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1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导入新课:诗歌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红色的眼睛之中,我有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的眼睛,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在无数白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皮肤之中,我有着大地般黄色的皮肤,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黄土高原是我的胸脯,黄河流水是我沸腾的血液,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泰山是我站立的脚跟。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先最早走出森林,我的祖先最早开始耕耘,我是指南针、印刷术的后裔,我是圆周率、地动仪的子孙。在我的民族中不光有史册上万古不朽的孔夫子、司马迁、李自成、孙中山,还有那文学史上万古不朽的花木兰、林黛玉、孙悟空、鲁智深。我是中国人——在我的国土上不光有雷电轰不倒的长白雪山、黄山劲松,还有那风雨不灭的井冈传统、延安精神!我是中国人——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也想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当掌声把五星红旗托上蓝天,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我那长城一样巨大的手臂,不光把采油钻杆钻进外国人,预言打不出石油的地心;也把通信卫星送上祖先们,梦里也没有到过的白云;当五大洲倾听东方的时候,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我是莫高窟壁画的传人,让那翩翩欲飞的壁画于我们同往。我就是飞天,飞天是我们。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在我国,有许多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句,大家能否列举一些呢?如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鼓舞民族志气、凝聚民族精神、增进民族团结的一面旗帜,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新时期的大学生应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真理,勇于创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先请学生谈谈对爱国主义的理解)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座的有谁会背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对祖国的山河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如此壮美的祖国,怎能不深2深激荡起我们炽烈的情感?在很早的时候我们的前人就把祖国大地称为“神州”,这是对祖国的热爱。所以爱国主义首先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展示56个民族团结一致的图片。各族人民都是伟大祖国的创造者,爱祖国最根本的是热爱那些创造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各族人民。邓小平同志曾深情地说:“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我们国家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团结的大家庭,“56个民族、56枝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宋祖英的这首《爱我中华》,大家耳熟能详,就是要我们去爱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流着华夏儿女血液的骨肉同胞。一切的一切,都无声地却有力地告诉世人:血浓于水,无论在什么时候,中华儿女都团结一致,骨肉相连!(2011年北京特大暴雨事件,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地震)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文化是祖国在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智力基础和精神动力。没有了文化,也就无所谓民族。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古老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举世瞩目的四大发明,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瑰丽的唐诗、宋词、元曲等等就像天上璀璨的星星一样数不胜数。【教学建议】:请同学们举出你所知道的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可以从文学名著、数学、天文学、建筑等方面来说。表一:祖国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文字甲骨文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数学《九章算术》、南北朝时期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医学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天文学东汉张衡发明的“浑天仪”建筑战国时的都江堰、秦朝时的万里长城、隋朝的赵州桥、京杭大运河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其他《齐民要术》、《梦溪笔谈》、《天工开物》、《农政全书》、《论语》、《易经》、《孙子兵法》视频:“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视频片段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其开幕式可谓一场文化盛宴。开幕式成功地运用了视觉艺术的世界语言,成功地展现了中国古代辉煌的文明,把中华五千年历史有序、浓缩、美好、精炼地传播到全世界,将中国故事、中国元素鲜明而美丽地表达出来,特别是上篇,击缶、日晷、飞天,加上活字印刷、丝绸之路等中国故事,用全人类都能接受的表现方式讲述出来,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为自己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而感到自豪!然而,面对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传统,我们却未能以足够的创造力,使其在现代文化中获得新的蓬勃生命力。相反,我们的《论语》和《孙子兵法》却被日本用于他们的企业管理,我们的儒家文化在韩国、新加坡被发扬光大。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人甚至试图割裂传统、颠覆经典,这不仅会损害传统文化的再生能3力,也会导致文化产业成为无源之水。文化的存在形式不仅有文字的,还有器物的,以建筑等文化古迹的形式保存下来的,比如颐和园等皇家建筑、敦煌石窟、秦始皇兵马俑等。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就应该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深入理解祖国优良的文化传统,并致力于文化的保护和创新。