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沉淀及显色反应(一)、常用的生物碱沉淀试剂(二)沉淀反应的田间及阳性结果的判定1.反应条件除苦味酸试剂外,其他生物碱沉淀反应一般都在酸性水溶液中进行。原因:生物碱在酸性条件下成盐,易溶于水与沉淀试剂反应,所生成沉淀易于观察。2.阳性结果的判断利用沉淀反应鉴别生物碱时,应注意假阴性和假阳性反应。判定注意事项:①对生物碱定性鉴别时,应用三种以上试剂分别进行反应,均阳性或阴性方有可信性。②仲胺一般不易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如麻黄碱、吗啡、咖啡碱等。③水溶液中如有蛋白质、多肽、氨基酸、鞣质等亦可与此类试剂产生阳性反应,故应在被检液中除掉这些成分。(具体方法:利用酸提碱沉得方法使生物碱游离,萃取使其与杂质分离)3.沉淀反应的应用①用于检查生物碱的有无②可用于试管定性反应和色谱的显色剂。③在生物碱的提取分离中可指示提取、分离终点。④个别沉淀试剂可用于分离纯化生物碱,如雷氏铵盐可用于沉淀分离季铵碱。⑤某些生物碱沉淀反应可用于生物碱的定量,如硅钨酸试剂反应。生物碱显色反应某些生物碱能与一些试剂反应生成不同颜色的产物,这些试剂成为生物碱显色剂。一些显色剂,如溴麝香草酚蓝、溴麝香草酚绿等,在一定pH条件下能与一些生物碱生成有色复合物,这种复合物能被三氯甲烷定量提取出来,可用于生物碱的含量测定。苷类的显色反应2醌类的显色反应反应名称反应试剂适用类型颜色变化Feigl反应醛类+邻二硝基苯醌类及其衍生物生成紫色化合物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无色亚甲蓝乙醇溶液苯醌类及萘醌类白色背景下呈现出蓝色斑点碱性溶液羟基蒽醌类显红至紫红色Kesting—Craven反应含有活性次甲基试剂(如乙酰乙酸酯、丙二酸酯、丙二腈等)的醇溶液醌环上有未被取代的位置的苯醌及萘醌类呈蓝绿色或蓝紫色与金属离子的反应含Pb2+、Mg2+等金属离子的溶液(如醋酸镁)中含有α-酚羟基或邻二酚羟基结构的蒽醌类化合物-OH的位置和数目不同,呈现不同颜色香豆素的显色反应反应名称显色剂适用类型异羟肟酸铁反应异羟肟酸铁试剂香豆属内酯环三氯化铁反应三氯化铁溶液酚羟基Gibb’s反应Gibb’s试剂(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C6位无取代Emerson反应Emerson试剂(4-氨基安替比林和铁氰化钾)黄酮的显色反应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主要是利用分子中的基本母核及其所含的酚羟基的性质。(一)还原反应1.盐酸-镁粉反应(最常用的反应)方法:将样品溶于1.0ml甲醇或乙醇中,加入少许镁粉(或锌粉)振摇,滴加几滴浓盐酸,1~2分钟内(必要时微热)即可显色。(+)黄酮(醇)、二氢黄酮(醇)红~紫色(助色团—OH,—OCH3可使颜色加深)(-)查耳酮、橙酮、儿茶素、多数异黄酮注意:排除假阳性,应先加盐酸不显色,再加镁粉。2.四氢硼钠(钾)反应(二氢黄酮类专属显色反应)方法:是在试管中加入0.1ml含有样品的乙醇液,再加等量2%NaBH4的甲醇液,1分钟后,加浓盐酸或浓硫酸数滴,生成紫至紫红色。(+)二氢黄酮类紫~紫红色(-)其他黄酮类另外,近来报道二氢黄酮可与磷钼酸试剂反应而呈棕褐色,也可作为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特征3鉴别反应。(二)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若具有3-羟基、4-羰基或5-羟基、4-羰基或邻二酚羟基等结构,则可以与许多金属盐类试剂如铝盐、锆盐、锶盐等反应,生成有色的络合物或有色沉淀,有的还产生荧光。1.铝盐样品+1%AlCl3(三氯化铝)黄色(紫外灯入max=415nm下呈亮黄色荧光)(4′-羟基黄酮醇或7,4′-二羟基黄酮醇显天蓝色荧光)2.铅盐样品+1%乙酸铅(碱式乙酸铅水溶液)黄至红色沉淀(乙酸铅需有可络合结构才可沉淀,而碱式乙酸铅可与一般酚类化合物沉淀,据此不仅可用于鉴定,也可用于提取及分离工作。)3.三氯化铁样品+三氯化铁紫、绿、蓝色4.锆盐利用此反应鉴别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3-或5-OH的存在与否:5.镁盐6.氯化锶(SrCl2)样品+氨性氯化锶具有邻二酚羟基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生成绿色至棕色乃至黑色沉淀。4(三)硼酸显色反应5-羟基黄酮、2′-羟基查耳酮类+硼酸(无机酸或有机酸存在条件下)亮黄色一般在草酸存在下显黄色并具有绿色荧光,但在枸橼酸丙酮存在的条件下,则只显黄色而无荧光。(四)碱性试剂显色反应(1)二氢黄酮类易在碱液中开环,转变成相应的异构体——查耳酮类化合物,显橙色至黄色。(2)黄酮醇类在碱液中先呈黄色,通入空气后变为棕色,据此可与其他黄酮类区别。