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同学们,考试在即,努力复习吧!考出好成绩回家过个好春节!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宇宙1.含义:和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变化着的______世界。2.特点:(1)物质性:宇宙中有多种多样的物质。例如:_________、恒星、行星、卫星、彗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最基本的天体。(2)运动性:①天体系统是如何形成的?②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宇宙(3)无限性: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范围不断____________,目前已达到___________光年。二、太阳1.读课本P6图1-1-11太阳系示意,找出图中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________、_______、火星、_________、土星、____________、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八大行星轨道具有:性、性、性。2.太阳辐射(1)能量来源:太阳核心物质的_________反应。(2)影响: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太阳活动(1)读课本P6图1-1-12太阳结构,填写下图(2)重要标志: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3)周期:_________年影响:①对地球磁场产生_________现象;②对两极地区产生_________现象;③引起电离层_________,影响____________通信;④与天气、气候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地球1.普通性2.特殊性——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宇宙环境安全(1)宇宙环境_______________稳定(2)地球本身条件①有适宜的________②有______________③有适合生物呼吸的____________初中地球经纬网知识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形状:地球并不是一个正圆球,而是一个的椭球体。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千米3.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回顾基础知识,观察下图,完成下列表格未知总星系(已知)已知其它恒星系河外星系其它行星系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同学们,考试在即,努力复习吧!考出好成绩回家过个好春节!经线和纬线经线纬线定义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圆弧地球表面与赤道平行的圆特点形状长度相互关系指示方向经度和纬度经度纬度定义某经线所在平面与本初子午线所在平面夹角(面面夹角)某地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夹角)划分从________向东、西各分_____度从________向南、北各分_____度数值范围起点线分布规律表示符号东经(),西经()北纬(),南纬()注意字母在后应用技巧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大圆)。两者的数值相加等于______。但东西经不同东西半球的划分:_____向东至______为东半球,_____向东至______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_____以______为北半球,_____以______为南半球。高中低纬的划分:___至___为低纬度,___至___为中纬度,___至___为高纬度。在地球仪上找出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并记录其纬度数值及图形特点经纬网: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经纬网的意义:用于在地球上准确的定位。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地球自转的概况1.地球自转概念:地球时刻绕___________不停地自转。2.方向:_____________,从北极上空看呈_____________(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____________(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旋转。3.周期: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一个恒星日,也就是一天;但是我们常说的一天是______小时,被称为一个太阳日。注:这两个日期是根据不同的参照物测算的,一个参照物是遥远的一颗恒星,另一个是太阳,其中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恒星日。4.速度:角速度:除__________外,其他地点都相同,大约。线速度:随___________的不同而变化。随_________增加而降低。_________的线速度最大,极点为_______。二、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产生昼夜交替1.区分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1)昼夜现象:①地球是一个自身_________、_________的球体;②_________的照射。(2)昼夜交替:在昼夜现象产生的基础上,由于____________产生的.2.昼夜交替周期:_________小时。3.晨昏线:观察课本P12图1-2-3昼半球和夜半球,完成下列问题。(1)定义: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_____半球的分界线。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的,故又称晨昏圈。(2)特点:观察上面两幅图,完成下列空白:①晨昏线把地球分为面积________的两个半球;②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始终________;③晨昏线永远_________赤道;④晨昏线在地球上自_____向_____移动,与地球自转方向______。(3)晨昏线的判读在日照图上,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线。(4)晨昏线的意义:①判定特殊节气:A.当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是北半球的________或_________(节气)(如上页左上图所示)B.当晨昏圈与北(南)极圈相切时,是北半球的________(如右上图)或_________(节气)②图中地方时的判定: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相交点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相交点的地方时为18点。三、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产生时差(一)地方时1.地方时的概念:因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2.时差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自转,导致同一纬度不同的地点时刻不同,这样就产生了时差。3.计算方法:由于一个太阳日是小时,地球相对于太阳自转3600,所以经度相差度地方时相差一小时!经度相差一度时间相差分钟!