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授课学时:4学时章节名称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们为什么必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议会民主、“三权分立”和多党制?为什么要积极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民主、自由、人权?等问题。重点难点重点:1.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2.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多党制?3.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难点:1.为什么在当前还必须强调坚持无产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贯穿讨论。教学手段:以传统的板书为主。教学内容课程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民主是国体与政体的统一。国体就是国家阶级性质,即国家的权力由社会的哪个阶级或哪些阶级掌握。政体就是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体现国体的具体政治制度。(1)国体——人民民主专政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人民民主专政还不是无产阶级专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担负着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由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因此,此时的人民民主专政,还不是无产阶级专政。新中国成立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同时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人民民主专政已经成为无产阶级专政,主要任务是保卫社会主义制度,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对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势力和反动分子实行专政。②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和毛泽东在领导我国革命斗争中的一个创造,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无产阶级专政是一个表明国家本质、国家阶级性质的概念。它是指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性质相同,作用与职能一样,历史使命相同。③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国情的无产阶级专政。首先,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参加国家政权的不仅有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在一定历史时期中还有民族资产阶级。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阶级、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的范畴,在最广大的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只对极少数人实行专政;其次,从党派之间的关系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这种新型的政党关系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一个成功的创造,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第三,从概念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确地表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④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实质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首先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还必须充分履行国家政权的专政职能。⑤在阶级矛盾不再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后,为什么还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第一,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力量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会弱于资本主义。第二,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不可能短期内消除,有时还会很尖锐。第三,在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也不可能杜绝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第四,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渗透、分化和颠覆的图谋没有改变。如果没有人民民主专政,就不可能保卫从而也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2)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问题,就是民主的形式问题。民主的形式,指的是享有民主权力的人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来实现民主,也就是用什么样的政权组织形式对社会进行政治统治或者说用什么样的政权组织形式对社会进行管理。民主的形式对一个国家十分重要。现代国家一经建立,首先就是要制定宪法,而宪法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这个国家采用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即政权组织形式。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围绕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提出了种种主张,曾效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并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命运。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以组织工人代表大会、农民协会和农村革命根据地成立工农兵苏维埃形式,进行了政权建设的尝试。抗战时期,各抗日根据地根据“三三制”原则成立了参议会和其他政权组织。解放战争后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地普遍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正式建立。②我们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一个国家的政权,统治者之所以能够运用它对社会进行统治和管理,就是因为它有政治权力。而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权力从功能上都可以划分为三种,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这三种权力的关系就构成权力结构。在人类政治发展史上,大体上有三种权力结构:一是行政权高于立法、司法权。或者把立法、司法权融于行政权之中,就形成了专制、独裁的权力结构。其主要表现是君主专制。专制的权力结构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广泛采用的一种权力结构。在现代,法西斯专制也属于这种权力结构。二是三权分立。表现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总统制、议会制。如美国的总统制,议会行使立法权,但行使行政权的总统对议会的立法权享有否决权。总统行使行政权,但议会对政府有监督权,没有议会的拨款总统什么事也办不了,而且议会还可权弹劾总统。最高法院行使司法权,拥有对议会的立法和总统的决策是否符合宪法的违宪审查权,但法官是总统并经参议院同意任命的。这是典型的三种权力制衡的权力结构。三权分立比专制权力结构要优越,在民主程度上比专制制度要进步。三是立法权高于行政权和司法权,这就是马克思所称的“议行合一”的权力结构。在我国称为民主集中制的权力结构。表现在根本制度上,就是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议行合一,是指制定国家意志的立法权和执行国家意志的行政权是一致的。行政权、司法权必须服从立法权,不能与立法权相抗衡。其实在当今世界,任何国家的权力都是分设的,对权力进行制约也是任何国家都需要的,问题的关键是谁制约谁。“三权分立”将代表民意的立法权与其他两权平行,这在民主程度上不是够高的。只有代表民意的立法权高于司法、行政权,才能体现高度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种政权组织形式要比“三权分立”优越,因为它与我国的国家性质相适应,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它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在全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它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根本上体现了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但必须说明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身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其优越性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表现出来。而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只有几十年,它本身也并不完善。“三权分立”不能适应我国国体的要求。我国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和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人民可以统一行使自己的国家权力,我们人民民主政治的国家只能实行“议行合一”的民主集中制。我国的立法、行政、司法也有必要的分工,也分设了三种机关各司其职,但它们之间不是三权鼎立、互相平等的关系。三权之中立法权居首位,行政、司法均从属于它。在国家机构体系中,掌握立法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居最高地位。我国正是通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来体现国家权力的统一,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点和长处,就在于它符合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符合实现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这一重要原则。所以,邓小平指出:“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多牵扯。”③不断推进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身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其优越性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表现出来。第二,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才只有几十年,它本身还不完善。第三,我们正在通过改革,逐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①除中国共产党外,中国大陆目前还有八个民主党派。它们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和台湾民主同盟。②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人民在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及社会各界民主人士的共同选择。辛亥革命后一度效仿的“多党制”,最终以失败告终,没能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新中国成立前,“第三条道路”由于国民党专制独裁统治未能实现。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专门机构。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⑥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国家实行的一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我国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创造,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根本的不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实质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在政治上的反映。表面看来是不同政党“轮流执政”,实际上只不过是资产阶级把政权从左手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最后受益的是资产阶级而不是广大人民群众。我国的政党制度建立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第二,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具有重要作用。江泽民同志指出:“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在于: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二十个字,是对我国政党制度基本特征的科学概括,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性质,弄清我国政党制度与西方多党制和其它政党制度的区别,加深对我国政党制度的先进性、优越性的理解。
本文标题: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39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