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现代期刊编辑学1.杂志:指有一定的编辑方针,固定的刊名与开本,刊发众多作者不同的作品,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与不定期连续印装成册的出版物。2.学报:是期刊中学术性刊物的专有名称。是指以发表、探讨专门而系统的学术问题为办刊宗旨的期刊。3.欧美期刊出版业发展的基本特征:(1)期刊的内容和品种,从单元化向多元化拓展,其功能与属性得以凸显;(2)期刊由市场决定生存,在文化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3)从期刊经营理念的更新与刊物种类的演变,折射出期刊经营者强烈的读者意识;4.期刊的双重属性:精神文化、物质商品。5.期刊的市场包括:广告市场和读者市场。6.中国现代刊物(1815-1949)A.1873-1890甲午战争前:外国教会和商行,中国人自己办报王韬三报:《新闻报》《申报》《宇林沪报》B.1894-1890维新派《知新报》改革派《大公报》《京话日报》《东方杂志》革命派《安徽俗话报》《民报》《新青年》《中国女报》7.当前我国期刊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审批管理机制欠科学;(2)我国的期刊总体机构分布欠合理。分布不均,大型期刊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总类结构不合理;(3)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期刊均是以单刊为独立形式存在的实体;(单一经营向多元化转型)(4)期刊自身内部机制改革步伐缓慢。8.加快我国期刊出版发展的措施:(1)适当调整与修改报刊转制实施办法,将报刊改革工作真正落到实处;(2)更新管理理念,适度放开报刊总量控制,把报刊“生死”权交给市场;(3)遵循媒介传播规律,借鉴西方传媒集团公司发展经验;(4)选拔使用传媒人才,重视加强教育传媒出版。9.期刊的社会功能:信息功能、宣传功能、教育功能、文娱功能、广告功能。10.期刊的定位包括:期刊的文化市场定位、阅读对象的定位、期刊内容与编辑文化的定位。11.定位:就是让品牌在顾客的心智阶段中占据有利位置,使品牌成为某个类别或某种特性的代表品牌。如此,当顾客产生相关需求时,便会将该品牌作为首选。12.期刊的定位:即为办刊者根据文化市场与读者阅读的需求,确立期刊的编辑方针、经营策略与读者服务目标,运用期刊的本质属性与功能特性,创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编辑方式,树立期刊在市场和读者中的特定形象和鲜明地位。13.期刊定位的范围(1)文化市场定位::A.明确期刊的市场类别;B.调查和分析同类期刊的市场概况C.科学、适当地确定刊名、刊期与开本、定价(2)读者的定位:读者的年龄结构特征、读者的文化层次、读者的职业特点、读者性别(3)刊物类别与编辑文化内在关系的定位:A.编辑方针、编辑内容,编辑方式与编辑流程的运作随之变化。B.期刊的出版刊期不同,对编辑流程运作的要求程度也不同。C.不同种类的期刊对编辑人员的文化业务素质不同,因而编辑人员的选择也是期刊定位的重要环节。14.期刊定位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几个关系的处理(1)明确期刊定位与适当调整的关系(2)文化阅读引导与读者需求的关系(3)创新与特色的关系15.消费者五大心智模式:(1)只能接收有限的信息;(2)喜欢简单,讨厌复杂;(3)缺乏安全感;(4)对品牌的印象不会轻易改变;(5)心智容易失去焦点。16.期刊的文化市场定位:(1)明确期刊的市场类别(消费性期刊、非消费性期刊)(2)调查和分析同类期刊的市场概况(办刊数量、创刊时间、市场销量与销售渠道,以及期刊所在地、主办单位、期刊人员、经费投入与经营收益、社会反响)(3)科学、适当地确定刊名、刊期与开本、定价(对期刊内容性质的表意要准确、清晰、鲜明、个性突出和雅俗共赏,刊名忌讳雷同,办刊务必避重)17.期刊读者的定位:读者的年龄结构特征、读者的文化层次、读者的职业特点、读者性别。18.为什么要进行期刊定位?(1)指导办刊者下一步对于期刊编辑方针、办刊策略与服务目标等的确定。(2)确定期刊的理念追求和风格特色。(3)为形成期刊的品牌效应奠定基础。19.期刊的分类:(1)按期刊的形式分类(外在属性):A.