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第二学期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第二学期五.能与能源1.在我们的周围,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有热能、光能、声能、电能、动能、势能和核能等多种形式。2.能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受控制的能的转化往往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但失控的能的转化则会带来灾害,例如火灾等。3.人类制造各种机械(或称为能的转化器)来控制能的转化的形式、发生时间和地点。4.热由高温的地方转移至低温的地方,称为热的传递。5.热可以通过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6.对流只在流体中出现。当流体的粒子由温度较高的地方移至温度较低的地方时,对流便会出现。这种粒子的移动,称为对流。7.传导主要在固体中出现。当部分粒子振动加剧时,传导便会出现。8.辐射是一种不需介质的传热方式。辐射可以在真空中进行。太阳能也是通过辐射转移至地球的。9.金属是热的良导体,非金属(如空气和水)是热的不良导体。10.以下的方法可以防止热的流失:(i)使用热的不良导体,避免热以传导的方式流失;(ii)使用密封容器,避免热以对流的方式流失。11.动物使用不同的方式保持体温。毛皮、毛发、羽毛和皮下脂肪均可防止热经皮肤流失。12.所有生物都可转化及控制能量。植物吸收太阳能,将其转化成植物体内的化学能;动物又以植物为食物,把植物的化学能转化成动物的化学能。从这个关系看来,太阳就是能的来源,它直接或间接地为生物提供能量。13.煤和石油是两种主要的燃料,它们所储存的化学能也是来自太阳。太阳可以说是地球上大部分能的最终来源。14.地球上的能源有限,终有用尽的一天。因此,我们必须节约和善用能源,延长有限资源的使用时间。科学家正致力于开发新的能源和发明一些更节能的能的转化器。15.位置越高,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拉伸越长,弹性势能越大。p4补16.当气体中粒子受热时,它们的运动速度加快,同时粒子间距离会增大。气体受热膨胀后,它的密度相对地比四周气体的密度小。密度较小的热空气向上移动,而密度较大的冷空气向下移动,于是便形成对流。p1517.当水受热时,粒子间距离增大,热水因而膨胀,同时密度变得比冷水小。密度较小的热水向上升,密度较大的冷水向下流回补充,形成对流。在液体中,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p1718.固体受热时,固体粒子振动地更剧烈,它们通过碰撞,影响相邻的粒子,使它们振动加剧,受影响的范围逐渐扩大,热也逐渐传至低温的地方。在固体中,热是以传导的方式传递的。p1819.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不同。金属的导热性能较好,称为热的良导体。非金属的导热性较差,称为热的不良导体。p2020.不同导热提的导热性能不尽相同。p2121.能源是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种能的物质资源。按照不同的分类准则,能源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p3022.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各种形式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p3023.凡是经由一次能源经过转化或加工制造而产生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p3124.凡是可以不断得到补充或能够在较短周期内在产生的能源称为再生能源,反之称为非再生能源。p3125.大量消耗的石油、天然气、煤、和核能等称为常规能源。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的,泛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等。p3126.天然气是储存在地层较深部位的可燃气体。p41六.水与人类1.人类对水的需求非常庞大。水在人类的生命、生产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2.自然界里的水都含有杂质,例如悬浮的微粒、微小生物和溶解的物质等。要把水净化,我们可以利用过滤法,除去悬浮的微粒,再加入氯气,杀死微小生物。3.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消毒等过程生产自来水。4.我们可以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饮用水。这种方法虽然有成效,但须耗用大量能源,成本颇高。5.冰(固态)、水(液态)和水蒸气(气态)均属同一物质,但以不同的状态存在。6.物质的三态的关系如下:7.固体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8.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为沸点。9.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10.蒸发现象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加快蒸发的条件如下:a)液面面积大;b)较高的温度;c)空气流通。11.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溪水、湖泊、河流和海洋可为我们提供大量有用的物质。因此,我们必须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12.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防止水质污染,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产生污水。13.在自然界中有液态的水、固态的水(冰)、还有气态的水(水汽)。p4914.从其存在的空间上来看,自然界中的水大致可分为三类: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海洋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大气水通常以雨、雪等形式出现。p4915.自然界中的水可分为咸水和淡水。海水属于咸水,不能直接饮用。p4916.水的净化方法a)沉淀法——去除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水中加入明矾,搅拌后静置。p55-56b)过滤法——去除水中细小的固体颗粒使滤纸紧贴漏斗并向里倒入水。p57-58c)加氯法——去除水中的微小生物向水中加入数滴氯水。p59d)蒸馏法——去除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加热蒸馏烧瓶里的水,使水蒸气通过冷凝管、接受器,用锥形瓶手机馏出物。p60液态固态气态17.造成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生活废水;b)农药和化肥;c)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七.空气与生命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微溶于水。空气的成分如下: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此外,空气还包含水汽和其他微粒(例如微生物、花粉、烟粒和尘粒)等。2.气体的检验方法:a)氧气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b)二氧化碳可使:(i)澄清石灰水变浑浊;(ii)碳酸氢盐指示剂变黄。3.用途:a)氧气用于:(i)呼吸作用;(ii)助燃。b)二氧化碳用于:(i)光合作用;(ii)灭火器。c)氮气用于:冷藏。4.在细胞内,氧气和食物产生反应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贮藏在食物中的能量会转化成生物体的能量,并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比大气中的多,温度也较高。5.肺是动物体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场所。6.呼气和吸气的过程是由幅肌和肋骨间肌肉协同完成。吸气时,隔肌下拉而肋骨间肌肉收缩。这两组肌肉放松时,便会呼出空气。7.含有叶绿素的植物可以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化合成为有机物。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8.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助于大气中气体的成分保持相对平衡。9.空气中除了含有气体外,还含有一些微小的颗粒,例如烟尘、花粉、细菌等。P8510.食物燃烧时,会发出能量,并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p8911.燃烧有三项不可缺少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耗尽、氧气不足、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燃烧便会停止。p9112.淀粉的检验:将碘液滴入被检测物体,若变为蓝色,则含有淀粉。13.注:文章内容均摘自书内,见末尾页码,未标注页码的均为该单元末尾《总结》原文。本文新鲜空气呼出空气口和鼻气管肺泡氧气二氧化碳细胞由编者手工输入,如有错别字敬请谅解!
本文标题: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第二学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308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