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三节乐音与噪音(共2课时)
第三节乐音与噪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乐音的特性。②知道影响乐音的三要素。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体验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之间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生活中声音的奇妙;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乐音的三要素及其相关因素教学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别教学用具笛子、锯条(0—30cm)或直尺、鼓及鼓锤、泡沫小球、长短不同的笔筒一、目标导学(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回忆听过的老黄牛、蚊子以及驴的叫声(或播放这几种声音),这几种声音听起来感觉一样吗?为什么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将知道其中的原因。(板书课题)(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二、自主学习(一)自学提纲1.称为乐音,称为噪声。2.乐音的三要素是、、。3.音调表示。4.振动的频率是指,单位,符号。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频率越低,音调。5.响度表示。6.响度和发声体的有关。______越大,响度越大;______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______有关。7.人们根据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二)自主学习(自学P54—55,并完成自学提纲中的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2.学生做课本图4—11实验振动的快慢跟锯条或直尺伸出的长短有何关系?音调跟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小实验:教师出示截成两段的圆珠笔筒(可视为高矮不同的笔帽),请同学吹出声音;提出问题:笔帽是靠什么发声的?音调有什么不同?教师再联系生活中的管乐器——笛子3.做一做:让一名学生演示轻敲、重敲鼓面,引起泡沫球的跳动进而得出鼓面振动的幅度大小不同。教师提出问题:响度的大小与鼓面振动的幅度是否有关?学生得出: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的幅度越小,响度越小教师提出问题:声源的振幅相同,人们听到的声音响度是否就一定相同?学生得出:响度还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4.强调区分音调、响度、音色及其相关因素:①音调取决于振动的频率.②响度取决于振幅和距声源的距离.③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等因素决定.四、达标训练(1—6题必做,7、8题选做,9题思考)1.声音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有关,向一个暖水瓶中灌水,有经验的人凭声音就可知是否灌满,这是因为水灌得越多,空气柱变得越,气柱发出的音调越。2.用一软橡胶棒以不同的力度敲同一个音叉,所产生的声音有所不同,区别在于以下哪个方面?()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3.“闻其声不见其人”时,你却往往能够根据说话声判断出谁在说话,这主要是因为()A.人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B.人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C.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D.人发出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4.要想提高二胡的音调,琴弦应当()A.松一些B.紧一些C.松紧不变,但用力拉奏D.松紧不变,快速拉奏5.钢琴和笛子发出的声音()A.频率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不同6.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对两人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7.妈妈买瓷碗时常把两只瓷碗轻轻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瓷碗好坏主要是根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量8.一个物体在1分钟内振动了180000次,则该物体振动发出声音的频率是__________Hz。9.医生用听诊器能够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A.提高声音的音调B.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响度C.降低声音的音调C.增强音色课堂小结1.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2.试画出本节知识结构图。3.这些知识有哪些应用?运用学过的知识可在哪些方面进行创造发明?五、堂清检测(1—7题必做,8题选做,9题思考)1.乐音具有三要素,反映声音高低特性的是________,反映声音大小特性的是________,人们能把不同的乐音区分开,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________.人们通常说女子的声音比较尖,是指声音的________高.2.汇演上,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3.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和“低”是指;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4.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5.擂鼓人用力擂鼓,是为了使鼓声的()A.音调升高B.响度增大C.音色改变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6.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7.比较黄牛的“哞哞”叫声和小老鼠的“吱吱”叫声,音调高的是___________叫声,响度大的_________是叫声。8.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色会逐渐改变B.音调会逐渐降低C.响度会逐渐降低D.声音的音调、音色、响度都不会改变9.李丽同学看到演奏者在拉二胡之前先调节琴弦的松紧程度,她想,是不是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跟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呢?她找来橡皮筋,用牙齿和手把橡皮筋拉开,拨动时,改变松紧程度,听起来音调确实不同。①她得出的结论应该是:橡皮筋拉得越紧,其音调越____。②她经历的探究过程是: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论证。③声音的响度跟什么有关,利用以上器材,如何验证?④冬天,寒风吹到野外的电线上,发出呼呼的哨声,而在夏天却很难听到,这是为什么?请根据上面的知识予以解释。堂清反馈板书设计第三节乐音和噪声(第一课时)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乐音的三要素响度——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和距声源的远近决定音色——由发声体决定课后反思(从本节成功之处、不足及改进设想等方面反思)第三节乐音与噪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②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③常识性了解用分贝划分声音的等级。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噪声危害的教学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观念。教学重点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难点噪声的等级教学用具闹钟、纸盒、耳罩、泡沫塑料一、目标导学(一)导入新课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愉悦。杂乱的噪声则让人心烦意乱,甚至血压升高,危害健康。那么,噪声是如何产生的呢?又该如何控制呢?(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二、自主学习(一)自学提纲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你能分别举出生活中噪声的实例吗?2.噪声的大小用________来表示,单位是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__是较好的生活环境。3.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无声手枪”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________中减弱噪声的.(二)自主学习(自学P56—57,并完成自学提纲中的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2.做一做:“[探究]控制噪声的途径”(用闹钟做声源)。①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在发声处减弱噪声)②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置于空纸盒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用棉花塞住耳朵(或用手捂住)(在人耳处减弱)3.结合实际就噪声的控制举例:摩托车的消声器采用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采用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采用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4.教师强调: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紧密结合控制噪声的三条有效途径,并注意区分。四、达标训练(1—6题必做,7、8、9题选做)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____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2.噪声的大小用_______来表示,单位是______,符号为______。3.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有关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B.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C.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可以有效减弱噪声D.在校园内植树可以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5.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6.一位同学晚上在家里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用棉被把电视机捂住B.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生声音C.插上耳机,自己用耳机听D.让家人把耳朵塞住7.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弱噪声()A.停止使用一次性白色泡沫饭盒B.科学家研制氟里昂的代用品C.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装消音器D.为了推销商品,商场在门口安装高音喇叭8.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在噪声声源外加个外罩B.砍掉马路和住宅之间的树C.带耳塞D.使装有噪声声源的厂房门窗背向居民区9.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A.图书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声B.上数学课时,听到音乐教室传来的歌声C.夜晚,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D.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课堂小结1.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2.试画出本节知识结构图。3.这些知识有哪些应用?运用学过的知识可在哪些方面进行创造发明?五、堂清检测(1—6题必做,7、8题选做)1.为了减少噪声污染,很多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从声学上讲,这是从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人们以________为单位表示噪声强弱的等级。2.摩托车在引擎后安装消声器是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来减弱噪声的。3.王平在自习课上用录音机播放超级女声李宇春的歌带,从物理学角度看,这个声音是_________,但从主观感觉上来讲这个声音是__________(选填“乐音”或“噪声”).4.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睡,丙同学到歌厅去要求将音量放小.他们减弱噪声采取的途径分别是:甲在________减弱,乙在________减弱,丙在________减弱。5.关于乐音和噪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音是机械发出的声音B.乐音悦耳动听,噪音使人烦躁不安C.从环保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叫做噪音D.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规律,噪音的振动杂乱无章6.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纺织工人使用防噪耳罩B.中心城区汽车禁止鸣笛C.轻轨两旁安装隔音板D.主干道路面“刷黑”7.为了使教室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的干扰,采取下列哪些方法是合理、有效的()A.教师讲话时声音要小一点。B.每位同学都要戴一个防噪声耳罩。C.在教室周围植树。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8.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
本文标题:第三节乐音与噪音(共2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27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