按期刊的开本分类:大16开本、16开本、大32开本、32开本、24开本B.按期刊的刊期分类:周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C.按期刊的刊型分类:大型期刊、中型期刊、小型期刊(2)按期刊的内容分类:A.按期刊的内容层次分类:高级期刊、一般性期刊、通俗性期刊B.按期刊的内容性质分类:专门性期刊、综合性期刊C.按期刊读者的对象分类:按读者对象年龄不同层次分类,即有青少年期刊、青年期刊、中老年期刊;也按读者的职业分类,按读者性别分类等20.期刊的分类意义:(1)期刊分类对于期刊的编辑和发行定位,探讨期刊编辑活动规律有很重要的意义;(2)掌握期刊的社会功能;(3)期刊分类是对期刊进行科学管理的基础,期刊分类工作直接影响整个期刊的管理和组织,影响到读者服务的质量;(4)期刊是编制期刊分类目录,组织期刊分类排架的必要条件。21.期刊分类法的比较:(1)通俗分类法与类别分类法的比较通俗分类法:简单易行类别分类法:科学严谨(2)三种类别分类法的比较1)采用不同的归类标准,所得的结论也不相同2)采用的均为同属性的方式,分类的结果是相同的3)有不同的分类方式,采用的方式不同表述的效果也不同4)第一种类别分类法更加清晰明了,易于掌握和操作5)类别分类法有着不尽相同的归类前提6)采用类别分类法是为了了解更好,更有效的探讨期刊的本质规律22.期刊分类产生分歧的原因1)期刊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献形式,具有综合性与专指性并存的特点。2)期刊的动态变化,很难使期刊分类一次到位、一劳永逸。3)对同一期刊,不同的分类人员所给的分类标识经常会各不相同。不同的分类人员对期刊属性的理解不同;不同的分类人员对分类表类目的含义和收录范围的理解不同,对分类表列类情况的熟悉程度不同。23.期刊分类原则:内容为主、适中性原则、侧重性原则24.期刊分类应注意的问题:(1)把握内容区分和形式区分的先后顺序;→(2)不能仅仅依靠刊名分类;(3)参照《中国法》类分期刊。25.期刊编辑工作的最根本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经济属性。26.编辑工作的对象:作者工作和读者工作是期刊编辑工作中的两个重要部分;作者与编者交往和联系的集体中介对象是期刊稿件;编辑工作的最终服务对象是读者;编辑是通过加工直接工作对象——期刊稿件来为期刊读者这个间接工作对象服务的。期刊稿件是维系、沟通和加深作者、编者、读者三者之间关系的中心介体,也是三者文化行为框架的支撑结构点。27.编辑工作的特点:(1)编辑工作是社会化的精神文化生产,又是编辑个人的文化劳动行为;(2)编辑工作既需要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又需要较强的专业技术知识;(3)编辑工作既受社会诸方面因素的制约,又具有在文化出版优化中特定的独立决断职能;(4)编辑工作具有精神文化劳动的创造性和编辑业绩的隐匿性。28.编辑出版物的精神文化生产具有两个前提:(1)精神文化生产的基本资料均来源于社会;(2)要适应与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社会文化科学和文明的进一步发展;29.编辑工作的社会责任:(1)维护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2)承担社会文化的传播责任;(3)尊重知识、尊重作者权益的工作责任;(4)引导阅读、服务读者的职业责任;(5)编文化精品、创出版特色,争创社会、经济双效益的事业责任;30.编辑工作的分期:(1)前期:信息收集、选题、集稿信息:学科研究进展、国家政策方针和改革措施、文化市场动态、作者写作动向和读者阅读需求。选题:年度、半年(季)度、月(期)度三种。集稿工作包括:组约稿件、挑选文稿和组织、清理稿件(组稿、选稿、清稿)(2)中期:审核、筛选、加工三审制:编辑初审、主任复审、主编终审。(3)后期:编排、校对、刊检编排的总原则:落实期刊编辑方针,紧扣刊物特色,突出重点栏目,严格编排规范。文稿的发排:“齐、清、定”(齐备、清晰、定稿)收集信息也包括:刊检后的信息反馈、刊物出版后的市场反响。31.条码印刷的正确位置是:期刊封面封一的左下角,也可根据需要印刷在封四的右下角。32.期刊的版权页的具体内容:必要的:期刊名称、主管单位、出版单位、印刷单位、发行单位、出版日期、总编辑(主编)姓名、发行范围、定价、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广告经营许可证号等。