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章限时检测(B)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四川西充中学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不动的人造卫星()A.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B.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C.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的值D.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的值2.(浙江平湖中学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星球上的物体脱离星球引力所需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2与第一宇宙速度v1的关系是v2=2v1.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r,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的16,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A.grB.16grC.13grD.13gr3.太阳能电池是太阳能通过特殊的半导体材料转化为电能,在能量的利用中,它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受到季节、昼夜及阴晴等气象条件的限制.为了能尽量地解决这些问题,可设想把太阳能电池送到太空中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地面上的固定接收站接收电能,太阳能电池应该置于()A.地球的同步卫星轨道B.地球大气层上的任一处C.地球与月亮的引力平衡点D.地球与太阳的引力平衡点4.在研究宇宙发展演变的理论中,有一种学说叫:“宇宙膨胀说”,这种学说认为万有引力常量G在缓慢地减小,根据这一理论,在很久很久以前,太阳系中地球的公转情况与现在相比()A.公转半径R较大B.公转周期T较小C.公转速率v较大D.公转角速度ω较小5.月球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4,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则()A.月球平均密度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23倍B.环月卫星的最小周期大于环地卫星的最小周期C.环月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大于环地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D.地球质量约为月球质量的16倍6.(哈师大附中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成功发射,搭载了3名宇航员,实现太空行走,神舟七号搭载的伴飞小卫星于北京时间27日19时24分成功释放,这是我国首次在航天器上开展微小卫星伴随飞行试验,伴飞小卫星释放后,以缓慢速度逐渐离开飞船.航天员返回后,北京飞控中心将控制伴飞小卫星逐步接近轨道舱,并最终实现围绕轨道舱飞行.伴飞小卫星接近轨道舱()A.应从较低轨道上加速B.应从较高轨道上加速C.应在从轨道舱同一轨道上加速D.无论在什么轨道上只要加速就行7.发射人造卫星是将卫星以一定的速度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场一般选择在尽可能靠近赤道的地方,如图.这样选址的优点是,在赤道附近()A.地球的引力较大B.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C.重力加速度较大D.地球自转角速度较大8.2002年四月下旬,天空中出现了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近乎直线排列的“五星连珠”的奇观,这种现象的概率大约是几百年一次,假设火星和木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分别是T1和T2,而且火星离太阳较近,它们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基本上在同一平面内,若某一时刻火星和木星都在太阳的同一侧,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排列,那么再经过多长的时间将第二次出现这种现象?()A.T1+T22B.T1T2C.T21+T222D.T1T2T2-T19.(陕西师大附中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我国是能够独立设计和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国家之一.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椭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10.宇宙中两颗相距很近的恒星常常组成一个双星系统,它们以相互间的万有引力彼此提供向心力,从而使它们绕着某一共同的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已知它们的运转周期为T,两星到某一共同圆心的距离分别为R1和R2,那么,这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A.这两颗恒星的质量必定相等B.这两颗恒星的质量之和为4π2(R1+R2)3GT2C.这两颗恒星的质量之比为m1∶m2=R2∶R1D.其中必有一颗恒星的质量为4π2R1(R1+R2)2GT2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11.甲、乙两颗人造地球卫星,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R和2R(R为地球半径),质量分别为m和3m,它们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1)它们的周期之比T甲∶T乙=________.(2)它们的线速度之比v甲∶v乙=________.(3)它们的角速度之比ω甲∶ω乙=________.(4)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甲∶a乙=________.(5)它们所受地球的引力之比F甲∶F乙=________.12.目前国际商业卫星正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类是重量达数吨的大卫星,另一类是微小卫星,只有几百、几十甚至几公斤,其特点是成本低,制造周期短,用途多样化,发射方式灵活.现在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微小卫星的研制和开发已成为现实.由我国航天清华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和美国萨瑞大学合作研制的“航天清华”一号通信微小卫星已于2001年6月28日在俄罗斯某一发射场发射升空,这标志着我国更加先进的“纳米卫星”的研制开发工作已经开始.请同学们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及同步卫星的特点,回答下列两个问题:(1)微小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具有的加速度________同轨道上运行的大卫星.(2)微小卫星用作通信卫星,则它的绕行速度________通信大卫星的绕行速度;飞行高度________通信大卫星的飞行高度.(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3.假设在半径为R的某天体上发射一颗该天体的卫星,若它贴近该天体的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运行周期T1,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该天体的密度为________.若这颗卫星距该天体表面的高度为h,测得在该处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则该天体的密度又可表示为________.三、论述·计算题(共4小题,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10分)在地球某处海平面上测得物体自由下落高度h所经历的时间为t.在某高山顶上测得物体自由下落同样高度所需时间增加了Δt.已知地球半径为R,试求山的高度H多大?15.(10分)(2009年济宁统考)2007年10月24日18时,“嫦娥一号”卫星星箭成功分离,卫星进入绕地轨道.在绕地运行时,要经过三次近地变轨:12小时椭圆轨道①→24小时椭圆轨道②→48小时椭圆轨道③→地月转移轨道④.11月5日11时,当卫星经过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A点时,再一次实施变轨,进入12小时椭圆轨道⑤,后又经过两次变轨,最后进入周期为T的月球极月圆轨道⑦.如图所示.已知月球半径为R.(1)请回答:“嫦娥一号”在完成三次近地变轨时需要加速还是减速?(2)写出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16.(11分)“黑洞”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预言的一种特殊天体,它的密度极大,对周围的物质(包括光子)有极强的吸引力.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光子是有质量的,光子到达黑洞表面时也将被吸入,最多恰能绕黑洞表面做圆周运动.根据天文观测,银河系中心可能有一个黑洞,距该可能黑洞6.0×1012m远的星体正以2.0×106m/s的速度绕它旋转,据此估算该可能黑洞的最大半径R是多少(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7.(11分)如图所示,A是地球静止卫星,另一个卫星B的圆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距离地面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角速度为ω0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O为地球中心.(1)卫星B的运行周期是多少?(2)如果卫星B的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某时刻A、B两卫星相距最近(O、B、A在同一直线上),求至少再经过多长时间,它们再一次相距最近?
本文标题:第六章限时检测B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605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