一个真诚的爱国者,必定是一个尊重和热爱祖国灿烂文化和历史传统的人,必定是一个因为祖国的文化瑰宝被破坏和流失而痛心疾首、负任而上的人。爱自己的国家。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己的骨肉同胞,民族的灿烂文化,是同具体的国家相联系的。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祖国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贡献力量。请大家听下面这个案例。孙中山:“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肯尼迪:“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先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课堂上的交锋》:一位原为记者的中国留学生,赴法国巴黎十二大学就读,第一堂对话课时就受到了教授的“挑战”。教授:“作为记者,你概括一下你在中国是如何工作的?”留学生:“概括来讲,我可以写我愿意讲的东西。”教授精心设计了一个陷阱:“我可以知道您来自哪个中国吗?”“先生,我没听清楚您的问题。”“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霎时,全班几十双不同颜色的眼睛同时扫向了中国留学生和一位台湾学生。中国留学生沉静地说:“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随后,那位台湾学生在教授和同学们的注视下也重复一遍:“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教授似乎不甘心,提出一个更大难度的问题:“我实在愿意请教,中国富强的标志是什么,这里坐了二十多个国家的学生,我想大都有兴趣弄清楚这一点。”中国留学生站起来,一字一板地说:“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祖国的我的同胞,再不会受到像我今日承受的这类刁难。”教授离开了讲台走向了中国留学生,一只手放在他的肩上,轻轻地说:“我丝毫没有刁难你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国家的问题的。”然后他大步走到教室中央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是的,这个世界对中国的评价就是从我们自己的表现中得来的,我们自尊自强,深深地热爱自己的国家,才能赢得世界人民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尊重。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视频《邓稼先》两弹元勋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便谢绝恩师和好友的挽留,回来建设一穷二白的祖国。当有人问他回国带了什么时,他说:“我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实际的行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思想深刻表达了中华民族的这种爱国情怀。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4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民族团结和睦,始终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也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在中国历史上,尽管发生过民族之间的战争,也出现过分裂和内乱,但是,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始终是人心所向,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从夏朝至今,持续四千一百多年。简单回顾一下这漫长的历史,就可以发现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历史主题。【小资料】夏,大约500年,联邦制统一国体;商,大约600年,联邦制统一国体;西周,13王,257年,联邦制统一国体。这三代是中国第一种统一的国家形式。说它是联邦制,是诸侯国的军政自治权比较独立,但不同于西方的松散联邦制。但从整体上看,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东周,即春秋时代,100余诸侯国,大约300年。战国,7大诸侯国,30余小诸侯国,大约250年。这两段是中国文明发展的大黄金时代,是中国创立新型统一国家的过渡时期,而不是通常意义的分裂时期。秦帝国,15年,统一帝国。楚汉相争,5年内乱(分裂)。西汉,215年,统一时期。新,15年,统一时期(后期三年内乱)。东汉,196年,统一时期(初期8年内外战争,后期24年内乱)。三国,60年,分裂时期。西晋,52年,统一时期(后期15年内乱)。东晋南北朝,264年,大分裂时期。隋,39年,统一时期(后期3年内乱)。唐,276年,统一时期(中间及后期内乱大约30年)。五代十国,52年,大分裂时期。北宋,163年,统一时期。南宋,157年,大分裂时期。元,88年,大分裂内乱时期。明,294年,统一时期。清,296年,统一时期。1840年后的160年,只算共和国50年基本统一,其余110年全部记为内乱、外侮、分裂时期。【教学建议】:可以用表格表示通过以上历史回顾,可知中国前两个千年基本统一,后两个千年(秦帝国之后)中,统一时期为1215年,分裂内乱时期为785年(加上统一时期的中后期内乱,大约800多年)。从总的方面说,中国民族的统一占据了主流,分裂内乱终归统一。世界上没有一个大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历经如此多的分裂内乱而每次都能整合自己,最终回归统一,这是世界民族史的奇迹。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将“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识化作如此恒久的民族精神,而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做到。每次面对分裂,统一立即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理想,中国人总是将分裂内乱视为“国破”,又总是将“国破家亡”连成一条最简单的因果直线,将“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视做天经地义的逻辑。这就是中华民族面对分裂的思维定式,一种永远不能改变的民族价值观。在中国历史上,自然就涌现出了无数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而献出自己生命的民族英雄。背上刺着“精忠报国”的北宋抗金名将岳飞,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阔别祖国母亲38年的宝岛台湾的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还有为民族团结做出重大贡献而被传为历史佳话的王昭君和文成公主……他们像一颗颗璀璨的5珍珠闪耀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他们对国家的忠诚以及为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而甘愿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应该学习的。从上面对历史的简单梳理,还可以看出一个基本规律:强盛的中国全部是统一时期,积贫积弱的中国全部是分裂内乱时期。因此,统一和稳定始终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现在,有一些人试图破坏民族团结,阻挠祖国统一大业,这都是逆历史而行的,是违背
本文标题: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79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