可有可无的: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出版周期(刊期)、卷、期和创刊年份等相关内容。33.版权页的刊印位置:通常刊物的版权页与目次页(目录页)刊载在一起。也可单独地刊印在期刊封底。34.期刊条码:主代码和附加码主代码有13位数字:前缀码(977)、数据码(ISSN的前7位)、年份码(两位,00-99)、校验码(一位)共4部分;附加码有2位数字。35.文化策划的特征;社会性、超前性、时效性、地域性、功利性36.刊物选题与选题计划优化的原则:方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时效性原则、针对性原则37.期刊的选题方法:追源选题法(刨根问底)、比较选题法、空白选题法、焦点选题法、热点选题法、疑点选题法、边缘选题法、综合选题法具体要求:(1)从客观实际出发,客观实际是多方面的:第一、社会需要——社会需要的立体性;第二、读者需要——特定的读者,多层次的需要;第三、信息依据——信息的流动不居,纷繁复杂;媒体之间的相互借鉴;多角度的切入;独特的分析,独特的信息。(2)从主观条件出发:人力条件;物力条件;作者条件38.集稿工作的地位和作用:(1)集稿在编辑流程中的地位:一是没有集稿工作就没有期刊的出版二是集稿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期刊的优劣(2)集稿的主要作用①集稿工作是获取和确保文稿来源的必然途径。②集稿工作是期刊编辑方针和选题计划得以实施的充要条件。③集稿工作是保证期刊出版质量的重要步骤。④集稿工作是发现作者、与作者沟通和发展作者队伍的关键工作⑤集稿在培养和检验编辑组织文稿、人际交往和思维应变能力的主要环节39.组稿的基本工作程序:(1)组稿准备工作:一清楚、二注意、三熟悉、四了解(2)确定选题写作对象:找准选题所涉及的学科专业人员,找准领域中适合于撰写选题文稿的对象(3)约稿工作:直接约稿、间接约稿(4)微调选题与读者对象(5)了解作者撰文情况,编辑的收稿和作者的交稿40.组稿的注意事项:四个基本要求:(1)了解期刊的基本情况(2)了解期刊读者的基本情况(3)了解期刊选题的基本情况(4)提出组稿的基本要求三项工作:(1)广泛收集信息,全面联络、落实撰稿记者(2)谦虚诚恳待人,尊重作者精神文化劳动成果(3)以质取稿41.装帧设计:指出版者对其出版的每种图书外在物质形态的具体设计。包括开本、封面、封底、装订(精装、平装)、内文排列等形式因素,还有护封、书脊、环衬、扉页、插图、内文的字体和版面的天头地脚等。42.形式美由两种因素构成:一是素材美;二是形式美共同规律的运用。43.装帧既取决于形式美,又取决于装帧的立意。44.图书的装帧设计包括:开本、封面、封底、装订(精装、平装)、内文排列等形式因素,还有护封、书脊、环封、扉页、插图、内文的字体和版面的天头地脚等。45.期刊封面设计的组成:(1)刊名;(2)刊号·邮发代号;(3)出刊日期;(4)要目;(5)条码(6)图片(色彩)46.校对的地位与作用:(1)现代校对是出版物生产流程中编辑后、印制前的最后一道质量把关工序,其责任是将各种差错消灭在出版物出版之前,从而保证书刊的质量,因而在出版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从出版物生产过程来考察,校队是最重要的出版条件,出版过程存在的价值即在作者劳动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3)从校对工作与编辑工作的关系考察,编辑和校对是出版生产程序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共同为出版物的内在质量把关。47.期刊的成品尺寸大小通常决定于两个因素:纸张的选择、开本的选择。48.常用的纸平版张规格有3种全纸张,相应的卷筒纸规格也有3种类型。49.开本的定义:国家标准规定,我国图书期刊开本的尺寸分为基本开本和辅助开本两种(均为几何开本),其中基本开本均采用常用纸张规格,辅助开本均采用异常纸张规格。在几何开本系列中,期刊常见的基本开本有16开、32开和大度16开、大度32开四中。在几何开本系列中期刊常见的开本系列有
本文标题:现代期刊编辑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245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