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检验和发证第1节一般规定2.1.1一般规定2.1.1.1凡符合本规则l.1.3.1的船舶,应按本章的规定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验船机构应当签发/签署相应的证书。2.1.1.2营运船舶的修理、改建如有可能影响到稳性、强度等安全性能时,应当提交有关的图纸资料,经验船机构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2.1.1.3建造、修理渔船的过程中,若采用新的工艺、材料和技术,应征得验船机构同意。2.1.1.4用传统工艺建造的传统船型木质船舶,本章规定可适当放宽。2.1.2检验类别2.1.2.1检验类别分为:(1)初次检验;(2)营运检验,包括:年度检验、换证检验;(3)临时检验。2.1.2.2初次检验:系指验船机构对船舶首次颁发渔业船舶检验证书之前所进行的检验。2.1.2.3年度检验:系指验船机构对营运船舶检验证书的有关项目,按规定每年进行的常规检验。2.1.2.4换证检验:系指验船机构对营运船舶检验证书的有关项目,按规定期限换发证书之前的检验。2.1.2.5临时检验:系指验船机构对营运中的船舶在其技术状况或用途等发生2.1.4.4所述情况变化时所进行的非常规性检验。2.1.3检验时间2.1.3.1船舶的连续两次常规检验间隔时间为l2个月。2.1.3.2年度检验应在证书的周年日期前、后3个月内进行。2.1.3.3换证检验应在证书到期之前3个月内进行。2.1.3.4换证检验的间隔时间不超过48个月。2.1.4检验申请2.1.4.1船舶的所有者或经营者(以下简称船舶所有人),应向验船机构申请下列相应的检验:(1)初次检验;’(2)营运检验;(3)临时检验。2.1.4.2下列船舶的船舶所有人应当申报初次检验:(1)建造的船舶;(2)符合l.3.1(11)要求的改造船舶(包括非渔业船舶改为渔业船舶)。2.1.4.3营运中的船舶,船舶所有人应按2.1.3规定向验船机构申请营运检验。2.1.4.4船舶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船舶所有人应向验船机构申请临时检验:(1)因发生事故而影响安全航行、作业技术条件的;(2)改变证书所限定的用途的;(3)改变作业区域的;(4)更改船名的;(5)变更船籍港或所有人的;(6)涉及船舶安全的修理或改装(包括更换主机)的;(7)检验证书失效的;(8)渔港监督或环境保护主管机关责成检验的。2.1.4.5船舶所有人申报建造船舶的初次检验时应提交下列文件:(1)船舶检验申报书;(2)船网工具指标审批文件;(3)船名号审批文件;(4)船舶设计单位名称及其资格认可证书编号,设计图纸及技术文件或经审查批准的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及审图意见书;(5)船舶修造船厂名称及工厂认可证书编号(需要时);(6)船舶修造合同复印件。2.1.4.6船舶所有人申报现有船舶的初次检验时应提交下列文件:(1)船舶检验申报书;(2)船网工具指标审批文件;(3)船名号审批文件;(4)船舶图纸及技术文件;(5)现有船舶检验记录、检验证书、检验报告;(6)证书注销证明;(7)船舶修造船企业名称及工厂认可证书编号(需要时);(8)船舶修造合同复印件。2.1.4.7船舶所有人申报船舶营运检验时应提交的文件:(1)检验申报书;(2)船舶安全技术状况声明书;(3)船舶修造船企业名称及工厂认可证书编号(需要时);(4)船舶修造合同复印件(必要时)。2.1.4.8船舶所有人申报船舶临时检验时应提交的文件:(1)检验申报书;(2)船舶安全技术状况声明书;(3)船网工具指标审批文件;(4)船舶修造船企业名称及工厂认可证书编号(需要时);(5)船舶修造合同复印件(必要时);(6)现有船舶检验证书,检验记录、检验报告;(7)证书注销证明;(8)船名号审批文件(需要时)。2.1.5检验的受理2.1.5.1船舶检验申请由船籍港验船机构或承担船舶建造、修理地具有相应权限的验船机构按规定受理。2.1.5.2验船机构收到检验申请后,一般应在3个工作日内答复是否受理检验。