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第一课伟大的中华民族
第一课伟大的中华民族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少数民族是哪个民族;我国世居民族数量最多的是哪个省,有几个民族。2、我国五大自治区的名称。3、了解人民币图案既象征。教学过程一.导言课题:伟大的中华民族二.探索1.伟大的中华民族已经走过了5000年的文明历程。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幅员辽阔的国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发展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部厚重的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生、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统一国家的历史。2.中国陆地面积大约960万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陆地面积占世界的第三位。3.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的划分,中国目前有汉族、藏族、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壮族等56个民族。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民族。汉族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甘陕以及云贵川渝等地区。根据中国大陆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大陆总人口为129533万,其中汉族占91.59%。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4.语言文字通用汉语和汉文。5.人民币上的文字。三.交流。1.班上的民族的基本情况或风俗习惯。2.民族知识知多少四.总结。五.作业。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2.我国世居民族数量最多是()省,有()个民族。3.我国五个自治区的名称()。第二课(一)汉族蒙古族回族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服饰、建筑、风俗习惯等方面去了解汉族、蒙古族、回族。2、使学生懂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愿意为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尽自己的责任。教学准备:学生收集与汉族、蒙古族、回族有关的资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等),教师准备相关民族风情视频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师:歌中唱得多么好啊!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在我们中华大家庭中有五十六族兄弟姐妹,大家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大家庭中的三个成员,汉族、蒙古族、回族。板书课题:中华大家庭汉族、蒙古族、回族二、讲授新课1、汉族、蒙古族师:这两个民族都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民族,同学们对这两个民族了解吗?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蒙古族,对于蒙古族你们都有哪些了解?学生活动:学生从服饰、饮食、风俗习惯等各方面来介绍蒙古族。教师活动:(1)学生介绍服饰时可用实物展示的方式。(2)学生介绍饮食时,可挑1-2个具有民族特色的食物,介绍其做法。(3)介绍歌舞及民族体育活动时,可采用现场表演的形式。(4)介绍建筑时,要强调毡房的特点。2、回族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青海、河南、新疆、云南、河北、安徽、辽宁、吉林、山东等省及北京、天津等城市。中国最早的回民是公元七世纪时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来华经商者的后裔。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形成了回族。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忌讳在背后诽谤和议论他人短处;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洗澡或洗衣服。回族信仰伊斯兰教,生活习俗各方面受伊斯兰教影响较大,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三大节日。三、学生活动设计一条广告语,向人们介绍一下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活动说明: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条简明易懂的广告语来介绍汉族、蒙古族、回族。2.广告语的内容要体现出汉族、蒙古族、回族的特点。3.设计完成后,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自评、互评。4.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热爱中华大家庭的思想道德教育。四、总结师:通过同学们设计的广告语,老师感受到了汉族、蒙古族、回族人民的热情。汉族、蒙古族、回族都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民族,他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为社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们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各民族同胞的共同努力!第二课(二)藏族维吾尔维吾尔族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服饰、建筑、风俗习惯等方面去了解藏族、维吾尔族。2、使学生懂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愿意为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尽自己的责任。教学准备:学生收集与藏族、维吾尔族有关的资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等),教师准备相关民族风情视频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师:歌中唱得多么好啊!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在我们中华大家庭中有五十六族兄弟姐妹,大家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大家庭中的两个成员藏族、维吾尔族。板书课题:中华大家庭藏族、维吾尔族二、讲授新课1、藏族、师:同学们对这藏族了解吗?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藏族,对于藏族你们都有哪些了解?学生活动:学生从服饰、饮食、风俗习惯等各方面来介绍藏族。教师活动:(1)学生介绍服饰时可用实物展示的方式。(2)学生介绍饮食时,可挑1-2个具有民族特色的食物,介绍其做法。(3)介绍歌舞及民族体育活动时,可采用现场表演的形式。(4)介绍建筑时,要强调毡房的特点。2、维吾尔族(1)学生观看视频《维吾尔风情》。(2)学生回答问题:视频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维吾尔族?师:(小结)藏族和维吾尔族人民都朴实、勤劳,能歌善舞,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信仰伊斯兰教,有许多禁忌,以后咱们与民族小朋友交往时,一定要记得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三、学生活动设计一条广告语,向人们介绍一下维吾尔族。活动说明: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条简明易懂的广告语来介绍藏族、维吾尔族。2、广告语的内容要体现出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的特点。3、设计完成后,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自评、互评。