(3)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中有邻二酚羟基取代或3,4′-二羟基取代时,在碱液中不稳定,易被氧化,出现黄色一深红色_绿棕色沉淀。皂苷显色反应1.Liebermann反应:样品溶于乙酐中,加入一滴浓硫酸,呈黄→红→蓝→紫→绿等颜色变化,最后褪色。2.醋酐-浓硫酸(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将样品溶于醋酐中,加入浓硫酸-醋酐(1:20)数滴,呈色同上。此反应可以区分三萜皂苷呈红或紫色,甾体皂苷最终呈蓝绿色。3.三氯乙酸(Rosen-Heimer)反应:将含皂苷样品的三氯甲烷溶液滴在滤纸上,加三氯乙酸试液一滴,加热生成红色渐变为紫色。在同样条件下,甾体皂苷加热至60℃显色,三萜皂苷必须加热至100℃才能显色,也生成红色渐变为紫色,可用于纸层析。4.三氯甲烷-浓硫酸反应:样品溶于三氯甲烷后加入浓硫酸,在三氯甲烷层呈现红色或蓝色,硫酸层有绿色的荧光。5.五氯化锑反应:将皂苷样品溶于三氯甲烷或醇后,点于滤纸上,喷以20%五氯化锑的三氯甲烷溶液(不应含乙5醇和水),干燥后60~70℃加热,显蓝色、灰蓝色或灰紫色斑点。6.芳香醛-硫酸或高氯酸反应:在使用芳香醛为显色剂的反应中,以香草醛最为普遍,其显色灵敏,常作为甾体皂苷的显色剂。除香草醛外,尚可应用的还有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类型三萜皂苷甾体皂苷醋酐-浓硫酸(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呈红或紫色最终呈蓝绿色三氯乙酸(Rosen-Heimer)反应加热至100℃呈红色,逐渐变为紫色加热至60℃呈红色至紫色强心苷的颜色反应及其应用强心苷的颜色反应可由甾体母核、不饱和内酯环和α-去氧糖产生。1.甾体母核的颜色反应反应类型反应试剂现象Liebermann-Burchard反应样品溶于氯仿,加硫酸-乙酐(1:20)红→紫→蓝→绿→污绿,最后褪色Salkowski反应样品溶于氯仿,加入硫酸硫酸层显血红色或蓝色,氯仿层显绿色荧光Tschugaev反应样品溶于冰乙酸,加几粒氯化锌和乙酰氯共热紫→红→蓝→绿三氯化锑反应喷20%三氯化锑的三氯甲烷溶液(不含乙醇和水),于60~70℃加热3~5分钟呈现灰蓝、蓝、灰紫等颜色三氯乙酸-氯胺T反应(区别洋地黄类强心苷的各种苷元)喷25%的三氯乙酸-氯胺T试剂,晾干后于100℃加热数分钟,置紫外灯下观察洋地黄毒苷元衍生的苷类显黄色荧光;羟基洋地黄毒苷元衍生的苷类显亮蓝色荧光;异羟基洋地黄毒苷元衍生的苷类显蓝色荧光2.C-17位上不饱和内酯环的颜色反应甲型强心苷在碱性醇溶液中,由于五元不饱和内酯环上的双键移位产生C-22活性亚甲基,能与活性亚甲基试剂作用而显色,乙型不能显色。反应名称反应试剂颜色现象Legal反应3%亚硝酰铁氰化钠溶液和2mol/L氢氧化钠溶液(吡啶溶液中进行)呈深红色并渐渐退去6Raymond反应间二硝基苯乙醇溶液和20%氢氧化钠(在50%乙醇溶液中进行)呈紫红色Kedde反应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A液:2%3,5-二硝基苯甲酸甲醇或乙醇溶液;B液:2mol/L氢氧化钾溶液,用前等量混合)呈红色或紫红色Baljet反应苦味酸试剂(A液:1%苦味酸乙醇溶液;B液:5%氢氧化钠水溶液,用前等量混合)呈现橙色或橙红色3.α-去氧糖颜色反应(1)Keller-Kiliani(K-K)反应此反应在冰乙酸溶液中进行,加20%的三氯化铁水溶液1滴后,沿管壁缓慢加入浓硫酸5ml,观察界面和乙酸层的颜色变化。如有α-去氧糖,乙酸层显蓝色。界面的颜色随苷元羟基、双键的位置和数目不同而异,可显红色、绿色、黄色等。注意此反应只对游离的α-去氧糖或α-去氧糖与苷元连接的苷显色,对α-去氧糖和葡萄糖或其他羟基糖连接的二糖、三糖及乙酰化的α-去氧糖不显色。因它们在此条件下不能水解出α-去氧糖。故此反应阳性可肯定α-去氧糖的存在,但对此反应不显色的有时未必具有完全的否定意义。(2)呫吨氢醇反应反应试剂为呫吨氢醇试剂,此反应极为灵敏,只要分子中有α-去氧糖即显红色,且分子中的α-去氧糖可定量地发生反应,故还可用于定量分析。(3)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此反应为纸上反应,反应试剂为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剂,分子中若有α-去氧糖可显灰红色斑点。(4)过碘酸-对硝基苯胺反应此反应可在滤纸或薄层板上进行,反应过程是先喷过碘酸钠水溶液,再喷对硝基苯胺试液,则迅速在灰黄色背底上出现深黄色斑点,置紫外灯下观察则为棕色背底上出现黄色荧光斑点。再喷以5%氢氧化钠甲醇溶液,则斑点转为绿色。水解鞣质与缩合鞣质的定性鉴别如下。7
本文标题:沉淀及显色反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509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