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省实验鲅鱼圈合作校八年级阶段测试(一)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命题人:李明审题人:李琳)一、积累与运用(共4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3分)A.袅.袅(niǎo)肆虐.(nüè)横.暴(héng)转弯抹.角(mò)B.斑斓.(lán)眩.目(xuán)谛.听(dì)如诉如泣.(qì)C.矜.持(jīn)娴.熟(xián)颠簸.(bō)娓.娓动听(wěi)D.烙.印(lào)倏.地(shū)喧嚣.(xiāo)虚无缥缈.(miǎo)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A.瞬息万变容光换发大相径庭脍炙人口B.梦寐以求水泄不通分道扬镳稍纵即逝C.潸然泪下风度翩翩横空出世张灯结彩D.首屈一指重峦叠嶂如诉如泣柳暗花明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华灯初上,沂河湖心岛上的“蒙山沂水”大型水上实景演出令人叹为观止....。B.可怜天下父母心,进入九年级,妈妈对小明生活上的照顾越来越具体而微....。C.山东籍作家莫言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持之以恒....,与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D.近日,游客在埃及神庙刻“到此一游”的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人们对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深恶痛疾....。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B.专家表示,通过开通快速公交,使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解决。C.为了防止H7N9疫情不再大规模扩散,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了措施。D.兰州新区的建设,对进一步提升兰州和甘肃对外开放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②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③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④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⑤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A、①②③④⑤B、③①④②⑤C、③④①②⑤D、①③②⑤④6、给下面文段的横线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天才与常人在智力上有区别,在非智力方面有区别。通常情况下,在非智力方面,天才往往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也许他自己也说不清这使命感究竟是什么,始终存在着,通过其言行体现出来,这种使命感就是他对自己生命的责任心。A.如果就与其不如B.不是而是只要就C.不仅也但是并且D.因为所以既然就7、古诗文默写(18分)(1),猿鸟乱鸣,,沉鳞竞跃。(2),衣冠简朴古风存。(3)塞下秋来风景异,。(4)《浣溪沙》中,抒发诗人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5)《渔家傲》中,表达作者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矛盾心理的诗句是:,。(6)《游山西村》中,富含哲理,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的时候,经过一番周折,一番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的诗句:,。(7)《过故人庄》中,由近及远,描写农家优美景色的诗句是:,。(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作者推己及人,关心百姓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的诗句是:,,。(9)《渔家傲》中的主旨句,表达诗人壮志未酬思想感情的诗句是:,。8、名著阅读:(5分)中国有一部古典名著,它最早的德文译名是《强盗与士兵》,法文译名是《中国的勇士们》,英文译名是《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这部名著是(1分)这部名著中,你最欣赏的人物是谁?请简单介绍他的性格特征(至少两点),并列举出跟人物有关的至少两个情节。人物:性格:(2分)情节:(2分)二、阅读理解(48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3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9、解释句子中的加点字(4分)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潭中鱼可.百许头:悄怆幽邃.:10、翻译句子(4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11、甲乙两文中的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各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5分)(二)周幽王失信身亡(5分)周宅丰、镐①,近戎②。幽王与诸侯约:为高堡于大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及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人喧马嘶,褒姒③视之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兵数至而无寇。至其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注释】①周宅丰、镐:西周的都城在丰、镐一带(今陕西长安县内)。②戎: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③褒姒:周幽王的宠妃,后立为皇后。1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2分)(1)戎寇尝.至()(2)褒姒视之大说()13、翻译下面句子。(2分)(1)及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1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分)(三)动人春色不须多王本道(17分)①常听朋友抱怨说,北方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又匆匆离去。北方,简直就没有春天!