由于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比相对位置偏西的地点先达到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同学们,考试在即,努力复习吧!考出好成绩回家过个好春节!正午,所以它们的地方时数值,东侧相对较大,西侧相对较小,相互计算采用东加西减原则!4.计算公式:所求地点地方时=已知地点地方时+(1小时X两地相差经度数/150)试计算:已知150E的地方时为19日8:00,请问1200E为(二)时区1.时区的划分:从00经线开始,向东向西各度为中时区(零时区),从中时区开始向东向西每隔度划分一个时区,这样又划出十一个东时区和十一个西时区。最后东经度剩余7.5°称为东十二区,西经度剩余7.5°称为西十二区,它们两个合成一个时区称东西十二区或简称十二区!至此,全球共划分为时区!2.判定时区的方法:时区数=所求地点的经度数/15的商(余数小于7.5°)时区数=所求地点的经度数/15的商+1(余数大于7.5°)3.中央经线:每个时区中间的经线称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某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X15°(三)区时1.区时的概念:一个时区内共同采用的时间称区时。2.区时与地方时的关系:区时=所在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例如: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东经120°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国际标准时间=伦敦时间=零时区的区时3、不同时区间的区时计算公式: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1小时X两地相差时区数)(四)日界线1.概念:今明两天的分界线。生活中我们把点作为今天的结束和明天的开始。国际上规定,把东西12区之间的中央经线即180°经线作为线。因此日界线有两条,一条为固定的,一条为时刻变化的!2.国际日期变更线:在地球仪上找出国际日期变更线,与180°经线并不完全重合,局部有变化。自西向东跨越本线,日期要一天,自东向西跨越日界线,日期要一天。补充——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①自然界线:即0(或24)时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0(或24)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或24)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②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四、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1.产生原因:受_________的影响,在地表作________运动的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的现象。2.规律:北半球向其初始运动方向的________侧偏转;南半球向其初始运动方向的_________侧偏转;沿赤道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__________偏转。3.意义:地转偏向力对空气、河流、洋流的运动方向产生影响。4.判断方法:“左右手”演示法——具体方法为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朝上,如图所示,四指指向为物体水平运动的原始方向,大拇指的指向即为物体的偏转方向。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1.方向:自向。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方向绕太阳运转。从南极上空看______方向绕太阳运转。2.轨道: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上。3.周期:1恒星年=(以恒星为参照物)4.地球公转速度1月初位于附近,速度较;7月初位于___________附近,速度较。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特点:①地球是斜着身子绕日公转的。因此,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同赤道平面不重合,它们之间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是,在一定时期内可以视为定值。②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始终指向北极星。而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随时在变,这就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的周年变化。2.太阳直射点:太阳垂直照射地面的点,此点位于最北是北半球夏至,最南为北半球冬至,位于赤道为春秋分。3.黄赤交角的影响:(1)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并且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因而,太阳直射点相应地在之间往返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同学们,考试在即,努力复习吧!考出好成绩回家过个好春节!移动。三、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基本概念:(1)太阳高度: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昼半球0°;夜半球0°;晨昏线=(2)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出现在正午。即一天中时刻的太阳高度,是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_____值。(地方时为时)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规律一: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由向递减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侧递减规律二: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规律:夏至日:太阳直射,的地区达到全年中最大值,_______________地区达到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的地区达到全年中最大值,_________________地区达到最小值。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在日达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和之间。四、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夜长短取决于昼弧和夜弧1)晨昏线将纬线圈分成_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2)若昼弧长于夜弧,则该纬度________,反之则_______.若昼弧等于夜弧,则该纬度___________.3)昼弧占纬线圈总长度的比例越大,则______________.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1)一般规律春秋分:全球赤道:终年昼夜各地昼夜,纬度越高,昼越,夜越;(2)北半球的夏半年附近出现现象夏至日:昼长达一年中最值,范围达最大各地昼夜,纬度越高,昼越,夜越;(3)北半球的冬半年附近出现现象冬至日:昼长达一年中最值,范围达最大太阳直射点
本文标题: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40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