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教案表格式集体备课
大埔县高陂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张塔峰主教者:班级:时间:2012年月日周星期教学内容课题数的世界(第2-3页)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2、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教学重点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数的世界创设“水果店”的情境,呈现了生活中的数有自然数、负数、小数。在比较中认识自然数、整数,使对数的认识进一步系统化。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中有哪些数,并给它们分类。学生汇报观察结果,通过比较认识自然数、整数,使学生对数的认识进一步系统化。二、因数与倍数1、在解决书上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引出算式。5×4=20(元)以这个乘法算式为例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即20是4的倍数,20也是5的倍数,4是20的因数,5也是20的因数。引导学生认识倍数与因数,体会倍数与因数的含义。在利用乘法算式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的基础上,出示一个除法算式,如:18÷6=3启发学生思考:根据整数除法算式能不能确定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说明:在研究倍数和因数,范围限制为不是零的自然数。2、你写我说让学生同桌间互相写算式,再说一说。算式可以是乘法算式,也可以是除法算式。三、找一找1、判断题目中给的数是不是7的倍数个性设计教学过程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判断,再组织学生交流,使学生逐步体会可以通过想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的方法来判断。2、找7的倍数:引导学生体会一般可以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来找一个数的倍数,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并逐步让学生领会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四、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4的倍数和6的倍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做好记号。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并让学生说说找倍数的方法。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4的倍数有是6的倍数。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写一写,再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并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体会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体会到像这样找一个数的倍数,一般用乘法想比较方便。[板书设计]倍数与因数像0、1、2、3、4、5、…这样的数是自然数。像-3、-2、-1、0、1、2、…这样的数是整数。5×4=20(元)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及改进教学反思:大埔县高陂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张塔峰主教者:班级:时间:2012年月日周星期教学内容课题2、5的倍数特征(第4-5页)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2、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是偶数。教学重点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5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5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归纳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试一试:尝试用5的倍数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二、2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2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归纳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三、奇数、偶数在学生理解2的倍数的特征后再揭示偶数、奇数的含义,并进行你问我答的判断练习。四、练一练:第2题: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方法。在引导学生判断时,应根据2、5的倍数特征说明理由。如“因为85不是2的倍数,所以不能正好装完”;又如:“因为85是5的倍数,所以能正好装完。”五、数学游戏:这是围绕“2、5的倍数的特征”设计的数学游戏,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2、5的倍数的特征的理解[板书设计]个性设计教学过程2、5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及改进教学反思:大埔县高陂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张塔峰主教者:班级:时间:2012年月日周星期教学内容课题3的倍数特征(第6-7页)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3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2、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教学重点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教学难点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活动一:复习巩固。1、前面我们研究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用你的话说一说他们的特征么?指名说2、请你举例说明。(请学生说,教师把学生的举例板书在黑板上。)3、说说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观察特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活动二:探索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1、在书上第6页的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2、观察3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先独立完成,看谁找的快教师参与到讨论学习中。先独立思考,想出自己的想法,然后与四人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发现。生一:3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有0、1、2、3、4、5、6、7、8、9没什么规律。生二:十位上的数也没有什么规律。生三:将每个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试试看3、你发现的规律对三位数成立吗?找几个数来检验一下。活动三:试一试在下面数中圈出3的倍数。284553873665活动四:练一练1、请将编号是3的倍数的气球涂上颜色。自己独立个性设计及改进教学过程完成,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3617547145482、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下面的条件。独立完成,说说你的窍门和方法。