持续快速增长为我国外贸出口和经济增长做出了新的重要贡献,成为我国扩大对外出口的重要推动力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外贸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占全国外贸出口的比2001年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构成中,通讯类产品出口增长最快电子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4季度9重不断提高。1991年,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在全国外贸出口中的比重为6%,1998年14.7%,1999年20%,2000年22.1%,当前该比重已升至24.4%。二是保持高速增长,为拉动我国外贸出口持续增长发挥重要作用。近几年,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当前,其增速高于全国外贸出口增速11.1个百分点,在外贸出口增长6.8个百分点中拉动4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58.4%。三是为增加我国外汇储备做出的贡献不断加大。从1998年至今,电子信息产品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23.4亿美元。四是为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做出重要贡献。据外经贸部统计分析结果,2001年高新技术出口增长有90%来自电子信息产品。而从电子信息产品本身看,以组合收录机、黑白电视机、电话为代表的传统电子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下降,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如手机、基站、程控交换机、激光打印机、不间断电源、路由器等出口快速增长,比重不断加大。4.2002年出口形势分析200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扩大出口既有不少有利因素,也存在许多比亚洲金融危机更为不利的因素。影响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不利因素(1)世界经济增长放慢使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形势严峻。2002年,世界经济形势难以发生根本性变化,我国的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形势依然较为严峻。而且,由于此次世界经济增速放慢从网络泡沫破灭开始,因而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将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更大的挑战。(2)入世后,促进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产业政策环境将发生变化。按照承诺,我国将逐步取消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方面的一些优惠政策,如出口补贴、财政支持等;对三资企业的限制,如出口比例、本地化率等,也将进一步取消;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我国出口电子信息产品近几年,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电子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4季度10将因向国外缴纳专利使用费而导致成本提高。这些都将使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并将削弱三资企业在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中的作用。(3)出口中的结构性矛盾短期内难以改变。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由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电子信息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有所改变;国际电子信息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不健全、开拓阻力及风险较大,导致出口市场集中的局面难以在短期内取得实质性
本文标题:电子行业分析报告200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541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