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
1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第一框忠实履行义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二)能力目标:提高践行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人的公民。教学重点与难点: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感激励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名言古训: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西方法律名言: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流虽多,沿着法律走法律在哪里实现自由,也必将在那里限制自由中国古训和西方法谚共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实施着一些行为,有些行为是法律鼓励的,有些行为是法律要求的,还有一些行为是法律禁止的。履行义务是享受权利的需要,而要忠实履行义务,必须搞清楚哪些行为是法律鼓励的,哪些是法律要求的,哪些是法律禁止的。一、法律鼓励我们做的,我们积极去做2想一想:当你处在以下情景时,你会怎么做?(1)有一个同学因脚受伤,行动不便时,你该—(2)在公交车,一位孕妇老人站在你身旁时,你该—插入视频《盲人让座》:看了之后,你有何感想。我们又做的怎样呢?(3)面对家庭(社会)的突发事件时,你该—插入视频《洪站辉》(4)团委号召参加植树活动时,你该—插入视频《3。12中国植树节》:我国每年的植树节是哪一天?为了我们的生存、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应怎么办?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还有哪些?(义务献血、爱护公物、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倡公民节约和反对浪费、植树造林、晚婚晚育、计划生育、见义勇为等)教师总结: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有益于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行为。对于法律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体现。二、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A.依法服兵役:案例分析:吉祥县西平乡年满18岁的杨某依法参加了该乡兵役登记,并被确定为预征对象。后经征兵体检、政治审查,羊某符合征兵条件。于当年12月1日被县征兵办公室批准入伍。杨某因差5分未考取大学,想明年再考,便不愿意参军。在接到入伍通知书的第二天悄悄的到上海去旅游了,直到征兵结束后才回到家中。杨某的行为在当地造成严重影响,干扰了征兵工作的正常进行。吉祥县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根据兵役法和该省《征兵工作办法》的规定,对其进行处罚:处当地优待金1800元5倍的罚款计9000元;两年内取消羊某招工招干、高考资格;有关部门和单位不得为杨某出具外出务工经商证明。杨某后悔莫及,表示请征兵办公室帮助送他去部队,或明年再次应征。想一想:1、杨某为何会被政府处罚?2、这一案例给我们有什么启示?师: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自觉去做。②如果不作为,就要承担法律责任。B.遵守公共秩序:公共秩序需要你我一起维护与监督!插入视频《遵守改革秩序宣传广告》C.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初中生小C被父亲强行停止学业,外出打工。而他同学小D经常逃学。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D.保护环境:插入视频《世界各国保护环境的方式》E.F.3看一看,想一想: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第一课我们学习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我们知道了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其实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我们在享有和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自己的义务。一个作家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一份权利,也有他应尽的义务。如果每个人不仅知道自己的权利,而且知道自己的义务,这将有利于全人类的幸福。”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一、我们的法定义务(板书)1、公民即要享受权利又要履行义务(板书)活动:目的:帮助学生了解义务来自亲情、道德、法律等方面,法定义务时必须履行的。要求:仔细阅读教材中的资料,经过思考将相关内容填入表格中。挑选几名学生介绍自己填写的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小结。小明履行的义务A、爸爸劳动累了,小明为他捶背。B、小明答应同学,把书送到他家。C、今天小明值日,把玻璃擦干净。D、小明真想把公园的这枝花插在自己的花瓶里,但他没摘,让大家都能欣赏。小明的上述活动,分别履行了哪方面的义务?哪项是法定义务?把有关内容填入下表。付出的根据付出的好处不这样做的后果A家庭亲情具有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有利于增进父子之间的感情。导致亲人间关系冷淡、得不到亲人间的温暖和关怀。B对人承诺讲信用、讲诚信,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敬。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和帮助,害人害己。C值日劳动换来舒适、温馨、亮丽的生活、学习环境,增强了集体荣誉感、责任心。使集体失去亲和力和凝聚力,使个人失去责任心。4D爱护花草能让后来的其他人参观、欣赏,带来美的享受。破坏环境、自私自利,把自己的享受建立在他人、社会的损失之上。公民的义务:是义不容辞的任务,就是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包括依法应尽的责任和道义应尽的责任。法定义务: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2、我国公民义务的基本内容(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族团结(2)保守国家秘密(3)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4)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5)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6)依法纳税(1)插入视频:西藏3.14打砸抢事件2008年3月14日,拉萨市区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是由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煽动,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3月14日上午11时许,一些僧人在小昭寺用石头攻击执勤民警,随后,一些暴徒开始在八廓街聚集,呼喊分裂国家的口号,大肆进行打砸抢烧活动,事态迅速蔓延。不法分子对拉萨市区主要路段的临街铺面、中小学校、医院、银行、电力和通讯设施、新闻单位实施打砸抢烧,焚烧过往车辆,追打过路群众,冲击商场、电信营业网点和政府机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使当地的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破坏。西藏各族人民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任何破坏西藏稳定、制造分裂的图谋都是不得人心的,是注定要失败的。