(1)是3的倍数。(2)同时是2和3的倍数。(3)同时是3和5的倍数。(4)同时是2,3和5的倍数。活动五:实践活动在下表中找出9的倍数,并涂上颜色。可以在自主实践以后再交流。[板书设计]3的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这个数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教学反思:大埔县高陂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张塔峰主教者:班级:时间:2012年月日周星期教学内容课题找因数课时教学目标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教学重点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教学难点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请你拿出准备好的12个小正方形拼一拼,看谁拼出的长方形种类多。(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活动一:合作探究。(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长方形,教师巡视)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拼了几种长方形?(学生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师:你是怎样拼的,说说好吗?生1:横着摆了12个小正方形。生2:横着摆6个,摆了2排。生3:横着摆4个,摆了3排。生4:我还多摆了一种,横着摆三个,摆了4排。生5:竖着摆12个。生6:横着摆2个,竖着摆6个。师:你能把这些摆法用算式写出来吗?生:1×12=122×6=1212×1=126×2=123×4=124×3=12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哪两道算式的因数一样?生1:3×4=12和4×3=12的因数一样。个性设计及改进教学过程生2:1×12=12和12×1=12的因数一样。生3:2×6=12和6×2=12的因数一样师:那么,这6个算式最少能用几种算式表示出来?生:3种。师:算式一样的可选择其中的一种说出来。生:1×12=122×6=123×4=12师:同学们观察一下,12的因数有哪些呢?生1:有1、12、2、6、3、4。师:12共有几个因数?生:6个。师:谁能按顺序说出来?生:1、2、3、4、6、12。二、试一试找因数的基本练习:找9和15的因数。让学生独立完成,注意引导学生有序思考。三、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18的因数和21的因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做好记号,然后让学生说说找因数的方法。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18的因数,又是21的因数。第3题:利用数形结合,进一步体会找因数的方法。教学反思:大埔县高陂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张塔峰主教者:班级:时间:2012年月日周星期教学课题找质数内容课时教学目标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教学重点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动手拼长方形,揭示质数、合数的意义1、用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几种拼法。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着拼一拼,边拼边填写书上的表格。2、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些小正方形有的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有的能拼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长方形,为什么?”3、揭示质数、合数的意义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逐步发现特征,并把几个自然数分类,揭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从概念出发理解“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二、讨论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1、尝试判断:2、8、9、13、51、37、91、52是质数还是合数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再组织交流“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2、归纳方法:只要找到一个1和本身以外的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的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三、探索活动:第1题:用“筛法”找100以内的质数。引导学生有步骤、有目的地操作、观察和交流,找出100以内的质数。介绍这种方法是两千多年前希腊数学家提出的研究质数的方法,称为“筛法”。现在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这种操作方法可以编成程序让计算机进行操作。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和兴趣。第2题:个性设计及改进教学过程本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探索规律。第(1)、(2)题,学生会发现这些质数都分布在第1列和第5列,为什么?引导观察:因为2,4,6列除2外,其他数都是2的倍数,这些数除1和本身外还有2这个因数,所以不是质数。第3列的数除1和本身外还有3这个因数,所以不是质数。第(3)题理由:用6除一个大于6的自然数,如果余数是0、2、4,这个数肯定是2的倍数;如果余数是3,这个数肯定是3的倍数。[板书设计]找质数拼长方形表格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就叫合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教学反思:大埔县高陂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张塔峰主教者:班级:时间:2012年月日周星期教学内容课题练习一(第12-13页)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找倍数和因数的方法。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教学重点复习找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概念掌握情况二、出示小黑板,梳理知识点三、展开练习第1题:先让学生找15的因数和倍数,交流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15的最大因数是几,15最小的倍数是几。第2题:可以让学生先列出9的倍数(54以内):9、18、27、36、45、54。再列出54的所有因数:1、2、3、6、9、18、27、54。然后再回答问题。有4种可能:9、18、27、54。第3题:要引导学生交流一下判断的方法。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分层次进行,先判断奇数和偶数,再填质数和合数。第4题:本题是对本单元所学概念的理解巩固与综合运用。第1项结论是5,第2项结论是13和2,第3项结论是36或92。在完成本题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的知识自己编一些这样的题,个性设计及改进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第5题:先让学生解决第1个问题,并交流是如何思考的,一般可以从每盒瓶数是不是90的因数考虑,也可以用除法来解决,6、5、3都是90的因数,能正好装完。8不是90的因数,不能正好装完。第2问是引导学生思考90还有哪些因数,
本文标题: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教案表格式集体备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07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