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考点19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教师
考点19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一、选择题15.(2014年广西桂林,15题)二硫化碳(CS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S2+2O2CO2+2X,据此推断X的化学式为()A.S2O6B.SO3C.SO2D.S【答案】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也保持不变,所以在化学方程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个数是相等的。据此可推断出X的化学式。5.(2014年吉林,5题)浓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或光照 4R↑+O2↑+2H2O,则R的化学式()A.NO2B.N2OC.N2D.NO【答案】A【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1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0、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4X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8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2。13、(2014年湖北宜昌,13题)三氧化铬常用于金属镀铬。工业上制造三氧化铬的化学方程式为X+H2SO4=2CrO3+Na2SO4+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A.Na2CrO4B.Na2Cr2O7C.Na2Cr2O4D.Na2CrO7【答案】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求得X的化学式是Na2Cr2O7。4.(2014年黑龙江齐齐哈尔,4题)84消毒液是一种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化学式是NaClO)。他的消毒原理是:2NaClO+CO2+H2O=X+2HClO。则X的化学式为A.NaClB.NaOHC.Na2CO3D.Cl2【答案】C【解析】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得如下关系:反应前反应后差值钠原子个数202氯原子个数220氧原子个数523碳原子个数101氢原子个数220分析可知,1个X中含有2个钠原子、3个氧原子、1个碳原子,即X的化学式为Na2CO3。9.(2014年黑龙江大庆,9题)古代“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X的化学式为()A.Ag2OB.AgSC.Ag2O2D.Ag2S【答案】D【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原子数目不变。反应前有4个银原子和2个硫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Ag2S。7.(2014年广东茂名,7题)“神舟号”系列火箭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化学学科在其中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是偏二甲肼,其化学式为:C2H8N2,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C2H8N2+2X=====点燃2CO2+4H2O+3N2.则X的化学式为A.NOB.NO2C.N2OD.N2O4【答案】D【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X=====点燃2CO2+4H2O+3N2,可知反应前原子的种类及个数:C原子:2,H原子:8,N原子:2,反应后:C原子:2,H原子:8,N原子:6,O原子:8,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故2X中含有4个N原子和8个O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N2O4(2014年辽宁大连,47题)生产某阻燃剂(Sb2O5)的化学方程式为X+2H2O2=Sb2O5+2H2O,推断X的化学式为A.H3SbO4B.HSbO3C.SbO2D.Sb2O3【答案】D【解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比较生成物和已知的反应物,可知X中不含H,可将A、B排除,根据Sb原子数目,一个X中Sb的原子数目为2,所以答案为D。11.(2014年四川内江,11题)铁遇稀硝酸可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其反应为Fe+4HNO3==Fe(NO3)3+X↑+2H2O,则X的化学式为A.N2B.N2OC.NOD.NO2【答案】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比较后可得出X中含有1N和1O,因此化学式为NO。19.(2014年湖南常德,19题)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加热2KCl+2MnCl2+8X+5Cl2↑,其中X的化学式为()A.H2OB.H2O2C.HClOD.O2【答案】A【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发生改变。由此可知X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即X的化学式为H2O。12.(2014年江苏常州,12题)过氧化氢消除矿业中氰化物的原理为:KCN+H2O2+H2O=X+NH3↑,X是A.K2OB.KOHC.K2CO3D.KHCO3【答案】D【解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会发生改变,可知反应前有1个钾原子,1个碳原子,1个氮原子,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反应后有1个氮原子,3个氢原子,因此一个x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1个氢原子,1个钾原子,1个碳原子。15.(2014年湖南衡阳,15题)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是A.FeSB.Fe2S3C.FeOD.FeS2【答案】D【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数目、原子的质量不变。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4个氢原子,反应后也是4个氢原子,R中不含氢原子,反应前16个氧原子,反应后也是16个氧原子,R中不含氧原子,反应后2个铁原子,没有前没有铁原子,因此R中含有一个铁原子,反应后有2个硫原子,反应前没有硫原子,故R中含有硫原子。5.(2014年江苏扬州,5题)制备氟化镁(MgF2)时有如下反应:X+6HF=H2SiF6+2H2O,则X的化学式为()A.SiF4B.SiH4C.SiHF3D.SiO2【答案】D【解析】依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缺少1个硅原子和2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SiO2。8、(2014年湖北十堰,8题)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可制得高纯度的硅,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SiCl4Si+4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HClB.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C.四氯化硅是由一个硅原子和四个氯原子构成D.四氯化硅中硅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4【答案】A【解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X的化学式是HCl,A对;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错;四氯化硅是四氯化硅分子构成的,四氯化硅分子是由一个硅原子和四个氯原子构成,C错;四氯化硅中硅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28:35.5×4=14:71,D错。