我相信,在中央的领导下,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完全有能力维护西藏社会稳定,维护法律秩序,维护西藏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前来灭火的消防车遭到暴徒焚烧。数暴徒打砸抢烧,纵火300余处,焚烧民宅、店铺214间。(2)保守国家秘密5插入视频《履行公民义务保守国家秘密》保存、守护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就是“保守国家秘密”。如利用职务之便,贪图钱财,而出卖国家机密,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例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等。为此国家设立专门的保密工作部门,并主管全国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3)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当今社会高度提出和谐建设,如和谐社会、和谐集体、和谐家庭、和谐的人际关系等。议一议:那么建设和谐型社会与公民的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有无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呢?考一考:你知道我们国家制定的排队日是几号吗?国家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节日,目的是为什么?插入视频《排队礼让》想一想:看了视频,你会有什么感想呢?师: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法制的健全,公民的素质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变化。作为社会的一员,大家做的怎么样呢?(4)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插入视频《中国轮椅上的微笑天使圣火为金晶而感动》62008年4月7日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在法国巴黎著名的埃菲尔铁塔开始环球传递第5站的传递活动,当天,由于极少数的“藏独”分子干扰北京奥运火炬的传递,无耻的“藏独”分子竟毫无人性地把黑手伸向了坐在轮椅上的金晶,试图要从金晶手中抢走火炬。金晶面对突如其来的冲击,毫不畏惧,用双手紧紧抱着火炬,她在用她那残弱的身驱捍卫着奥运精神,这个画面打动了许许多多人们的心弦。此时此刻你是怎样的心情?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爱国主义的体现,我们要胸怀祖国,树立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从自己的身边事做起,以自己的行动为祖国增光添彩。(5)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插入视频《糊涂父亲断子指》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师:我国现行宪法第55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其他事业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它不仅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安定和幸福。因此,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崇高职责。(6)依法纳税插入视频《依法纳税》思考:我国税收主要运用了哪些方面的建设。谈一谈:税收在现阶段的重要作用。师: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运用税收取得的收入,用于国防科技、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建设等。没有国家税收的支撑,国家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说没有税收就没有国家;没有税收就无法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一致性、统一的。首先,公民享受权利,同时要履行义务。其次,权利与义务本身是相互依存的。第三,有些权利本身也是义务。(劳动和受教育)第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议一议:7学生王某因厌学而辍学在家,经老师多次劝说也不复学,他说:“上不上学是我的权利,我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上不上学是我的权利,法律管不着。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师:受教育不仅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对国家、对人民必须履行的一项基本义务。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每一个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004年11月4日下午,为了拯救贫困学生钱朝军的生命。38名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站在合肥市街头,打出一条横幅:“出租自己,拯救生命”。希望用自己的一双手和所学的知识,为钱朝军同学筹集医疗费,在南来北往行人的交织着怀疑同情眼神的复杂眼光中,他们依然坚定地站在寒风中,在4个小时里行人共计捐款4637元。受到了社会的赞誉。(1)这38名大学学生的行为体现了什么?(2)为什么人们对他们的行为都给予高度赞扬?(3)他们的行为受到法律强制了吗?这种义务和法定义务有哪些不同呢?道德义务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2006年3日15点30分,一辆牌号为赣GA2540的中型面包车与一辆牌号为赣G07731的出租车在位于九江市庐山路信华游乐中心旁边的十字路口相撞,面包车侧翻在地,车上两人被摔出车外,司机被卡在变形的车头内动弹不得,奄奄一息。更令人惊讶的是,一个装满了百元大钞的黑色塑料袋摔出后破裂,里面的钞票撒满了大街……随后,感人的一幕发生了:市民们有的自觉拉起了警戒线,有的看护着地上的钞票,有的拨打110报警。几分钟后,急救车赶到了现场,终于将奄奄一息的司机抢救出来。事后,民警将收集起来的钞票进行清点,发现20万元巨款一分不少。谈一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8师:这绝非是偶然事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善良的一面,灾难面前大家伸出援助之手,爱心在人群中传递着,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优良传统道德风尚正在潜移默化的发扬着。正是人们自觉、自愿的道德情操,才有了我们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猜猜他是谁:2005年度感动中国获奖者_丛飞他是一名普通的艺术家,却怀有一个理想,让读不起书的孩子背起书包继续读书;让没有父母的的孤儿重获亲人的关爱,让残疾人感受生活更多的快乐……为了实现理想,在10年时间里,丛飞几乎把自己的全部收入都捐给了贫困地区的学生、孤儿和残疾人。用300多万元资助178个贫困学生读书,帮助60多名残疾人渡过生活难关,参加义工8年,他为社会义务服务的时间长达3600小时。为此欠下17万元外债,并积劳成疾。他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献给了社会。胃癌晚期后,依然牵挂着贫困学生。以上三个感人的故事,使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的什么?人间真情、爱的奉献、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道德风尚。想一想:三个材料的主人公他们的行为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即他们的行为是自觉自愿的
本文标题: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83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