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场或者在3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2.1.5.3验船机构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船舶检验的,应当出具加盖本机构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2.1.6检验的实施2.1.6.1初次检验.1初次检验由建造地或者改造地验船机构实施。.2建造地或者改造地与船籍港不一致的,实施检验的验船机构应当自检验完毕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检验证书及检验报告、检验记录等技术资料移交船籍港验船机构。.3验船机构对检验合格的船舶,应当自检验完毕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签发船舶检验证书;经检验不合格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2.1.6.2营运检验.1营运检验由船籍港验船机构负责实施。因故不能回船籍港进行检验的船舶,由船籍港验船机构委托船舶的营运地或者维修地验船机构实施检验;实施检验的验船机构应当自检验完毕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检验报告、检验记录等技术资料移交船籍港验船机构。.2验船机构应当自申报营运检验的船舶到达受检地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实施检验。经检验合格的,应当自检验完毕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在船舶检验证书上签署意见或者签发船舶检验证书。经检验不合格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2.1.6.3临时检验.1临时检验由船籍港验船机构负责实施。因故不能回船籍港进行检验的船舶,由船籍港验船机构委托船舶的营运地或者维修地验船机构实施检验;实施检验的验船机构应当自检验完毕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检验报告、检验记录等技术资料移交船籍港验船机构。.2验船机构应当自申报临时检验的船舶到达受检地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实施检验。经检验合格的,应当自检验完毕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在船舶检验证书上签署意见或者签发船舶检验证书;经检验不合格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2.1.6.4验船机构应当按照本规则要求进行现场检验。年度检验、临时检验(除2.1.4.4(1)、2.1.4.4(6)、2.1.4.4(8)外),也可通过审查船舶所有人提交的《船舶安全技术状况声明书》的检验方式进行。第2节检验范围2.2.1新建造船舶的初次检验2.2.1.1船舶建造前,应将包含下列内容的图纸资料一式3份验船机构审查:*.l船舶构造的有关图纸资料应按照有关现行规定提交;*.2总布置;*.3干舷计算及载重线标志;*.4完整稳性/稳性计算;*.5全船开15(包括门、窗、盖等设施)布置;*.6安全设备(包括消防、救生)和脱险通道布置;*.7操舵系统;*.8航行设备、信号设备、无线电通信设备系统和布置;.9防污染设备布置;.10照明系统图和布置。注:标注“*者为现有船舶初次检验应提交的图纸资料。2.2.1.2应将包含下列内容的图纸资料一式3份送交验船机构备查:*(1)全船说明书;(2)型线图;(3)重量重心计算;(4)静水力曲线;(5)船体结构规范计算;(6)吨位计算;(7)窗玻璃厚度计算;*(8)全船设备明细表。注:标注“*者为现有船舶初次检验应提交的图纸资料。2.2.1.3验船机构可根据船舶的船长、船型等实际情况增减2.2.1.1、2.2.1.2中提交的图纸资料。2.2.1.4建造船舶的图纸经验船机构审查批准后方可开工建造。2.2.1.5建造船舶的船体检验项目应包括:(1)船体结构的主体材料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并具有船用产品证书(木质船除外);特殊情况下,使用无船用产品证书的材料时,应经主管机关同意;(2)检查船体结构装配的完整性与正确性;(3)检查焊接工艺、规格、材料和焊接质量;(4)核查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船建造企业提交的船体板材(包括单层板和夹层板)试样的力学性能试验报告,检查船体成型模具,审核工艺规程;(5)检查木质船构件的连接、装配、钉固及捻缝质量和防腐、防蛀;(6)检查船体结构的内部完整性(包括电缆、管子穿过主横舱壁的密封);(7)船体及门、窗、盖的密性试验;(8)检查操舵装置;(9)检查锚泊及系泊设备;(10)测量船舶主尺度;(11)检查载重线标志、设计水线和水尺勘划的正确性;(12)检查应急通道、应急出口及栏杆、扶手;(13)核查消防、救生设备证书及配置,检查其安置并进行必要的效用试验;(14)对同厂同批建造的首制船应当进行倾斜试验;(15)敞开艇的灌水试验。