16.(2014年湖南永州,16题)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了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24.550.10.4反应后的质量(g)0515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是反应物B.丁是催化剂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X=10【答案】D【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则24.5+5+0.1+0.4=0+5+15+x,解得x=10;根据反应物的质量减少、生成物的质量增大判断,甲为反应物,丙、丁为生成物,反应符合“一变多”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乙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综合分析D正确。22.(2014年湖南常德,22题)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内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克)176420反应后的质量(克)m0463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1B.反应生成的C与D的质量比为11:9C.该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D.该反应可表示为:A+B=C+D【答案】C【解析】由表可以看出,B物质质量减少64克,C物质质量增加44克,D物质质量增加36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A物质应减少16克,则m=17克-16克=1克,A正确;反应生成C与D的质量比=44:36=11:9,B正确;该反应由A、B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C、D两种物质,由于无法确定四种物质的种类,所以该反应可能为置换反应或复分解反应或非基本反应类型,所以不一定为复分解反应,C错误;该反应可表示为A+B=C+D,D正确。15.(2014黑龙江龙东,15题)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如下反应,反应前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MNPQ反应前的质量/g4043.64.8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1312.61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反应生成的P和Q的质量比为2︰3C.待测值为16D.N和P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15.【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可以写出该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M→N+P+Q24g9g9g6g由此可知,该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故A错误;生成的P物质和Q物质的质量比为3∶2,故B错误;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24g,所以剩余的A物质的质量为16g,即待测数值为16,故C正确;物质N和P的质量比是1∶1,但相对分子质量比不一定是1∶1,故D错误。因而,正确选项是C选项。17.(2014年湖南湘潭,17题)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XO2CO2H2O反应前质量/g237010反应后质量/g0待测4527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27C.表中“待测”值为21D.X中含有氧元素【答案】D【解析】由表中数据不难知道,有两种物质质量在减少(X和O2),和两种物质质量在增加(CO2和H2O),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两种物质的反应,所以不是分解反应;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4:27;表中“待测”值为22;由于CO2和H2O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分别为32g和24g,氧元素总质量56g,大于参加反应的O2质量(70g-22g=48g),即X中含有氧元素8g。22.(2014年湖南衡阳,22题)4.6g某化合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对该化合物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答案】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8.8g+5.4g﹣4.6g=9.6g;8.8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8.8g××100%=6.4g,5.4g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5.4g××100%=4.8g,该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6.4g+4.8g﹣9.6g=1.6g,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来自于该化合物,因此该化合物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15.(2014年黑龙江哈尔滨,15题)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氧化钙,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而变质,经测定该固体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效为0.8%,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已变质的氧化钙占变质前纯氧化钙的质量分效为()A.80%B.66.7%C.40%D.18.8%【答案】C【解析】该反应的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CO2+CaO=CaCO3。若氧化钙变质后的总质量为m,则参加反应的水中的H的质量为0.8%m,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为7.2%m,与水反应的氧化钙的质量为22.4%m;参加反应的CO2中C的质量为2.4%m,则参加反应的CO2的质量为8.8%m,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氧化钙的质量为11.2%m.变质前的氧化钙的质量为:m-7.2%m-8.8%m=84%m;则已变质的氧化钙占变质前纯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22.4%m+11.2%m)/84%m×100%=40%。9.(2014年四川绵阳,9题)某金属单质X与非金属单质Y可发生反应:2X+Y=X2Y。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X的用量/gY的用量/g生成X2Y的质量/g17.41.68.029.63.212.0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A.4:1B.3:1C.2:1D.37:8【答案】A.【解析】第一次实验数据:加入的X、Y的质量之和为7.4g+1.6g=9g,比生成物的质量多,即说明两种反应物中有一种过量1g,如果X过量,则反应中X、
本文标题:考点19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教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45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