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第四章相对数分析与指数分析练习题
第四章统计指数(一)填空题1.从狭义上讲,指数是说明不能直接相加的________综合变动程度的________。2.指数按其反映现象特征的不同,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3.指数按其反映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4.总指数的编制方法(计算形式),其形式有两种,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5.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是先综合后对比,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是________。6.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一般原则是采用________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编制质量指标指数一般是采用________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7.平均指数是________的加权平均数。8.指数体系中各指数间的数量对等关系可以表述为:对象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________。9.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中所用指数体系由可变构成指数、________指数与________指数组成。10.因素分析包括数和数分析。(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指数分为个体指数与总指数,是按其()不同划分的。A.反映对象范围B.所表明的指标性质,C.对比基期D.变动方向2.在材料单耗综合指数中,每种产品的材料单耗指标是()A.质量指标B.数量指标C.相对指标D.总量指标3.环比指数的基期是()A.固定的B.任意的C.各期的前一时期D.特定的4.综合指数是()对比形成的指数。A.两个相对指标B.两个平均指标C.相邻个体指数D.两个总量指标5.成本综合指数中的产量是()A.指数化指标B.同度量因素C.质量指标D.时点指标6.某销售公司销售额2009年较2008年上升21%,同期销售量指数为116%,则销售价格指数是()A.5%B.115%C.104%D.105%7.某工厂总生产费用,今年比上年上升50%,产量增产25%,那么产品单位成本平均提高了()A.2%B.25%C.75%D.20%8.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A.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B.指标性质不同C.采用的基期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9.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10.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11.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12.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13.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A.10%B.7.1%C.7%D.11%14.某企业销售额增长了5%,销售价格下降了3%,则销售量:A增长8%B增长1.94%C增长8.25%D增长1.85%15.统计指数是说明不能直接相加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综合变动程度的相对数,这种指数是()A.狭义的B.广义的C.既不是广义也不是狭义D.既是广义也又是狭义的16.一般来说,三个或三个以上在性质上相互联系、在数量上存在一定关系的指数便构成()A.算术平均指数B.调和平均指数C.综合指数D.指数体系17.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A.11pqB.10pqC.00pqD.01pq(三)多项选择题1.编制综合指数的原则是()。A.质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B.质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C.数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D.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2.某工厂所有产品出厂价格,今年是去年的115%,这个百分数是()A.平均数B.总指数C.综合指数D.数量格标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3.某县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6%,平均亩产比上年提高了6%,该县粮食总产量和上年对比()A.持平B.上升0.36%C.下降0.36%D.相当于99.64%E.下降3.6%4.某企业全部原材料费用今年相当于去年的120%,全部产品产量增产8%,各种原材料的体格上调14%,则全部产品的原材料单耗与去年比较是()A.下降2%B.下降2.54%C.上升2%D.相当于97.46%E.上升2.54%5.平均指数的权数,可分别采用()A.结构相对指标B.总量指标C.实际资料D.估计资料E.实际与推算相结合的资料、6.平均指标指数体系是由()组成。A.调和平均指数B.总指数C.可变构成指数D.固定构成指数E.结构影响指数7.某企业产品总成本报告期为183150元,比基期增长1O%,单位成本综合指数为104%,则()A.总成本指数110%B.产量增长了5.77%C.基期总成本为166500元D.单位成本上升使总成本增加了7044元E.产量增产使总成本增加了9606元8.职工平均工资上调8%,职工人数减少了10%,则()A.平均工资指数为108%B.职工人数指数为90%C.工资总额少支付2.8%D.工资总额减少2%E.工资总额指数=8%×10%=0.8%9.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是()A.平衡作用B.同度量作用C.联系作用D.比较作用E.权数作用10.指数的作用是()。A.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B.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C.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D.反映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水平E.利用指数数列分析现象的发展趋势11.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A.商品零售量指数B.商品零售额指数C.商品零售价格指数D.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E.销售商品计划完成程度指数12.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A.工业总产值指数B.劳动生产率指数C.职工人数指数D.产品总成本指数E.产品单位成本指数13.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A.综合指数B.平均指数C.质量指标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14.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A.综合指数B.总指数C.平均指数D.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数E.质量指标指数15.职工平均工资上调8%,职工人数减少了10%,则()A.平均工资指数为108%B.职工人数指数为90%C.工资总额少支付2.8%D.工资总额减少2%E.工资总额指数=8%×10%=0.8%16.如果用综合指数的形式编制工业产品产量总指数,下列哪些项目可以作为同度量因素()A、报告期价格B、基期价格C、报告期单位成本D、基期单位成本E、工人劳动生产率(四)判断题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2.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3.某厂所有产品产量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4.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5.某地区2008年商品销售额为2007年110.9%,说明2008销售额指数为10.9%。()7.统计指数编制中同度量因素具有权数作用。()8.在编制综合指数时,虽然将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但是同度量因素仍然起权数作用()。9.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105.某厂所有产品产量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指数的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五)简答题1.简述统计指数的几种分类。2.简述统计统计的作用。3.简述统计统计的作用。编制综合指数时首先要明确哪两个概念?并作简要解释。4.统计指数按所考察范围的不同,如何分类?举例说明。5.编制综合指数时首先要明确哪两个概念?并作简要解释。6.简述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编制的一般原则。7.简述统计统计的作用。8.什么是同度量因素?有什么作用?9.在指数体系中如何选择同度量因素。10.综合指数与平均数指数有什么区别。11.同度量因素固定时期的一般方法是什么?12、请解释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先对比,后平均”。(六)计算分析题(必交题)1.某企业生产情况:产品价格(千元)产量(台)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5.25.6100120乙6.97.2400500要求计算:(1)产量个体指数和价格个体指数;(2)产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2.某企业产品成本情况:产品计量单位产量单位成本(元)报告期基期报告期基期甲乙丙个件台3508005003007204001201001051008090要求计算:(1)成本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2)分析全厂产品总成本变动的原因。3.根据下表资料计算两种产品价格指数,分析由于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并利用指数体系计算销售量指数和分析由于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4.根据下表资料计算两种产品销售量指数,分析由于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并利用指数体系计算价格指数和分析由于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产品名称计量单位销售额(元)价格指数%基期报告期甲件600080001.25乙千克1002001.67合计—61008200—产品名称计量单位销售额(万元)销售量比上年增长(%)基期报告期甲件101510乙千克203520合计-3045—5.某企业的资料如下:工厂单位成本(元)产量(件)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ABC252422242421150010001000150010002500要求计算:(1)成本总额的变动并进行因素分析;(2)总平均单位成本变动并进行因素分析。6.某商店商品销售情况:商品销售额(万元)价格2009年比2008年提高(%)2009年2008年甲乙1401801001502.010.5合计342250—要求计算:(1)零售价格总指数;(2)商品销售量总指数;(3)分析商品零售价格上扬,居民购买商品多支付的货币量。7.某厂生产的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产品名称产量单位成本(元)计量单位基期报告期计量单位基期报告期甲乙丙万件万只万个120300200140300250元/件元/只元/个25351020558要求:(1)计算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指数以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2)计算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变动而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3)利用指数体系分析说明总成本(相对程度和绝对额)变动的情况.
本文标题:第四章相对数分析与指数分析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700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