2.2.1.6新建造船舶轮机和电气设备检验项目应包括:(1)检查主机、推进装置、电气设备、防污染装置等主要设备的船用产品证书,并核对其主要技术规格和性能指标;(2)检查操舵装置和锚设备的安装的正确性并进行必要的试验;(3)检查主机、辅机、轴系、螺旋桨的安装并进行必要的试验;(4)检查各种管系的安装并进行必要的密性试验;(5)检查机驾合一装置的安装和可靠性;(6)检查液压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和通风系统的安装并试验;(7)检查遥控关闭装置的安装和试验(如燃油速闭阀);(8)核查电缆规格、检查电气设备、电缆的安装并进行必要的试验;(9)检查照明系统;(10)核查航行、信号设备及无线电通信设备的产品证书及配置,检查其安装的正确性并进行必要的效用试验;(11)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及接地和避雷装置的安装情况;(12)确认有关防污染设施的完整性并进行必要的效用试验。2.2.1.7确认船舶系泊及航行试验大纲。验船师应根据确认的船舶系泊及航行试验大纲参加船舶系泊及航行试验并在试验报告上签署意见。2.2.1.8验船机构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或减少检查和试验的项目。2.2.2现有船舶的初次检验2.2.2.1现有船舶的初次检验应将2.2.1.1和2.2.1.2中带“*”项目的图纸资料及船舶建造质量书、主要船用产品证书等送交验船机构审核。如确有困难,经验船机构同意,可适当减少。2.2.2.2改造船舶前应将改造部分涉及2.2.2.1图纸范围的图纸提交验船机构审查。2.2.2.3改造船舶的图纸经验船机构审查批准后,改造船舶方可开工。2.2.2.4检验项目可视船龄和船舶的实际状况确定,但至少应按换证检验项目进行。2.2.2.5若船舶具有主管机关承认的有效的非渔业船舶检验证书及技术文件,则现有船舶的初次检验可按换证检验对待。2.2.3年度检验2.2.3.1年度检验项目应包括:(1)检查金属船船体外板、甲板、水密舱壁、骨架有无裂纹、裂缝、渗漏、老化及严重腐蚀等缺陷存在;(2)检查纤维增强塑料船船体结构有无裂缝、发白、分层现象;(3)检查木质船船体结构有无损坏、腐烂,连接处有无松动、渗水等现象;(4)检查舵、锚、消防、救生等设备配置及其有效性,必要时进行效用试验;(5)检查门、窗、盖风雨密完整性,以及通风筒、空气管及机舱进风口、天窗等的有效性;对高速船应特别检查前窗窗框及玻璃连接的有效性;(6)检查栏杆、扶手、通道、出口等的有效性;(7)检查载重线标志、水尺;(8)了解主机、辅机(如有)、齿轮箱等运行情况并进行外部检查;必要时,可要求进行效用试验;(9)检查油柜、油箱及燃油系统是否完好且无渗漏现象;(10)检查舱底水系统使用情况;(11)检查设有汽油箱/柜及其输油管路处所通风的有效性(如适用);(12)对遥控速闭阀进行检查和试验;(13)对消防泵及消防管路系统进行检查和试验;(14)检查防污染设施的有效性;(15)了解发电机、蓄电池及电缆等电气设备使用和绝缘电阻的情况,并进行外部检查;(16)检查电气设备接地和避雷针接地情况;(17)航行设备、信号设备检查及试验;(18)无线电通信设备检查及试验。2.2.3.2对高速船,其年度检验项目应与换证检验相同。2.2.4换证检验2.2.4.1除2.2.3.1规定的年度检验项目外,换证检验还应包括:(1)船底外部检查:检查水线以下船壳板有无裂缝、损伤及腐蚀程度;检查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船的船体层板有无渗水、明显发白、分层现象;检查船体上的接地板是否完好;(2)门、窗、盖的密性试验;(3)钢质船在其第二次及以后换证检验时,应当对船体外板的可疑区域进行测厚检查;(4)电气设备和电路的绝缘电阻测量。2.2.5临时检验2.2.5.1临时检验应当根据隋况对船舶进行相关项目的检查。第3节证书签发2.3.1证书2.3.1.1沿海小型海洋渔业船舶经初次检验,符合本规则要求的,验船机构签发《小型渔业船舶检验证书》。2.
本文标题:第二章检验和发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71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