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四讲大学生人际交往.
第四讲大学生人际交往小游戏——抓手指•游戏规则:•1、伸出右手手掌和左手的手指,左手的手指放到右边同学的掌心里。•2、仔细听文章,当听到“水”的时候,手掌抓手指,手指则迅速逃离。分享体验:•1、有无思维定势,会不会抢抓?•2、听到“水”字,你是先跑,还是先抓?•3、“听”、“抓”、“逃”——协调起来容易吗?身体和大脑的和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人与人交往的和谐也是如此。“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85%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戴尔.卡耐基“Icandowhatyoucan’tdo,andyoucandowhatIcan’tdo.Togetherwecandogreatthings.”我可以做你不能做的事,你可以做我不能做的事。我们在一起就可以做伟大的事。现状•某高校对404名大一学生关于“人际交往现状”调查结果显示:39%表示不满23%表示非常不满你在人际交往中会出现以下情况么?•不敢和陌生人说话•当众说话会紧张、冒汗•如果同学在一起聊天,觉得自己根本插不进话,像个局外人•出去办事希望有同学或者朋友陪伴,否则没有安全感•不喜欢主动与人交流•很想与同学交往,但不知如何交往•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不知为什么总会得罪同学•..............•走进这一讲,我们一起来共同面对这些困惑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协调行为的互动过程。人际交往的交互分析理论哈里斯(Harris,W.T.)提出四种人际交往的态度类型。“我好,你不好”——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不会交往“我不好,你好”——自卑、自我否定,不敢交往;“我不好,你也不好”——悲观绝望,回避社交,不想交往“我好,你也好”——积极乐观,尊重、宽容他人,善于社交•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不是好人和坏人,也不是男人和女人,而是自己和别人,也就是”我”和“你”。•人际交往状态有一定的优劣差异,可以分为以下四种:•1、“我好,你也好”。你我之间交往互相肯定对方的价值,关照彼此的需要,就是“我好,你也好”,这是幸福快乐、良性互动、双赢的一种建设性的交往模式。•2、“我好,你不好”。(“希特勒”状态)——自恃权威的人(抬高自己,否定别人)。就像希特勒认为犹太人是劣等民族而日耳曼人是优等民族一样,持这种心态的人总觉得自己比别人优秀,认为自己是对的、强的、大的,别人是错的、弱的、小的,所以一方面会自大,指责或指导别人,不管别人愿不愿意,所以无法建立真正平等、良好的关系。•3、“我不好,你好”。(游坦之“状态)--自卑、自我否定的人。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游坦之对阿紫万般顺从与乞求,甚至不惜牺牲生命。这种状态中的人觉得别人是强的、好的、对的,自己是不够好的,应该让别人满意,按照别人的要求来规划自己,这种状态永远是一种未长大的对别人依恋的孩子状态,同样也无法建立起真正让双方都舒服的人际关系。•4、“我不好,你也不好”。(“马加爵”状态)--施害、否定别人的人(表面上否定别人,骨子里否定自己)。曾引起全国轰动的马加爵,无法接纳自己的不足和过错,也无法接纳别人的不足与过错,感觉生命失去意义,用一种绝望的态度毁灭了双方,这是最具破坏性的状态。你知道人际交往对学生的意义吗?•心理学家沙赫特设计了一个封闭的房间,里面有一桌、一椅、一床、一马桶、一灯,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物品,他以每小时15美元的酬金先后聘请了5位志愿者进入一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的小屋,屋里除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外,没有任何社会信息进入,以观察人在与世隔绝时的反应。•其中1个人在屋里只待了2小时就出来了,3个人待了2天,最长一个人待了8天。这位待了8天的人出来后说:“如果让我再在里面待1分钟,我就要疯了。”交往剥夺实验(沙赫特)1995年7月29日,40岁的意大利探险家蒙塔尔只身于一个200米深的洞穴,独自生活了一年。洞穴设备完备,有足够的食物,有卧室、卫生间,甚至有一个小小的植物园,但没有人事纠葛。一年后,当他出来,体重减了21公斤,脸色苍白、神情呆滞、反应迟钝、举止失常,说话结巴,很多词汇都忘了,与原先的他判若两人。后来他说:“我一个人在洞穴里生活,孤独的快要发疯,甚至好多次都想到自杀。我现在明白了,人生的美好在于与人相处。”人际交往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人际交往便没有人类社会,所以,人际交往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际交往有利于个体的发展人一生的成长、发展、成功,无不与同他人的交往相联系。