②其实,相对于南方的“四季如春”,北方的四季当属最分明的了,只是因了北方的春天在热烈之中不乏有种平淡——纯粹、悠远、平和而寂寥,春色似乎是在春夜里潜滋暗长着。这种不事张扬的“暗长”,使得众多的人难以察觉。每年立春过后,尽管依然寒气逼人,但是大地已经苏醒,万物开始复苏,雨水过后就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了。田野里的麦苗由浅黄变得淡绿,泥土中的小草也跃跃欲试,等待着“春风吹又生”。该是踏青的季节了,人们被春风鼓动着,三五好友,结伴而行。踏青不一定要远行,近处的郊野、岗坡、湖边就足够了。沿着松软的小路缓行,淡绿色的枝头时有三两只鸟儿啁啾跳跃,不远处的菜地里,青的葱,绿的菠菜可着劲往上长。更让人心动的是野菜族一团团、一簇簇在田埂地头热热闹闹地相拥着,那抹鲜活的嫩绿,醉了春风,让人喜在心头。③记得当年在乡下“插队”,“春荒”是很难熬的。每天起早贪晚的下地干活,却又青黄不接,只有啃着玉米饼子就咸萝卜,吃得嗓子直冒酸水。后来,同学们跟老乡学会了挖野菜:苦菜、荠菜,白花菜……中午回来,同学们把挖到的野菜聚到一起,洗净后摆到饭桌中央,大家一口玉米饼,一口蘸着大酱的野菜,吃得真是香甜。打那以后,野菜在我心中就成为了春的标志和参照。④北方的春天或许不如南方那样浓烈,那样春深似海,然而争奇斗艳的古典诗词对春的咏叹,也并非是用平丽的词藻去铺陈春光的艳丽芳菲,大多是寥寥几笔,就足以勾人心魄了。“春江水暖鸭先知”“陌头烟柳绿烟丝”“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些咏春的绝唱都是以接近直白的语言采撷浓春之中的一两个饶有意境的景观后,便止笔而留白。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⑤细细想来,写诗是这样,人生也莫不如此。几十年的光阴稍纵即逝,能够做成一两件事情已经很不容易。选择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过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做一两件对社会有益的事情,这是一种意境。若在有限的时间里,既想当官又想发财,鱼与熊掌都想兼得,到头来只能落得个“轻薄桃花逐流水”的结局。鉴古观今,贪胜求全者,无不心浮气躁,最后以失败告终。⑥“动人春色不须多”,善哉斯言!(选自《新民晚报》2013年4月7日)15.第②段写出了北方春天的什么特点?(4分)16.请揣摩第③段画线句子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3分)描写方法:作用:17.本文第②段和第④段两次提到南方的春天,有何用意?(3分)18.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⑤段“细细想来,写诗是这样,人生也莫不如此”这一句子在文中的作用。(3分)19.“动人春色不须多”在文中蕴含什么哲理?结合实际,举一例子加以说明。(4分)第二代生物燃料——草油(13分)①现在,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石油过分依赖,会让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及环境安全遭受威胁。但文明不能因此停下前进的步伐,我们必须找到新的能源来保障世界运输系统的顺利运转。以非粮原料或农业废弃物为原料转化的液态燃料——纤维素生物燃料有利于环境安全,技术可行性强,近期内最有希望替代传统化石能源。②生物燃料可以用植物或植物制品为原材料。目前,第一代生物燃料以可食用作物为原料,主要..包括玉米、大豆(美国)、甘蔗(巴西)。用可食用作物制造生物燃料是最简单可行的,因为把这些可食用作物转化为燃料的技术是现成的。然而,第一代生物燃料并非长久之计,原因很简单:没有足够的耕地能够满足发达国家10%的液态燃油原料需求。③第二代生物燃料主要以纤维素质材料为原料,如富含纤维素、生长迅速的草本植物,可转化为草油的原料有很多,从木材废料(锯木屑、木质建筑残片)到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小麦茎秆),再到“能源作物”[生长迅速、纤维含量高、专门种植用作草油原料的草本和木本植物]。这些原料作物耕作成本低、量大,更关键的是,这些作物的种植生产不会干扰和危及粮食生产。大多数能源作物能够在不能用作农田的边际土地上快速生长。还有一些能够在被废水或者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生长并净化土壤,如生长周期较短的灌木柳树。④纤维素类植物生物质(指某一系统中全部或特定的生物总量)丰富,能够可持续地收获,来制造生物燃料。美国农业部和能源部的研究显示,在不减少作为人类食物、动物饲料及出口生物质份额的前提下,美国每年能够生产13亿吨(干重)生物质。如此大量的生物质每年至少能够产生1,000亿加仑(约3,790亿升)草油,大约相当于每年美国汽油、柴油消耗总量的一半。放眼全球,每年纤维素类生物质生产量能够转化的生物燃料相当于340亿~1,600亿桶原油,已经超过了目前全球每年30亿桶原油的消耗量。纤维素类生物质能够转化成任何类型的燃料,如乙醇、普通汽油、柴油,甚至航空燃油。⑤人类历史上的能源新纪元──草油时代也许很快就要到来。20、第二代生物燃料的优势是什么?(4分)21、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22、说说选文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4分)23、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你对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哪些合理化的建议?请写出来。(至少写两条)(2分)三、写作: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60分)题一:那一刻,几分甜蜜在心头题二:快乐的(学校、家庭……)生活要求:①如果选择题二,可从备选项中选择一项填写好题目,也可自选内容填写。②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③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④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⑤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答案:1、D2、A3.B(“具体而微”的意思是“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4、D试题分析:A语序不当,将“听取了”与“广泛”调换。B缺少主语,去掉“使”或“通过”中的一个,C表意错误,去掉“不”5、B6、C【解析】试题分析:本段文字主要围绕“天才与常人在智力与非智力”方面的区别来展开的。本段文字一共2句话。第一句话内部存在一个“并列”关系,第2句话内部先是存在“转折”关系,然后是“并列”关系。经分析,答案应该选“C”项。7、(1)晓雾将歇,夕日欲颓(2)箫鼓追随春社近(3)衡阳雁去无留意(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7)绿树村边和,青山郭外斜(8)人不寐,将军白发征
本文标题:第一次月考出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44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