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经验分布函数的实验报告
实验六、经验分布函数图形的绘制实验序号:6日期:2013年5月29日班级C班数学学院2011级C班学号114080217姓名沈帅实验名称经验分布函数图形的绘制问题的背景和目的:理解经验分布函数的构成,经验分布函数是样本的函数,随着样本观测值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实验学习经验分布函数图形的绘制方法和动态演示过程.具体要求为1.任意产生一组随机样本,对该样本从小到大排序;2.利用排序后的样本作经验分布函数图形;3.让样本动态变化,观察相应的经验分布函数图形的变化,写出实验体会.实验内容:(1)利用函数RAND()产生服从均匀分布(1,7)U的大小为5随机样本,对该样本从小到大排序,然后利用排序后的样本作经验分布函数的图形,并作动态演示;(2)给出以下四个统计分布(0,1)N和(6,9)N,2(7),(8)t及(9,12)F的水平为0.05的上侧及下侧分位数并列表给出计算结果和Excel计算公式.实验所用软件及版本:Excel2003实验过程:实验一:在单元格A2中输入产生均匀分布U(1,7)随机数命令“=1+6*RAND()”,再将其拖放填充至A6,就可在单元格区域A2:A6中产生了5个样本观测值.接着我们把观测值从小到大排序,在单元格区域B2:B6中分别使用命令“=SMALL($A$2:$A$6,k)”(k=1,2,3,4,5)得到顺序样本观测值,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利用条件语句和散点图绘制经验分布函数的图形.在单元格C2内输入初始值0,点击【编辑】/【填充】/【系列】,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如输入相应选项,就可以在单元格区域C2:C702中顺序产生0,0.01,0.02,…,7共703个自变量x的取值序列.对于单元格区域C2:C702中任意一个单元格中x的取值,其右侧(D列)对应的单元格内为相应经验分布函数F(x)n的值,F(x)n的值按公式(6.3)来计算,具体计算公式为“(1)(2)(3)(4)=IF(xx,0,IF(xx,0.25,IF(xx,0.5,IF(xx,0.75,1))))”.例如,单元格D2内的计算公式就应为“=IF(C2$B$2,0,IF(C2$B$3,0.25,IF(C2$B$4,0.5,IF(C2$B$5,0.75,1))))”.再利用拖放填充功能将单元格D2内的计算公式复制到整个单元格区域D2:D702中,就自动计算出所有F(x)n的取值.最后,利用单元格区域C2:C702中自变量x的取值和D2:D702中经验分布函数F(x)n的值画出散点图,经过修饰调整后如图6.1.图中每一条水平线段右端的空心点可这样画出,鼠标右击图形中任一数据点,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再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数据标记选项】/【内置】,类型选择“○”,大小选5磅,就可得实验结果.实验二:1.在A2中输入,在B2中输入0.05,在A3中输入统计分布,在B3中输入上侧分位数,在C3中输入Excel计算公式,在D3中输入下侧分位数,在E3中输入Excel计算公式。2、在A4中输入在C4、E4中分别输入公式=NORMSINV(1-B2)、=NORMSINV(B2)3、在A5中输入在C5、E5中分别输入公式=6+3*NORMSINV(1-B2)、=6+3*NORMSINV(B2)4、在A6中输入在C6、E6中分别输入公式=CHIINV(B2,7)、=CHIINV(1-B2,7)(0,1)N(6,9)N2(7)(8)t5、在A7中输入在C7、E7中分别输入公式=TINV(2*B2,8)、=-TINV(2*B2,8)6、在A8中输入在C8、E8中分别输入公式=FINV(B2,9,12)、=FINV(1-B2,9,12)实验结果总结:实验体会:经验分布函数可以看成服从离散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但要注意只是顺序统计量的一组取值,而后者随着样本的不同而随机变化的.上面设计的这个实验恰好能反映这种随机变化过程,发生一次变化,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经验分布函数的图形6.1也随之发生动态变化,这就给我们留下生动而直观的印象,加深对经验分布函数F(x)n的理解.(9,12)F教师评语与成绩:
本文标题:经验分布函数的实验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373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