通过与人交往,相互可以发现对方的长处。遭受挫折时,可以互相关心、爱护和支持,减轻痛苦,坚定信念。因此,在个人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与他人的相互作用,离不开他人的理解、支持和帮助。人生是在交往中度过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集体和个人生存与发展的有利环境。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那些交际时空较大的人,往往精神生活更丰富,心身相对更健康;而那些孤僻、不合群的人,往往有更多的烦恼和难以排遣的忧愁,因而也会有更多的心身健康问题。通过交往,可以获得友谊、理解心灵的慰藉,提高自尊和自信心,增强自身价值感,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与苦闷,宣泄愤怒与痛苦,有助于心身健康。人际交往的意义人际交往有利于心身健康人际交往可以满足心理需要正如普希金所说:“不论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亲密友情”。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诉说个人的喜怒哀乐,爱憎悲恐,会引起彼此间的情感共鸣,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人际交往有助于事业成功常言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且各有其擅长的一面,也有其短绌的一面“只有把大家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形成合力,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纵观古今中外,任何先进科学技术的问世都离不开集体的智慧,离不开团队的分工合作。如果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获得成功,同样离不开别人的帮助,离不开人际交往。人际交往的功能获得信息的功能。人际交往与用书本获得信息相比,有内容更广泛、渠道更直接、速度更快等特点。随着交际范围的扩大和友情的加深,我们能认识更多的人,听到更多的事,交换更多的思想。认识自我的功能。人可以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与别人的比较中,以及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认识、调整和改进自己,提高自我认识的水平。身心保健的功能。那些交际面广的人往往精神生活丰富,身心也更健康些;相反,那些孤僻、不合群的人,往往有更多的烦恼和难以排遣的忧虑,因而也会有更多的身心健康问题。协同合作的功能。通过交往,可以相互促进、取长补短,使单独的、孤立无援的个体结成一个强有力的集体来共同战胜困难,完成任务。研究成果:4000名失业的人中,只有10%,即400人是因为他们不能干这种工作,90%,或者说3600人,是因为他们还不曾发展自己与人成功相处的良好品质。首因效应从众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投射效应首因效应陌生人第一次接触时所获得的印象的影响对总体印象形成作用最大。一见钟情心理学家卢钦斯1957实验组别实验条件友好评价(%)1先阅读热情外向材料,后阅读冷漠内向材料782先阅读冷漠内向材料,后阅读热情外向材料183只读热情、外向材料954只读冷漠、内向材料3•当个体受群体的引导或压力,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而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随大流从众效应经典从众实验将被试组成7人小组,参加知觉判断实验。阿希从众实验材料:50套一组两张的图片结果•独自判断正确率99%•37%的人从众•75%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25%的人一直没有从众情境模糊性越大,较难判断时,更容易从众!又叫光环效应,是指由于对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深刻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它品质或特点的现象。明星崇拜——文曲星效应教师们对学生认识上的偏差——扫帚星效应晕轮效应指公众个体在对对象进行认知时,总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对象进行认识、判断、归类的心理定势。