4、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热爱中华大家庭的思想道德教育。四、总结师:通过同学们设计的广告语,老师感受到了藏族、维吾尔族人民的热情。藏族、维吾尔族都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民族,他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为社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们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各民族同胞的共同努力!第三课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教学目标:1.介绍各个民族,让同学认识、了解。2.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民俗。教学重点:让同学们知道各个民族的分布情况,人口数量主要从事的工作和有哪些隆重的节日。教学难点:了解民族风情,体会我们祖国的地大物博,风景秀美,各民族和睦相处。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有关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还是来了解、介绍另外五个民族都有哪些特色,哪些民俗风情,有没有同学了解这几个民族都有哪些不同之处或是特别的民族习呢,那么,这一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走进他们的神秘生活,去体验一下他们与我们的不同。二、教学新课:1.苗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贵州、湖南、湖北、云南、广西等省、自治区,人口数量约为894万,主要从事农业。苗族有自已的语言和新创苗文。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服饰,仅插在发髻上的头饰就有几十种。苗年是苗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2.彝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人口数量约为776.2万,主要从事农业。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民族舞蹈和音乐独具特色。火把节、彝族年是彝族隆重的传统节日。3.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广东、贵州等省,人口数量约为1617.9万,以农耕为主,是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新创壮文。“壮锦”享誉海内外。春节是壮族最隆重的节日。4.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等省、人口约为297.1万人。主要从事农业。语言文字、习俗:布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新创文字。布依族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春节是不一族最盛大的节日。5、朝鲜族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人口数量约为192.4万人。主要从事农业,以擅种水稻而闻名。语言文字、习俗: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朝鲜族喜欢穿素白服装,能歌善舞。朝鲜族主要传统节日:元日、燃灯节、秋夕等。三、学生阅读课文苗族传统四、思考:1、苗族人民居住的吊脚楼一般分为几层?2、他们主要住在哪一层?3、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传统?五、小结:这几课我们又了解了几个少数民族,领略了这些少数民族的风采。我们要尊重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习惯。第四课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服饰、建筑、风俗习惯等方面去了解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2、使学生懂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愿意为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尽自己的责任。教学重难点:能从服饰建筑等方面去充分了解苗族壮族等民族。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本课我们一起来认识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这五个民族。二、新授1、学生自由读教材,了解各个民族。2、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引导补充。满族:满族,全称满洲族,辛亥革命后被称为满人、满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服饰满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为长期适应寒冷气候而选择了保暖性较好的袍装作为日常服饰。在明朝中期满族吸收中原汉族的袄式服装,改进成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旗装”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传统节日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满族:挂旗过年满族分“红、镶红、黄、镶黄、蓝、镶蓝、白、镶白”八旗人。春节时,每个旗的人都分别在门上挂上自己的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侗族:侗族(侗语作Gaeml)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侗族。侗族人口总数为296万人(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侗族在老挝也有一个分支,叫“康族”。侗族(TheKamPeople)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及广西省交汇处。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侗族人口数为2960293。侗族自称Gaeml(发音近似于汉语的“干”、“佄”或“更”字),侗族少年侗族使用侗语,属壮侗语系,分南、北部两个方言。原无文字,沿用汉文,1958年设立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侗文方案。现在大部分通用汉文。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林业以产杉木著称。以生产鱼粳稻为主,选育栽培有本民族独特优质的水稻品系——“香禾糯”(KamSweetRice);善用稻田养鱼,创造和传承了以“稻鱼鸭共生”为特点的侗乡有机农业文化遗产。有自己的民间戏曲——侗戏。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族的主要标志。瑶族:瑶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为2637421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自称“勉”、“金门”、“布努”、“炳多优”、“黑尤蒙”、“拉珈”等。瑶族居住地区多为亚热带,海拔一般多在1000至2000米之间,村寨坐落周围,竹木叠翠,风景秀丽。因其生产方式、居住,服饰和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又有“盘瑶”、“山子瑶”、“顶板瑶”、“花篮瑶”、“过山瑶”、“白裤瑶”、“红瑶”、“蓝靛瑶”、“八排瑶”、“平地瑶”、“坳瑶”等称谓之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瑶族分布的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居住在山区。瑶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支系比较复杂,各地差别很大,有的甚至互相不能通话。通用汉语或壮
本文标题:第一课伟大的中华民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78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