老年人总觉得年轻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刻板效应自私的人总认为别人也很自私慷慨大方的人认为别人对自己也不会小气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的、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的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自己长毛却说别人是“妖怪”投射效应1、新官上任三把火2、爱屋及乌3、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4、年轻人总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练习题:根据学习过的心理效应,说出下面情况属于哪种效应。提升人际吸引力重视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人际吸引熟悉个人特征相似与互补能力外貌个性提升人际吸引力人际吸引规律1.熟悉双方交往越频繁,彼此越容易相互吸引“远亲不如近邻”2.相似与互补相似: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如果双方或几方在年龄、职业、性别、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尤其是认识态度上具有某种一致性和相似性时,容易相互吸引。互补:是指在交往过程中,当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会产生强烈的人际吸引。也就是说,交往的双方,当一方所具有的品质和表现出的行为正好可以满足另一方的心理需要时,前者就会对后者产生吸引力。3.个人特征(1)外表“美丽是比任何介绍信更为伟大的推荐书。”——亚里士多德(2)个性个人的吸引力最根本的还在于一种使人喜爱、仰慕并渴望接近的个性品质。黄希庭教授曾经主持了“关于大学生班集体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的课题研究,发现每个班级内部有少数人缘型学生和嫌弃型学生。他们的个性品质见下表:人缘型的个性品质次序个性品质人数百分比1尊重、关心他人,对人平等,一视同仁,有同情心391002热心班集体活动,对工作热情,责任心强3794.93持重、耐心、忠厚老实3794.94热情、开朗,喜爱交往,待人真诚3692.35聪颖,善于独立思考,成绩优良且乐于助人3589.76重视自己的独立性格和自治,有谦虚的品质3589.77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2051.38有审美的眼光和幽默感1538.59温文尔雅,仪表美512.8嫌弃型的个性品质次序个性品质人数百分比1自我中心,不为他人的处境和利益着想,忌妒心强551002对集体工作漠不关心、敷衍了事,缺乏责任心551003虚伪、不诚实,固执,爱吹毛求疵5090.94不尊重他人,操作欲、支配欲强4581.85对人淡漠、孤僻、不合群4581.86有敌对、猜疑和报复的性格4378.27行为古怪、喜怒无常,粗鲁、粗暴、神经质3970.98狂妄自大,自命不凡,浮夸3869.19学习成绩好,但不肯帮助他人,甚至看不起他人3563.610自我期望很高,小气,对人际关系关于敏感3054.511势利眼,想方设法巴结领导,而不听取群众意见3054.512学习不努力,无组织纪律,不求上进2443.613兴趣贫乏1832.714生活放荡814.5(3)能力一个人的能力大小与使他人喜欢程度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人们比较喜欢聪明能干的人,特别是有某些特长的人,会增加人际吸引力。追星族就是典型的对他人某方面能力和特长的极度崇拜。但是,能力与吸引力之间并非总是成正比的关系。1966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他让被试听录音。录音带有四种声音,显示出四种不同能力条件的人:A.能力超凡的人;B.能力超凡但犯了错误的人;C.能力平平的人;D.能力平平又犯了错误的人。结果发现,最受欢迎的人是第二种,最不受欢迎的人是第四种。实验揭示了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对一个有能力的人来说,偶尔的小过失并不会使他失去吸引力,反而使他更接近普通人,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犯错误效应1961年美国当时的总统肯尼迪试图在猪湾入侵古巴,结果计划遭到失败。总统的形象更接近普通人,从而使他赢得了更多过去并不喜欢他的人。个人声誉大大提高了小小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更具吸引力,心理学家称之为“犯错误效应”。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人际交往原则•人际交往技巧1、信用原则2、平等原则3、交互原则4、互利原则5、尊重距离原则人际交往原则信用原则•朋友之交,言而有信•力所能及,不轻易许诺•信任他人,并且赢得他人信任请记住:人们大都不喜欢:吹牛的,说谎的,沉默寡言的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N.H.Anderson)进行了一项研究,将555个描绘个性品质的形
本文标题:第四讲大学生人际交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4687 .html